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厉公,曹芳
姓名:曹芳
别名:无
父母:
父亲:疑为任城王曹楷
母亲:不详
生卒年:公元232年–公元274年
在位时间:公元239年1月22日–公元254年10月17日
年号:正始、嘉平
谥号:厉公
庙号:无
陵寝:不详
魏厉公曹芳:跌宕起伏的帝王生涯
在曹魏的历史长河中,曹芳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戏剧性。他从一个被收养的宗室子弟,登上皇位,却又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被废黜,其命运与曹魏政权的兴衰紧密相连。下面让我们走进曹芳的人生,探寻他在历史舞台上的起起落落。
一、幼年入宫,命运转折
(一)宗室养子,备受宠爱
曹芳,生于公元232年,曹操之孙,生父疑为任城王曹楷,生母不详。
当时,魏明帝曹叡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出于稳固国本的考虑,将曹芳与秦王曹询收为养子,悉心培养。年幼的曹芳自此从曹魏宗室旁支一跃成为曹魏政权储君人选。
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曹芳被封为齐王。
(二)继位为帝,初登大宝
景初三年正月初一日(公元239年1月22日),魏明帝曹叡病重,在权衡之下,立年仅八岁的曹芳为皇太子。当天,曹叡驾崩,曹芳正式登基称帝,成为曹魏政权的第三位皇帝。
曹叡临终前托孤于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命二人共同辅政。然而,幼主临朝的政权结构,为日后朝堂的权力倾轧埋下了隐患。曹芳虽贵为天子,却在懵懂之年被推入政治漩涡中心,正式开启了长达十五年的傀儡帝王生涯。
二、权臣博弈,傀儡岁月
(一)曹爽专权,压制司马懿
曹芳继位初期,朝堂表面上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但曹爽野心勃勃,凭借宗亲身份将司马懿明升暗降为太傅,剥夺其兵权,同时并广布党羽,独揽大权。
曹爽及其党羽在朝中结党营私,生活奢侈腐败,甚至干预宫廷事务,引起司马懿等老臣的不满。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大将军曹爽听何晏、邓飏、丁谧之计,将郭太后软禁于永宁宫,郭太后和曹芳告别时相对哭泣。
在这一时期,曹芳虽为皇帝,却被曹爽架空,无法真正行使皇权,只能看着曹爽在朝堂上肆意妄为。
(二)高平陵之变,局势逆转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蛰伏己久的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扫之机,迅速控制洛阳城,关闭城门,占据武库,并上奏郭太后,请求废除曹爽兄弟。曹爽优柔寡断,在得知消息后,没有听从谋士的建议起兵反抗,而是轻信司马懿的承诺,选择交出兵权投降。不久后,曹爽及其党羽以谋反罪被诛杀,夷灭三族,史称“高平陵事件”。
“高平陵事件”以司马懿的胜利而告终,同时彻底改变了曹魏朝堂的政治格局,从此,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懿之手。
(三)司马氏专权,沦为傀儡
“高平陵事件”后,司马氏家族的权力急剧膨胀。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其子司马师继续把持朝政。司马师行事专断,对曹芳多有掣肘,曹芳虽有皇帝之名,却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在这一时期,曹芳也曾暗中与一些大臣谋划,试图反抗司马氏的专权,夺回皇权,但由于司马氏势力强大,计划皆未成功。
三、被废黜位,跌宕余生
(一)被废黜帝,结束统治
嘉平六年(公元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图谋废掉司马师,改封夏侯玄为大将军,但事情败露,被司马师灭族。司马师还逼曹芳废黜张皇后,改立王皇后。曹芳因参与了这次的图谋而惶惶不安,司而马师也担心后患无穷,秘密图谋废黜曹芳。
嘉平六年(公元254年)九月,司马师以曹芳荒淫无道、不亲政事等罪名,联合郭太后,将曹芳废黜。
曹芳被废后,被降为齐王,离开皇宫,迁居河内郡,结束了自己长达十五年的傀儡皇帝生涯。
司马师随后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继续掌控曹魏政权。
(二)落寞余生,郁郁而终
被废黜后的曹芳,回到封地,远离了朝堂的纷纷扰扰,却也无法忘怀曾经的皇帝身份和被司马氏架空、废黜的屈辱经历。公元274年,在落寞中病逝,结束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西晋建立后,追谥曹芳为厉公。
西、牵线木偶,无所作为
曹芳的一生,是曹魏政权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他继位于明帝托孤的权力真空期,成长于曹爽与司马氏的倾轧之中,退位于司马氏代魏的前夕。尽管史载其“每见师、昭,常有不平之色。”却因缺乏羽翼而无力反抗。他的存在,折射出魏晋之际门阀权臣崛起、皇权衰落的历史趋势。
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相比,曹芳的一生充满被动与无奈。他未曾亲历开疆拓土的伟业,亦未留下制度创新的遗产,却以傀儡皇帝的特殊身份,见证了曹魏政权从“强汉余脉”到“司马代魏”的剧变。正如史书所评:“芳以幼冲嗣位,政在权臣,何能为哉?”其悲剧命运,既是个人的无力,更是时代权力重构的必然。
曹芳的故事,终定格在魏晋交替的历史坐标上。他本应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成为皇权与相权博弈的失败者,成为那个波谲云诡时代最真实的注脚,他的经历反映了曹魏后期政治的黑暗和混乱,也让人们看到了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皇帝的无奈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