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0章 汉废帝,刘辩

汉废帝,刘辩

姓名:刘辩

别名:史侯

父母:

父亲:汉灵帝刘宏

母亲:何皇后

生卒年:公元 176 年-公元 190 年

在位时间:公元 189 年-公元 189 年

年号:光熹

谥号:怀王

庙号:无

陵寝:弘农怀王墓,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

汉废帝刘辩:悲惨天子乱世浮萍

刘辩的一生,如同一首跌宕起伏的悲惨歌谣,他虽贵为天子,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在风雨飘摇、局势动荡不安的东汉末年,犹如一棵随风摇摆的乱世浮萍,最终沦为权力斗争的见证者和牺牲品,可怜可叹。

一、生于忧患,艰难登基

刘辩出生于熹平二年闰八月丙寅日(公元173 年 10 月 14 日),父亲是汉灵帝刘宏,母亲为何氏。

在刘辩出生之前,灵帝的皇子们都己夭折,所以皇子刘辩出生后没有养在皇宫中,而养在据称有道术的道人史子眇家里。平日里大家也不敢叫他的本名,而是称他“史侯”。

灵帝不喜欢刘辩,而喜欢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刘协。群臣奏请灵帝立皇太子时,灵帝认为刘辩行为轻佻,没有帝王的威仪,不适合做皇帝,想立皇子刘协为太子,但因宠爱何皇后,而且何皇后的兄长何进位高权重,所以一首未能下定主意。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病重,弥留之际将心目中的继承人皇子刘协托付给他特别信任的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同年夏西月十一丙辰日(公元189年5月13日),灵帝驾崩,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皇子刘协为帝,于是请何进入后宫。

何进进入后宫后,蹇硕的司马潘隐立即以眼神暗示。何进大惊,赶紧从便道退回军营,然后称病不出。

公元189年5月15日,刘辩继位为帝,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光熹。同时封九岁的皇弟刘协为渤海王,封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同录尚书事。

二、暗流涌动,胁迫离宫

刘辩即位后,蹇硕还不死心,仍然想改立皇子刘协为帝,但是又害怕何进,于是向赵忠等宦官求助。然而,赵忠却把消息透露给了何进,何进乃命令黄门令逮捕蹇硕并诛杀之。

灵帝时期,东汉王朝己经摇摇欲坠,地方己经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东汉政权己经名存实亡。在这种背景下,朝廷内部依然不太平,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五戊辰日(公元189年9月22日),何进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助自己诛杀宦官,同时进宫劝妹妹何太后。不料被张让、段珪等宦官们听到风声,他们先下手为强,在嘉德殿将何进斩杀。得知何进被害,吴匡、张璋、袁术等人便准备带兵冲入后宫,杀尽宦官。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六己巳日,坚持不住的宦官集团入长乐宫奏报何太后,谎称大将军的部下谋反,乘机裹胁何太后、刘辩、陈留王刘协和省内官属,以及其他宫内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德阳殿,途中,何太后被尚书卢植所救下。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七庚午日,张让、段珪等被困,无计可施之下,带着刘辩、陈留王等数十人步行逃出皇宫。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带兵追击。

破晓时分,闵贡率领的骑兵在黄河岸边才追上张让一行人。刘辩又饿又渴,闵贡杀羊进上,又厉声斥责张让等人祸国乱政,并持剑砍死数名宦官。张让等人惶恐不安,知道死期己到,向刘辩拱手拜别,投河自尽。

三、董卓专权,惨遭废黜

奉何进之令入京“勤王”的并州牧董卓率军来到显阳苑,远远望见宫中起火,知道发生了变故,便统兵急速前进。听说刘辩一行即将回宫,就率军与大臣们一起到雒阳城北的北芒阪(今北邙山)下迎接刘辩。

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刘辩吓得哭泣不止,说话也语无伦次,一旁的陈留王则镇定自若、对答如流。董卓觉得陈留王比刘辩贤能,而且认为自己与抚养陈留王的董太后是同族,于是就生出了废黜刘辩,改立陈留王为皇帝的念头。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八辛未日(公元189年9月25日),刘辩返回皇宫,大赦天下,改元昭宁。

董卓入京后,自封为司空,权倾朝野,于是便准备废掉刘辩,另立陈留王为帝。

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公元189年9月28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诏书立刘协为帝,废黜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

诏书颁布后,太傅袁隗把废帝弘农王刘辩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下,进奉给陈留王刘协。刘协即位,改元永汉,是为汉献帝。袁隗扶刘辩下殿,向坐在北面的新皇帝称臣。

见此情形,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心中悲痛,但敢怒而不敢言。

西、风雨飘摇,惨遭毒害

董卓废少立献的第二年,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起兵讨伐。董卓害怕他们以废帝刘辩为名起兵,便决心杀害刘辩。

公元190年3月6日,董卓派郎中令李儒进献毒酒给刘辩,说:“服此药,可以辟恶。” 刘辩回答:“我没有病,这是想杀我罢了!”不肯就范。李儒使用武力强迫,刘辩不得己,乃与妻唐姬及随从宫人饮宴而别。饮酒过程中,刘辩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歌毕,对唐姬说:“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自爱,从此长辞!”遂喝毒酒而死,时年十五岁(一说十八岁)。

刘辩死后,献帝刘协下诏将哥哥葬于己故中常侍赵忠的墓穴中,谥曰怀王。

刘辩在位时间极短,且始终处于外戚、宦官、军阀权力争斗的漩涡之中,未能施展任何政治抱负。他的一生是东汉末年皇权衰落、军阀割据的缩影。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被废黜的皇帝,他的遭遇反映了东汉王朝末期政治的黑暗与混乱。尽管他并非昏庸之主,但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下,缺乏足够的能力与权谋来掌控大局,最终也只能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刘辩的被废与死亡,标志着东汉王朝中央集权的彻底瓦解,开启了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三国时代。他的悲剧命运也成为后世研究东汉末年历史的重要切入点,让后人深刻感受到封建王朝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正如唐代诗人罗隐在《汉皇》一诗中所叹:“汉皇提剑灭咸秦,日月星辰草木春。不是子卿全大节,也应低首拜匀称。”也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所言:“董卓废立,天下始知有兵而不知有君。”

刘辩的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王朝走向分崩离析的象征,也在东汉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一道沉重而哀伤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