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58章 退避三舍

绝大多数人,这个世上但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所讨论的话题,无外乎就三个。

拐弯抹角的炫耀自己,添油加醋的贬低别人,相互窥探的摆弄是非。

廖荃这样年纪的女孩子,社会阅历略等于零,刚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涯,又得偿所愿地拿到期盼已久的录取通知书,跟家人分享过后,难免会跟要好的同学朋友交流一番。

可连着参加了几次这样的聚会之后,她就彻底失去了兴趣。

有闲工夫聚会的,基本都是考上的,不管是否达成所愿,至少高中三年废寝忘食的学习算是有了结果。

刚开始相互祝福,回馈师恩,一起畅想未来的大学生活,气氛还比较融洽,可没过多久主题就被一些人彻底带偏。

有攀比自己大学水平的,有贬低那些没考上同学的,更有甚者,恶意造谣生事。

反正只要自己看不顺眼的,无中生有的话张口就来,从来没想过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一旦陷入自证陷阱,有些事情根本说不清楚。

就比如廖荃,虽然徐建军从一开始就叮嘱她,港大录取的时候,不到最后关头谁都不能说。

可朝夕相处的同学,依然能从蛛丝马迹中回过味儿,廖荃有可能很早之前就在运作学校的事儿。

这个时候口风严谨反倒成了一种罪过,被同学自行脑补她那是做贼心虚,害怕走后门被发现。

虽然廖荃的最终分数也符合条件,但架不住还是有人嫉妒心作祟。

有天徐建军从外面回来,见廖荃眼睛跟得了红眼病一样,仔细询问过后,才知道她这段时间经历的一切。

在徐建军看来,她们这些小把戏,幼稚可笑,上不得台面,可不管他道理讲的多透彻,受限于阅历,廖荃很难全盘接受徐建军的一些观点。

“算了,我看都是闲闹的,本来跟你姐商量,我先到深市那边处理一些事情,忙完再通知你们出发一起去港岛,现在看来还是干脆一起走吧。”

“姐夫你要忙什么啊?”

“深市那边工厂竣工,要搞个生产启动仪式,请了不少商界同行,还有政府人员到场,这种场合推辞不了,我就只有勉为其难走个过场了。”

廖荃刚从繁重的学业中走出来,现在对社会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于是试探地问道。

“那我能去看看不?”

“不急着去港岛见你的朋友了?”

“以后我就在那儿上学,想见面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看一个工厂誓师大会,错过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机会参加了。”

听廖荃把开工仪式当成是誓师大会,徐建军也没有纠正她,她们高考前夕一定经历过不少这样的动员大会。

“其实就是响应一下政府号召,给还没干活的工人鼓鼓劲儿,顺带向产业链条上其他供应商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和背景,具体说什么,真没几个人在乎,但有的时候这样的场合又不可或缺。”

廖芸见妹妹瞪着一双清澈单纯又呆萌无知的眼神,明显是理解不了徐建军话里所指,于是笑着打抱不平。

“她这几年精力都在学习上,对社会上这些东西哪儿懂啊,你就别整这些云山雾罩的话让人徒增烦恼了。”

其实有些东西廖芸自己都是一知半解,就更别提妹妹了。

“咱们后天出发,荃荃用不用趁这个机会再回去转一圈?毕竟我们去那边玩过之后是要回来的,你就要留在那边上学了。”

“姐夫,去学校报道,用不用准备些行李铺盖什么的?如果不需要的话,我就不用回去了,之前跟奶奶还有爸妈弟弟她他们都告过别了。”

“一个呢,港岛那边根本没有北方这么冷,就算是冬天,也不用盖多厚的被子;还有就是,咱们还要过关,驮着那么多行李又不方便,轻装简从才是硬道理,有需要咱们开学再置办也不迟。”

一说要出远门,最兴奋的要数徐莱小朋友,出发这天,一大早就让妈妈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平时上蹿下跳的行为也有所收敛。

生怕惹爸妈不高兴,把她一个人丢家里。

因为之前太闹腾,廖芸就这么威胁过她,被小丫头记在心里了。

不过等徐建民过来开车送他们的时候,小莱莱马上要故态复萌,变身小话痨。

“小叔,我们去南方玩,你干脆跟我们一起吧?”

“小叔前段时间刚去过,深市羊城游玩了一圈,还见了你二姑姑,对了,她们家有两个小家伙,一个是你哥哥,一个是你弟弟,记住小叔的话,到那儿逮住那个调皮捣蛋的弟弟揍一顿,就当是帮我出气了。”

“上次在他家吃饭,刚抱他没一会儿,就尿了我一身。”

听到小叔的经历,徐莱一点没有同情的意思,反而嘲讽拉满。

“跟你家臭蛋儿一样,爱哭还特招人烦。”

被小侄女噎的说不出话,徐建民想打她屁股,可看着虎视眈眈的二哥,果断放弃了这种作死的想法。

不过还是朝在一旁看热闹的廖芸控诉道。

“嫂子,看看你家小莱莱,我是她叔,却一点面子也不给,我还听说我们不在家那段时间,她去家里玩,把臭蛋儿欺负的不轻,哪有这样当姐姐的,嫂子您说是不是啊?”

“哦,还有这事儿?谁告诉你的?如果是真的,那我一定让你哥好好管教一下,臭蛋儿话都说不利索,肯定不会说被姐姐欺负的事儿,难道是咱娘跟你说的?”

徐建民闻言额头已经冒汗了,徐老二对他是武力镇压,本来想着廖芸这个嫂子知书达礼,肯定好说话,没想到同样不好相与。

他要是敢再多说几句,牵涉出二嫂跟老娘的矛盾,那他罪过可就大了,于是立马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顾左右而言其他。

“你们几点的飞机啊,咱们是不是该出发了?二哥,你不是有司机吗,怎么放着不用反而把我叫过来?”

“我把小崔派出去干活了,怎么,现在使唤不动你了?以前看见车就两眼放光,恨不得住在上面,现在也过了蜜月期了,也开始腻烦了?”

徐建民嘿嘿憨笑道。

“二哥什么时候吩咐,弟弟我都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哪敢有怨言,再好的车,开习惯了也就那样,嫂子要是把那辆丰田越野车给我开几天,估计还能新鲜一段时间。”

徐建军还没放话,廖芸就直接把车钥匙取了出来。

“待会儿就开那台车去,送完我们车暂时就归你用了。”

“嫂子万岁,还是您知道体恤小弟,我保准爱惜着开,绝对不会磕碰到一点,做不到的话,让二哥随便揍我。”

看自己弟弟那不值钱的样子,徐建军也是很无语。

“走了,先把车启动,空调开一会儿,我们收拾一下行李,荃荃你清点一下还有没有遗漏的,衣服什么的忘了还可以到那边买,证件还有通知书什么的一定要拿好。”

小孩子揍到一起,达到的效果,那可不是一加二等于三那么简单。

徐淑香家里有两个小子,整天就有断不完的官司,不是今天弟弟挑衅哥哥被揍,就是明天哥哥闲着没事打弟弟。

总之有了二宝之后,也就前面几个月还算消停,自从这个小的能在地上爬之后,战争就没停过。

徐淑香她们这代人,父母要养家糊口,虽然孩子一大堆,但基本上都是大的带小的,小的在哥哥姐姐跟前,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忤逆,因为那样做的后果,就是自己被胖揍一顿,还没处说理。

但现在的情况明显有所不同,父母包括跟过来的爷爷奶奶,精力充沛,根本不需要孩子去做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儿,所以带弟弟,根本不存在。

因为弟弟不懂事导致自己背锅的情况倒是时有发生。

一开始杨烁还没琢磨出味儿来,这样的事儿遇见的多了,小孩子心里的想法难免就会产生变化。

如果是让徐建军看到他们兄弟的情况,一定会总结一句,柿子之争向来残酷。

但此时的杨烁只是感觉到弟弟分走了一部分原本属于自己的爱,偶尔感觉到委屈罢了。

但这种矛盾都在徐莱到来之后被消弭于无形。

弟弟小不点见到一个漂亮的跟瓷娃娃的姐姐,也不粘着哥哥了,形影不离地跟着徐莱屁股后面,就连一向宝贝的玩具,哥哥他都不给的,见到表姐之后,全搬了出来。

至于杨烁,这小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特别爱往舅妈跟前凑,现在看见徐莱,更是稀罕的不得了,走到哪儿都护着。

宿舍区有别的孩子敢靠近妹妹,小家伙都像领地受到入侵的刺猬一样,浑身炸刺,生人勿进。

“哎哟,本来我还想着杨跃稍微大点,就赶紧进入工作状态,把会计知识恶补一下,让建军给我安排个事儿干,结果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

“虽然有他们爷爷奶奶帮忙,可我的活儿也不少,现在的小孩子,比咱们那时候精贵多了,咱们那时候头疼脑热,谁管过,扛一扛就好了,现在他们发个烧,他们爷爷奶奶直接往医院跑。”

“这可比小时候领着你跟小民子艰难多了,廖芸,别笑,你如果也拼个二胎就知道我现在的感受了。”

“他爷爷奶奶还不满足,想着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互相赶,还企图忽悠我姐我继续违反国家政策,一开始我也心动过,可现在打死我都不愿意再多要一个了。”

“能把这两个抚养,就够我受的了。”

徐淑香拉着廖芸坐下,嘴就没停过,噼里啪啦跟机关枪一样,让跟在一旁的廖荃大开眼界。

她在廖芸那里听到过这位二姐的性格,说是以前把姐夫制的服服帖帖,之前她还不信,毕竟姐夫伟岸的形象已经深入她心,但看现在这架势,很有可能是真的。

“荃荃别站着,到这儿就当自己家,想喝饮料冰箱里有。”

仿佛注意到廖荃的局促不安,徐淑香跟弟媳说话的间隙还不忘照顾下廖荃的情绪。

“姐,不用,我不渴。”

“哎,话说廖芸你们家大学生跟批发一样,你们姐弟俩都上已经够离谱了,堂妹也考上,哪像我们家,就徐老二一个独苗儿,而且跟你说实话,他七七年第一次考砸之后,我们全家人都劝他踏踏实实等安排工作的事儿,没想到那臭小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徐淑香说着拍了拍自己胸口,给自己压惊。

“也幸亏他没听我们的劝告,不然哪能上的了大学,更不可能娶了你这样一个千娇百媚的媳妇儿。”

其实徐淑香心里也想过,能跟廖芸家里比大学生数量跟质量的,她认识的人当中,也就只有好闺蜜张怡他们家了。

不过毕竟徐建军那臭小子曾经暗恋过张怡,在廖芸跟前提这个完全就是没事找事,所以被徐淑香自动略过。

“二姐,其实大学就是一块敲门砖,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认识有多深,跟什么学历有一定关联,但也起不到绝对作用,就像大哥,他虽然没有上过大学,可当过兵,现在公安队伍里也是出类拔萃。”

“还有大姐二姐,你们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有所建树,未必比大学生差到哪儿去。”

徐淑香听了廖芸的话,笑得合不拢嘴。

“这话大致的意思,徐老二也说过,可那小子说同样的话,总感觉差点意思,还是廖芸你总结的到位,让人听了舒服。”

廖芸自己也是有弟弟的人,自然能体谅徐淑香的感受。

自己的弟弟,不管成就有多大,学问有多深,她们潜意识里的印象,永远都停留在小时候不懂事需要照顾的时期,所以不管他们做的事儿多么高端,讲的道理多么义正言辞,在姐姐眼里都跟哇哇乱叫没什么区别。

“他这个人很懒的,别人的事儿都是退避三舍,也就只有二姐你们几个遇到问题,他才会紧张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