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59章 知人善用

一九八六年的深市,经过这七八年的努力奋战,终于有了点大城市该有的样子。

深南路两边的高楼林立,还真有点让人置身港岛某个繁华路段的错觉。

回想深市特区成立之初,水泥路几乎没有,泥泞遍地,沟壑难平。

可以说这边完全是从零开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当然,政策方面无限松绑,给了经济蓬勃发展的土壤,但管理还有意识没跟上,就会滋生各式各样的乱象。

边防证的实施,多年后被无数人诟病,可在这个时候,却是无可奈何的产物。

如果放任不管,大量人员涌入,对用工市场的冲击就让人接受不了。

就拿蛇口工业区这边为例,人工成本对比港岛跟不要钱一样,可就算这样,给工人开的工资也远高于国内很多企业。

宏达电子这里,如果不是为了防止员工地域化太严重,给管理上带来难度,这边招人根本不用通过跟政府合作进行劳务输入,光这些员工的亲朋好友,就能把有限的扩招名额给消化殆尽。

以国人既能吃苦耐劳,又喜欢卷到极致的特点,如果不做好调控,把工价打下来都是分分钟的事儿,最终收益还是已经赚的够多的资本企业。

而且大量人员涌入,还有另一个让政府人员头疼的弊病,会使这个高速发展的特区变成犯罪者的温床。

听柱子描述,那些外来者带来资金和工作机遇的同时,也把外面一些他们自以为时髦的风气给引进来了。

夜总会光是蛇口附近就开了好几家,柱子还开玩笑说带徐老板去见识一下,结果被徐建军一个眼神瞪的不敢吱声了。

开玩笑,他出来是带着老婆孩子外加一个小姨子,何况还有爱管闲事的二姐。

真跑去那种场合,完全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这次来怎么没见你大舅哥?之前每次过来他都是生怕我看不见他,一个劲儿地往前凑。”

听徐建军问起这个,柱子踟蹰了一下,才有些恨铁不成钢地道。

“我刚才说的夜总会,其中就有一个咱们京城人开的,他以前好像就是混南城那块儿的,跟刚子打过照面,也是赶巧了,之前意外遇见,两人越聊越起劲儿。”

“也不知道那家伙给刚子喝了什么迷魂汤,这边正儿八经的工作不干,屁颠屁颠跑去人家那里帮忙去了,拦都拦不住,把我丈母娘都请来也没用。”

徐建军听了有些唏嘘,八三年把这群人提前打发到南方,让他们当中有些人躲过了一劫。

事后心有余悸下,大多数人都是感恩戴德,痛改前非,刚子更是在老娘面前发毒誓,以后一定浪子回头,不再掺和道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才过去多久,这小子好了伤疤忘了疼,就开起了倒车。

“算啦,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有些事情强求不来,硬拦着只会出力不讨好,他虽然是你大舅哥,但必要的界限还是要有的。”

柱子虽然听不懂什么天要下雨跟娘要嫁人有毛关系,可徐建军大致的意思他算是知晓了。

在柱子心目中,徐建军就是他的贵人,知遇之恩大于天,他老子的话柱子都未必听,但徐建军说什么,他绝对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这次从你这儿抽调不少人,不会影响这边的生产吧?”

“提前那么长时间就开始筹备安排,要是还能影响生产,军哥你干脆把我开了算了。”

京城街头曾经的无业游民,如今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柱子的表现,再次证明了平台和机遇的重要性。

“哟,看来现在挺有把握的啊,不错,再接再厉,街机未来十年都会有不错的市场,计算机更是潜力无限。”

“我已经安排老美那边的人员在研发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和兼容性问题,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

“将来咱们也不能满足于相对简单的组装调试,一些精密部件还是要有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够立足长远。”

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技术的更新迭代,可不是靠资金以及人才堆砌就能够实现的,而且国内目前的市场也根本支撑不起来高昂的研发费用。

可主板的设计还是大有可为的,特别是牵涉到汉化的部分,立足本土市场,有先天优势。

至于显示器,那玩意儿也可以做做文章,毕竟徐建军目前拥有世嘉巨大的产能优势,甚至可以跟夏普一起参与研发自己需要的产品。

而且国内的电视机技术引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大有各自为政,群雄争霸的架势。

其实这种重复引进,同质化竞争,也许能带动一时的发展,可长远去看,完全就是得不偿失了。

徐建军也影响不了这些纷纷上马的项目,不过可以提前布局未来,当然这都是后话。

这次来的首要目的还是参加世嘉深市工厂的开工仪式。

政府那边之所以如此重视一个工厂的开工问题,主要还是因为,世嘉的这个项目,不像宏达电子一样,只是相对简单的来料组装。

而是一整条产业链的形成,自从世嘉项目落实之后,已经相继有好几个相关企业先后跟进。

这可比深市前期搞那种单纯靠低价劳动力吸引外资的路数要有前瞻性的多。

所以今天出席活动的规格都比平常要高一档,不光富田有专管的领导过来,市里也相当重视,在接待的过程中,徐建军可是见到好几个只有在电视上才有机会见到的面孔。

原本徐建军只想走个过场应付一下,意思到了就行,毕竟他当牛马的时候,就特别讨厌各种会议,将心比心,这些还没有归属感的员工,自然也不希望在烈日下听他们在台上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废话。

可来了这么多人,如果草草收场,显得对人家有意见一样,搞的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徐建军自然不会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有些时候还是要学会入乡随俗的。

廖芸姐妹俩,加上徐淑香,跑来看热闹,他们自然不需要像那些工人一样,统一着装,按照班组安安静静地坐在台下。

远远地站在树荫下,还能一边喝着饮料一边对现场的情况说出自己看法,也能对台上的人品头论足,反正也不会有人管到她们头上。

“姐,我看上面坐着的,都穿衬衫打领带,就姐夫不一样,穿的太随意了,也不知道会不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我给他准备的有正装,他嫌太热不愿意穿,不过你还别说,他自己选的这身,看着还挺帅的。”

徐淑香在深市待的时间最长,对这边的风气更了解一些。

“放心,这边政府办事人员挺务实的,不会在意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

“建军这已经算比较正式了,我还见过有个老板,参加剪裁,脚上蹬个拖鞋,身上穿的也跟普通工人没什么区别,我一开始都以为他是什么工人代表,后来一问才知道人家是大老板。”

“咱们北方人好面子,重排场,南方就没有那么多规矩,你们见多就习惯了。”

“不过家里能在这种场合还气定神闲,也就建军这臭小子了,我跟大家都不行,小民子就更不用说了,让他坐在上面,不哆嗦已经是烧高香了,能说个囫囵话我都算他厉害,就连老大都够呛。”

而廖芸看着在台上侃侃而谈的徐建军,没有一点怯场的苗头,偶尔还能活跃一下气氛。

不光把政府到场的人员照顾到,就连世嘉一众管理人员,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

就这功夫,一般人学习一辈子都未必能办到,徐建军这家伙却跟天生的一样。

“二姐,我认识他的时候,就感觉他干任何事儿都是游刃有余,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这样的?”

提起这个弟弟,徐淑香也是一脸骄傲。

“怎么说呢,小时候他跟愣头青一样,天不怕地不怕,咱家附近有些男孩子比他大的多,惹到他照样敢冲上去开打。”

“最开始也吃过亏,可自从他个头长起来之后,就只有别人家长上门讨说法的份儿了。”

“至于他什么时候在学习方面开窍,我就不太清楚了,毕竟在知青点那两年,我也没在他身边。”

“也许就是艰苦的条件,激发了建军学习方面的潜力。”

当知青的这段经历,是很好的掩护,就连最亲的人,也总会自行脑补徐建军身上发生的变化,是跟那个有关。

“我听建军说,姐夫一开始是想过来这边的,后来又打消了这个念头,二姐,难道姐夫不愿意拿更高的工资?外企的管理岗工资标准可比在蛇口那边要高的多。”

这个徐淑香比较有发言权,毕竟做出这样的决定,就是他们夫妻俩商量之后的结果。

“他现在工资已经够高了,跟以前老同事聊起这个标准,那些人一个个都不相信,认为是老杨吹牛,因为已经超出他们理解范畴了。”

“刚在那边摸出一点门道,换新的环境还要适应好久,没有必要为了再多点工资就放弃现在的岗位。”

“而且这边是外资,听建军说还是上市公司,规矩就多一点,我俩不想给建军添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商量过后就决定留在那边了。”

杨守东家里虽然不是什么达官显贵,他家老爷子混到临近退休级别也仅限于正科级,这在京城都不好意思特意给人介绍。

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官僚,从建国之初到如今的改革开放,历经波折,接触过无数领导上级,他却能屹立不倒,要是没点本事和眼光,很难办到的。

从小耳濡目染,杨守东别的也许学的还不到位,但审时度势,他绝对是大师级别的。

当人生走到岔路的时候,这种能力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荃荃,你不是非要跟来看看,怎么样,跟你在学校见的不一样吧?有什么感受没有?”

“昨天看蛇口那边工业区下班,工人乌央乌央的,感觉挺壮观的,今天到这儿,又是不一样的感受,这些工人还没正式上班,纪律性就培养出来了。”

“我现在很好奇,姐夫人又不经常在这边,他是如何让工厂正常运转起来的。”

廖芸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摊了摊手,冲徐淑香说道。

“这个二姐最有发言权,你有啥疑问直接问她啊。”

徐淑香看了看廖芸,她这个弟媳妇儿性格还真是讨喜,自己不懂的就坚决不多嘴,难怪自己弟弟把她当宝贝一样。

从这点上看,廖芸比自己的好姐妹张怡更适合成为建军的伴侣。

“其实也没什么了不得的秘密,知人善用,各司其职,能做到这八个字就足够了。”

“建军这家伙,你说他懒吧,遇到需要决断的事情,他也会当仁不让去解决,并且还能把事情处理得漂漂亮亮。”

“可放权他也真能做到毫无保留,就说柱子吧,不管是人事任命还是资金审批权限,都给足了空间让他自由发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算是被建军这小子玩明白了。”

这些认识和观点,很多都是徐淑香从自己丈夫还有公公那儿听来的,他以前是真没觉得自己弟弟有多了不起,可架不住别人一个劲儿地夸啊。

他公公婆婆跟着过来带两个孙子,平时闲着没事,就喜欢琢磨这些有的没的,虽然一开始徐淑香觉得他们属于小题大做,过度解读。

可随着很多事情一一应验,徐淑香现在可不敢再有那样的观点。

“二姐,感觉您好厉害,什么事情都能一针见血地抓住关键,你这样闲着太浪费了,要我看姐夫最起码要给你安排个经理当当。”

“哎哟,荃荃这小嘴,就是招人喜欢,我这都是假把式,说说还行,真把我抬上去,丢人的还是自己,何苦呢。”

徐淑香有自知之明,徐建军请的那些财务会计,她也跟着人家学习过,别说跨境交易的各种操作,就是报关这一个环节,都让她晕头转向,她可不敢自大到去跟那些专业人士抢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