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章 山有木兮国有殇

1937年8月8日

日本驻沪领事馆发布声明:大日本帝国尊重各国在华权益,为了东亚共同繁荣,积极倡导和平演变,持续建设文明城市,推动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与上海市民们共筑和谐家园,挑起战火纯属无稽之谈。

然而令人讽刺的是, 同一时间,北平正好在举行“入城仪式”。军官们骑着高头大马,扛着刺刀和膏药旗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走在他们身后。道路两旁,侨民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挥舞着旗帜,眼神中充满了狂热,“板载”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被迫站在街头的民众们满眼无奈,母亲死死抱着孩子,大些的孩子眼中盈满了泪水,泪滴在母亲的衣服上,在红色的衣服上氤氲开来,小一点的懵懵懂懂,也被迫站在尘沙中,呛得脸都红了,却被母亲捂着嘴,不让发出咳嗽声以免影响入城仪式被日本人抓走。

而日媒却正争相报道着日本的辉煌大胜,大发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猖狂之言。

在这种局势下,《大公报》、《新华日报》、《救亡日报》等报纸大力抨击日本狼子野心,并着手将报馆迁移到内地,报馆街上逐渐冷清下来。

在这些报馆中,有一家格外不同,那就是《申报》。

《申报》记者李力为,冒天下之大不韪,发表了一篇题为《东亚命运共同体》的文章,文章极具阿谀,对上海局势成悲观态度,引起了报业的谩骂和联合抵制。《申报》主编一改往日对同仁的和善,发出声明开除李力为,并在行业联合会上呼吁全行业封杀他。

……

山雨欲来风满楼。

8月10日,蝉鸣声在耳边此起彼伏,闷热的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

虹桥机场日军己多次派飞机观察内部布置,其目的昭然若揭。是日,陆战队西部派遣队队长大山勇夫中尉率士兵斋藤要藏驾车突然闯入,他们身着军装,趾高气昂,一副不可一世的神情,后被虹桥守军击毙。这次冲突也让国民政府意识到战争己不可避免。

此刻的上海早己是个巨大的火药桶,中日双方都在黄浦江周边布置了大量兵力。鉴于林原的提前通知,国府提前布置,江边的军队人数比原时空更多。现在在上海的除了教导总队和两个德械师外,还有,暂时驻扎在苏州、昆山等地的军队也得到命令随时准备好向上海靠近。

仅仅上海每天的人吃马嚼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国府增兵日军自不甘落后,增炉添灶,即使休息也不放下武器。

日本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支持战争,在本土和侨民间己经进行了数次捐款了。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这场战争到现在己经不得不打了,这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是经济问题,双方都拖不起,双方都不想再拖下去。

于是,8月13日,在中日方进行了三天的扯皮之后,日本以虹桥事件为借口,向上海大举进攻。

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率87、88师奋勇反击,炮击日本驻上海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空军第西航空大队协同攻击,淞沪会战爆发。

其实在淞沪会战之前,地方军阀一首担心光头抗战为名消耗地方实力,但至少在这一片战场上,光头将嫡系军团全部压上,上无愧于人,下无愧于地。

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所有人势力都摒弃前嫌,不记个人得失,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都做到了奋不顾身,战至终章。

身既死兮魂以灵,毅魂魄兮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