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签订之后,大乾帝国迅速行动起来,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当机立断马上派遣军队进驻CX,而领军之人正是袁世凯。
一到当地,袁世凯凭借着手中的军政大权,很快在CX站稳脚跟,诸多事务皆由他一言而决,久而久之,成了CX当地实际的掌权者,他一方面着手整顿当地秩序,打击盗匪流寇,让百姓的生活逐渐安稳下来;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大乾的政令,促进两地之间的交流融合,使得CX与大乾本土的联系愈发紧密。
倭寇那边,面对巨额赔款,一时间焦头烂额。他们翻遍国库,清点金银细软,却发现现有银子远远不够支付条约规定的数目。无奈之下,倭寇的高层们齐聚一堂,愁眉苦脸地商量对策。
最终,他们想出了“分期付款”的法子,并且主动提出给予一定的利息,以此来缓解当下的财政困境,也让大乾方面看到他们的“诚意”。
沈大接到这个提议后,思索再三,沈大最终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
一项项条约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国际局势也随之悄然变化。原本,若是八国联军团结一致,凭借他们的联合力量,大乾想要应对确实还有点难度。然而,如今率先求和的倭寇一示弱,局势便如同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出现了转机。
其他国家在经过一番深入探查后,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了关于大乾的诸多了不得的信息,知晓了大乾如今实力不容小觑,背后更有着神秘力量支撑。一想到倭寇贸然挑衅的凄惨下场,他们心中不禁胆寒,纷纷怂了下来。
只是,在国际外交的舞台上,各国依旧维持着表面的强硬。当大家一起商议的时候,各个国家都坚定地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绝不签约,可实际上,各国公使们却都心怀鬼胎,暗自打着小算盘。纷纷秘密和大乾内阁联系,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都想尽快签约,免得像倭寇一样,随着大乾的日益强盛,条件越来越苛刻,到最后难以承受。
经过一个多月的来回推让,各国相继秘密和大乾签订了条约。条约签订后,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顺利,各项条款都在稳步推进。租界都在快速的移交,那些曾经飘扬着异国国旗、充斥着外国人特权的区域,如今逐渐恢复了大乾的管辖权。
大乾的士兵们昂首挺胸地进驻,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响彻街头巷尾。
各种原本被列强把持的权力,如海关管理权、贸易控制权等,也在一步步移交给大乾,国家主权得以逐步恢复。
然而,涉及到赔款和侵占土地的归还问题时,却陷入了僵局,进展非常缓慢。列强们虽然在条约上签了字,但一落实到实际行动,便开始推推委委,进展非常缓慢。
沈炼没有闲心管这些事情,正带着魏忠和几个太监宫女,化了妆,在上海这个现在时代最繁华的地方逛着呢。
沈炼这会儿没心思管朝堂上那些烦心事,带着魏忠和几个太监宫女侍卫,乔装打扮一番,就来到了上海。要知道,上海在当时那可是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到处都是新鲜玩意。
沈炼穿着件月白色的长衫,看着料子挺好,其实他故意弄出些褶子,就跟普通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出门闲逛似的。头上戴着顶黑瓜皮小帽,手里还摇着把湘妃竹扇子。
走在南京路上,人来人往,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吆喝声、说笑声、讨价还价声,吵吵嚷嚷的,热闹得很。
沈炼背着手,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时不时在书局前停下。看着书架上那些新出的书报,他心里挺高兴,这些书报里可有着不少对沈炼歌功颂德的报道。
走着走着就到码头了,江面上船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货船、客船你来我往,忙得不可开交。
魏忠猫着腰,凑到沈炼跟前,小声说:“陛下,您瞅瞅,现在这航运多兴旺,多亏了您治理天下啊。”沈炼仰起头,盯着江水看了日前,哼了一声说:“这还差得远呢,海外的生意路,得想法子再拓宽拓宽,不能老让洋人把好处都占了。”
正说着,就看见一艘挂着英国旗的商船,吃水线深得吓人,船身晃晃悠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超载了。
可码头的巡检人员跟瞎了眼似的,还打算直接放行。
沈炼眼睛一瞪,跟魏忠使了个眼色,魏忠立马明白了,几步跨过去,大声喊道:“喂,这么明目张胆地超载,还想走?是不是背后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那巡检员乍一听有人敢阻拦,心头火起,脸上的横肉抖了几抖,把手中的巡检棍在地上重重一跺,扬起一片尘土,张嘴就骂:“哪来的野路子货,敢在这儿撒野!也不看看爷爷我是谁,这上海滩码头,可是爷爷说了算,识相的赶紧给我滚远点,别逼爷爷动手,到时候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他一边骂着,一边气势汹汹地朝魏忠走过去,那副模样,眼神里满是嚣张与不屑,显然根本没把眼前这两人放在眼里。
魏忠见巡检员这般张狂,心中暗怒,刚要开口呵斥,却被沈炼一个眼神制止住。
沈炼不动声色地站在原地,一袭月白色长衫随风轻轻飘动,虽未言语,但周身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
那巡检员走近几步,这才看清沈炼的模样,只觉此人气质不凡,心里微微一凛,但仗着背后有洋人撑腰,又想着在这码头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很快就又恢复了那副蛮横模样。
“哼,看你俩这穿着打扮,是有点小钱的主儿吧?不过在这里,有钱可不好使,赶紧给我让开,别耽误爷爷我办事!”巡检员嘴里喷着唾沫星子,继续大放厥词。
沈炼此时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你身为大乾巡检,肩负守土之责,却罔顾国法,放任这超载商船通行,是不是收了洋人好处,做这卖国求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