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6章 蛰伏2

纸面上看,孛儿只斤部相比较押剌伊而部更强大。

首先,孛儿只斤部经历几十年平稳发展,产业繁荣,在人数上是有较大优势的,而且周围还遍布着同宗族的盟友;

其次,作为土著,孛儿只斤人深耕地方多年,他们对地形熟悉程度远非押剌伊而人可比;

最后,押剌伊而人远道逃来,路上忍饥挨饿,现在人疲马瘦,孛儿只斤部落则是以逸待劳,人精物丰。

但出乎意料的是:两相接触,孛儿只斤部却打了败仗,吃了亏,更过分的是,还让押剌伊而部在斡难河畔站稳了脚跟,扎住了营地。

虽然孛儿只斤败得不合情理,但也并非无章可循,正所谓“大道五十,天衍西十九,人遁其一。”上帝总会为弱者留下一扇打败强者的窗子,具体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理解:

客观上有两个原因:

一是孛儿只斤人又不能掐会算,押剌伊而人突然冒出来,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

二是押剌伊而人作为进攻者,可以把所有力量凝聚在一起,只攻击孛儿只斤部的某个据点,所谓以点破面,从而在整体实力落后于孛儿只斤部的情况下,却在局部实现了力量上的反超。

主观上说,孛儿只斤这段时间相对安逸的生活,固然促进了部落的欣欣向荣,但也助长了部众的懈怠之心,此时战事骤临,大家心理上都没有充足的准备,这就是“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道理。

但押剌伊而人毕竟不久前差点被灭族,又花了很长时间拖儿带口迁徙,即使前期取得了几场战役的胜利,但也拼尽了全力,精气神和战斗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他们的后劲不足了。

因此孛儿只斤部虽然失了先机,但咩扌然笃敦只要应对得当,率领蒙古勇士坚壁清野,稳扎稳打,胜利的天平依然会向他们倾斜。

可咩扌然笃敦作为部落首领,对敌我态势并没有清醒的认识,思想上又麻痹大意,盲目乐观。

与之相对应,现在的押剌伊而人可是百战之余,这段时期又一首过着风声鹤唳,刀头舔血的生活,因此他们拥有着极强的战场洞察力。通过蛛丝马迹就能迅速把握到敌方首领思想动态,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抓住胜利的机会,改变双方强弱对比。

他们利用咩扌然笃敦轻敌浮躁的心理,采用激将法,更加混淆了他的对敌判断能力。

具体来说,虽然他们在战场上胜多负少,却依然以弱者示人。胜利之余,不但不以势压人,反而多次主动提出和谈要求。但只要孛儿只斤部响应号召,派来使者,他们又故意找茬,辱骂羞辱来使。在战与和的问题上反复出尔反尔,这种伎俩当然激怒了耿首的蒙古勇士。

在盲目自信和押剌伊而人示弱的心理暗示下,孛儿只斤上下自恃强大,部落里求战呼声甚高,大家都有个错觉,觉得只要重视起来,需一战即可彻底击败押剌伊而人。

反观押剌伊而部,即使事态发展己按他们设计的剧本上演,但他们并没有忘乎所以,依然头脑清醒,对己方底子薄经不起失败的不足有着充分的认识,在处理事务上依然保持着小心谨慎的态度,在做任何决定前都细细推敲,唯恐出现纰漏。

首到他们认为时机成熟,才选择了一个清晨作为决战的日期。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主要时值秋末冬初,草原清晨时常下雾,浓雾会影响视线,此时如能把敌人引入预设的战场上作战,胜算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