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木格窗洒进房间,柯景澄被一阵“咚咚”声吵醒。
他揉着眼睛推开窗,看见洛笙外婆正在院子里用木槌敲打着石臼。
“外婆,您在做什么呢?”柯景澄趴在窗台上好奇地问。
“打糍粑呀。”外婆笑呵呵地招手,“小柯要不要来试试?”
柯景澄三两下穿好衣服跑下楼,接过外婆手里的木槌。
这玩意儿比他想象中沉多了,第一下差点砸到自己脚。
“要这样,手腕用力。”
外婆示范着动作,“对,慢慢来。”
洛笙端着豆浆从厨房出来,看见柯景澄笨手笨脚的样子差点笑喷。
“大少爷,您这手法是要把糍粑打成浆糊啊?”
“你行你来!”柯景澄不服气地把木槌递过去。
洛笙接过木槌,熟练地捶打起来,动作行云流水。
米香随着她的动作在院子里弥漫开来。
“可以啊!”
“那当然!我小时候每年都帮外婆打糍粑。等会儿蒸好了,蘸红糖吃最香了。”
外婆笑眯眯地看着他们,“笙笙,你去巷口王叔家买点新鲜豆腐回来,中午给你们做麻婆豆腐。”
石板路湿漉漉的,洛笙拎着竹篮走在前面,柯景澄紧随其后,不时停下来拍照。
空气中飘着炊烟的味道,混合着不知哪家飘来的饭菜香。
柯景澄像个好奇宝宝,对什么都感兴趣。
“这个石雕好精致!”
“哇,古井真的还能打水!”
“笙笙快看,那只猫在屋顶上晒太阳!”
路过一家门前,几位老太太正坐在小板凳上晒太阳。
“这不是老洛家的外孙女吗?越长越漂亮了!”
“这是你男朋友吧?长得真俊!”
洛笙红着脸点头,柯景澄则礼貌地问好。
走出几步后。
“我觉得她们在讨论我们什么时候结婚。”
“少臭美了!”洛笙捶了他一下,却忍不住笑了。
买完豆腐回来,院子里飘着淡淡的米香。
外婆正在教洛笙做一种叫“拓粿”的小吃。
阳光透过葡萄架,在她布满皱纹的手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只见她把揉好的米团放在木模具里,用力一压,一个带着精美花纹的圆形粿子就完美地脱模而出。
“这个好有趣!”柯景澄放下豆腐,“外婆能让我试试嘛?”
外婆笑着递给他一小团米浆,“手腕要用力均匀,一下子压到底。”
柯景澄学着外婆的样子,信心满满地用力一压。
结果米团黏在模具上,抠都抠不下来。
他尴尬地用力摇晃模具,米团却纹丝不动。
“你要先抹点油啦!”洛笙从灶台边拿来一个小油刷,“看我的。”
她熟练地在模具内壁刷上一层薄薄的茶油,重新放入米团。
轻轻一压,一个完美的拓粿就滑落到了案板上。
花纹清晰可见,边缘圆润光滑。
“这也太神奇了!这手艺得练多久啊?”
“我小学就会做这个了。”洛笙骄傲地说,又做了几个不同花样的。
“小柯啊,你知道为什么叫拓粿吗?”
柯景澄摇摇头。
“‘拓’是拓印的意思。”外婆指着模具上的花纹。
“这些图案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有牡丹富贵,有鲤鱼跃龙门,每个都有好寓意。”
“所以这是在把祝福拓印到食物上?”
“聪明!”外婆赞许地点头。
中午吃完饭,洛笙带着柯景澄去逛古镇。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沿着青石板路走着,两旁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斑驳的白墙上爬着常春藤,木格窗棂透出岁月的痕迹。
“这里每家门前都有个石臼。”洛笙指着一个雕花石臼。
“以前是用来舂米的,现在都成装饰品了。”
几个小孩在巷子里追逐打闹,看到陌生人也不怕生,反而好奇地跟在后面。
柯景澄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果分给他们,小家伙们欢呼着跑开了。
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
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过,河边矗立着一栋木结构的老房子,门口挂着“古法榨油”的招牌。
“那边是以前的榨油坊。”
“现在还有人用传统方法榨茶油呢。”
“这个怎么用啊?”
正在休息的老师傅见他有兴趣,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去参观。
老人七十多岁的样子,皮肤黝黑,手掌粗糙有力。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老师傅自豪地拍着榨油机。
“现在整个南城就剩我这一家了。”
他让徒弟现场演示起来。
先将炒熟的茶籽碾碎,用稻草包裹成饼状,然后整齐地码放在榨槽里。
接着用木槌敲击楔子,巨大的压力让金黄的茶油缓缓流出,香气顿时弥漫整个作坊。
“太神奇了!”
柯景澄看得目不转睛,手机录像一首没停。
“这完全是物理压榨啊!没有任何化学添加!”
老师傅被他的反应逗乐了,“小伙子识货!现在年轻人懂这个的不多了。”
他用筷子蘸了一点新榨的油,“来,尝尝。”
柯景澄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那浓郁的香气在口腔中爆发。
带着微微的坚果味,完全没有超市买的那种油腻感。
“这比超市买的香多了!”
“我能买一些带回去吗?”
老师傅笑着点头,给他装了满满两大瓶。
“买一送一。这可是我们南城最好的山茶油,炒菜特别香,还能治烫伤呢。”
离开榨油坊,两人沿着小河散步。
河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草随着水流轻轻摆动。
几尾小鱼悠闲地游过,阳光透过水面,在河底的石头上投下摇曳的光斑。
“我小时候暑假回来经常在这抓虾,那时候水里还有小螃蟹呢,翻开石头就能找到。”
“现在怎么没有了?”
柯景澄蹲下来,仔细查看那些长满青苔的石头。
“后来河道整治,这些小家伙就不见了。”洛笙语气里带着遗憾。
两人说笑着走过石桥,来到古镇的中心广场。
这里稍微热闹一些,几家卖传统小吃的摊贩前围着零星的游客。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让人食欲大动。
“这是什么?”
“那个怎么卖?”
“能让我试试吗?”
他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惹得摊主们忍俊不禁。
“这是油墩子,萝卜丝馅的。”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热情地介绍。
“现炸现卖,五块钱三个。”
柯景澄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刚出锅的油墩子,烫得首哈气,却舍不得吐出来。
“好烫!但是好好吃!”
洛笙无奈地摇头,掏出纸巾给他擦嘴。
转了一圈,柯景澄左手拿着油墩子,右手捧着艾草团子,口袋里还塞着刚买的芝麻糖,吃得满嘴油光。
“这个才三块钱!在京市起码要卖十五!”
“你这样子,像是从来没吃过好东西似的。”
“确实没吃过这么地道的嘛。”
柯景澄又咬了一大口芝麻糖,“这些手艺人在城里都快绝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