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内阁办公地,大门外。
阳光洒在宏伟的建筑上,却照不进倭寇特使小泉麻衣阴霾密布的心中。他身着华丽的和服,脸上堆满了恭谦的笑容,笑容背后隐藏着无尽的惶恐与不安。他身后跟着一大队倭寇,个个低着头,抬着一箱箱精心准备的礼物。
来来往往的官员们进进出出,他们身着官服,步伐匆匆。经过门口的时候,看到这些以前不可一世的倭寇如今这般模样时,他们的眼中都闪过一丝快意。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往昔倭寇在龙国土地上的种种恶行:肆意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尤其是1894年那场海战之后,倭寇更是变本加厉,将龙国百姓视为蝼蚁,在这片土地上作威作福,所到之处一片狼藉,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如今,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局势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朝廷换了当家人,沈炼将倭寇收拾得服服帖帖,怎能不让人感到解气?
此时,一位穿着三品大员路过,他故意放慢脚步,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小泉麻衣,嘴角上扬,带着一丝不屑与嘲讽,阴阳怪气地说道:“哟呵,这不是那些在咱们龙国土地上张牙舞爪、如恶狼般的倭寇吗?怎么如今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这般蔫头巴脑?莫不是终于知道自已做了多少缺德事,现在来求饶了?”
旁边一位年轻的官员更是毫不客气,双手抱胸,大声笑道:“哈哈,他们也有今天!以前在咱们的地盘上横冲直撞,把咱们的百姓不当人看,现在知道怕了?早干嘛去了!看他们那副低三下四的样子,真是可笑至极!”
又有一位老官员拄着拐杖走过来,他用拐杖重重地敲了敲地面,冷哼一声:“哼!这些倭寇,就是一群卑鄙无耻之徒!以前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现在想靠这点小把戏就求得原谅?简直是痴心妄想!”
小泉麻衣听着这些犀利的嘲讽话语,心中犹如被万箭穿心般难受,非常愤怒,但他不敢发作,只能咬着牙拼命忍耐。他的双手在袖子里紧紧地握成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手掌之中,丝丝鲜血渗了出来,却浑然不觉。脸上依旧强撑着那副恭谦的笑容,只是那笑容此刻看起来比哭还难看,肌肉不停地抽搐着。
他身后的倭寇们也都低着头,脸色涨得通红,他们紧握着拳头,强制忍耐着。其中一个年轻气盛的倭寇忍不住抬起头,怒目圆睁,刚要开口反驳,却被小泉麻衣一个恶狠狠的眼神制止住了。
“切,都是一些欺软怕硬的家伙。”
“畏威而不怀德,他们倭寇不是一直这样吗?”
“走了,走了。真没意思,还以为他们会打我呢。”
“哈哈,他们现在哪敢打人。没看他们身后的箱子,都是来送礼的,结果还送不出去。”
“走了,办事要紧。”
大大小小的官员无视了小泉麻衣,走进了大门。
而这些倭寇,已经抬着一箱箱的礼物,去了好几个部门了,但是没有任何用处,大家都不搭理他。
最后,他们把东西抬到了内阁这里。已经到这里来了好几天了,天天都来求见,沈大一直没见,先晾着他们。
内阁里面,气氛庄重而严肃。
李鸿章身着朝服,他那花白的胡须在微微颤抖,内心非常激动。尽管他曾经在官场中历经风雨,见惯了各种大场面,但此刻,在面对沈炼所代表的新势力时,他也不得不收起往日的锋芒,毕恭毕敬地坐在下首。
上方的主位上,坐着沈大。
虽然沈二、沈三都被外放,但沈炼并未剥夺他们在内阁中的职务,内阁依旧是五人决策。平日里,由沈大主持日常事务,可一旦涉及重大事情,仍需五人共同商议决定。
前几天,李鸿章就心急如焚地从直隶赶来。一路上,他思绪万千,回想起自已多年来在官场的沉浮,与洋人打交道时的种种无奈和屈辱,心中感慨万千。到了京城后,以最快速度来内阁拜见。
进入内阁办公地后,李鸿章先是恭敬地向沈大行礼:“下官李鸿章,拜见首辅大人。”
沈大微微抬手,说道:“李大人,一路辛苦了。如今局势变幻莫测,你我肩头责任重大啊。”
李鸿章起身后,小心翼翼地说道:“首辅大人,如今这局势对我朝有利,在陛下神威下,那些洋人都惶惶不可终日,但下官知道,洋人不可信,他们一旦找到机会,一定会再次侵犯我国的。现在倭寇此番前来求和,不知是否是缓兵之计,大人如果有何吩咐,下官定当全力配合。”
沈大微微点头,缓缓说道:“洋人的事情以后再说,如果他们还敢拖着不签合约,有他们好受点。这次这倭寇求和,虽在意料之中,却也不可掉以轻心。陛下对倭寇的恶行记忆犹新,此次求和,定要让他们付出足够的代价,方能平息陛下之怒,也让天下百姓满意。”
李鸿章连连称是:“大人所言极是。下官以为,可让倭寇割地赔款,以补偿他们多年来对我龙国造成的损失。想当年,他们通过《马关条约》强占我国领土,掠夺巨额财富,此仇不报非君子。如今我们定要让他们加倍奉还!”
沈大沉思片刻,说道:“李大人的提议不无道理。不过,我们前次商定的条约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情况了,毕竟现在我们已经收回了台湾。此次必须得让他们割地赔款,而且赔款数额要大幅增加,绝不能轻饶了他们。”
李鸿章皱了皱眉头,思索着说:“大人英明。只是这割地之事,需谨慎考虑。倭寇国内地域狭小,他们恐怕不会轻易割让本土土地。但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割让在海外侵占的殖民地,比如在朝鲜等地的势力范围。”
沈大微微眯眼,说道:“李大人此计甚妙。另外,赔款数额方面,你觉得多少合适?”
李鸿章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依下官之见,至少要让他们赔偿五亿两白银。这笔赔款不仅可以用于国家建设,还能弥补百姓多年来遭受的苦难。而且,我们还需让他们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允许我国商人自由出入,进行贸易往来,以促进我国商业发展。”
沈大轻轻敲击着桌面,说道:“五亿两白银,数额不小。不过,考虑到倭寇的罪行以及我国的损失,倒也不为过。只是,他们是否会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还是未知数。”
李鸿章坚定地说:“大人,倭寇如今已是穷途末路,他们若想求和,就必须接受我们的条件。否则,我们便继续与他们战斗,直到他们屈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