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茙岁月,五个部落对外,守望相助;对内,核心明确、政令统一,没了朝令夕改,更没有政出多门,发展蒸蒸日上,渐渐成为斡难河地区最为强大的部落联盟。
事物发展都有两面性,五兄弟实力雄厚固然光耀了“乞颜”姓氏,但正如成长中的鹰隼,实力增长也带来他们个性的水涨船高。
同时,由于部落首领的性格会烙印进部落的核心文化,成为一个部落与众不同的特点。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五个部落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五兄弟表面和谐,内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孛端察儿蒙合黑预料到了这个后果,但作为资深猎手,他并不在乎,甚至乐见其成,他信奉弱肉强食,按照他的剧本,五兄弟的后代终有一天会兵戈相向。但同姓间内部竞争,不正是保持种姓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吗?
孛端察儿蒙合黑的愿景是“乞颜”姓氏做大做强,有朝一日成为太阳底下的统治者,对于宗族支脉的失败甚至灭亡都是可以接受的,就好比养蛊:同类相杀,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强者。
孛端察儿蒙合黑的这个想法不是凭空产生,更不是他冷酷不念血脉,实在是现实所迫。
随着部落势力日益强大,触及范围更广,孛端察儿蒙合黑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他这才发现自己就如井底之蛙,而外面的天地竟然如此广阔。
他又是一个对领土有着无尽野心的人,因此这几年他在戎马倥偬之余,会利用获得到的文字资料,结合亲历者的描述,尽可能地去了解了西周各地的军事民情,但他知道的越多,担忧也越甚。
他深刻体会到,曾经引以为豪,广袤的斡难河流域原来只是世界的一隅,外面的舞台无比广大,但竞争程度、战争规模,也绝非斡难河畔可以相提并论,与之相比,他经历的斗争史亦如同孩童游戏;
外面的英雄更多如过江之鲫,你方唱罢,我登场,起起落落,风云变幻。
“孛儿只斤.乞颜”部落在斡难河畔取得的这些进步,放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根本不值一提。
他即使兼并了这里所有的部落,成就依然有限,最多不过土财主也。
孛端察儿蒙合黑的理想,是要成为真正的世界之王,对斡难河流域的统治只是他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他争霸世界的踏脚石。
当某一天万事俱备,他或者他的儿孙将带领着战士们冲出斡难河畔,让全世界在他们面前颤抖。
然而以部落现在的底蕴,不但没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反倒可能被外来势力吞并。不去追求先进,那么“兀良合惕”部落的下场就是“乞颜”部落的前车之鉴。
孛端察儿蒙合黑下定决心对自己的部落进行全方位地改革,并希望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乞颜”家族的革新。
经济上,孛端察儿蒙合黑着手改变部落食物来源结构,从重猎到重牧。
他充分利用自己驯化上的天赋,身体力行,驯服野马、野牛,还将相关的经验总结成通俗的歌谣在牧民中无保留地推广。
有现场示范加上按部就班地推动,而牧民又得到了实在的好处,部落里驯化的野兽规模迅速扩大,畜牧业得到了长足进步。
可以说孛端察儿蒙合黑凭一己之力将蒙古族从狩猎时代带进了畜牧时代,对于蒙古人来说,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人类发展规律表明,一个民族如果生产方式始终停留在采摘狩猎,不主动进步,只是守株待兔的等待大自然的馈赠,大自然的新陈代谢能力是无法满足人口增长需求的,一旦打破供给平衡,就会受到大自然反噬,种群规模不增反减,到时不需要外来竞争者,自己就走向了灭亡。
结合斡难河流域的自然禀赋,只有推广畜牧业,才能减少对自然的依赖,增强获取食物的主动性,提升草场的利用效率,改变经济基础薄弱的现状,如果没有这样的转变和进步,蒙古族后面的发展和壮大就是空中楼阁,更不会有后面的元帝国,蒙古族正是通过兴盛畜牧业,为文化政治军事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文化上,与野生动物没有了生死存亡的竞争关系,促使蒙古族的宗教文化从简单的生物图腾进化为对整个大自然的敬畏,在不断地调整与大自然关系的过程中,蒙古人把苍天降生的理念细化成保佑民族兴旺发达的至高精神神灵。从而加速了蒙古民族的大自然观形成:那就是大自然的万物都有神灵,都应该受到人们的保护,只有保护大自然的万物,才能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军事上,得益于生产力水平提高,劳动效率提升,物资供应增加,人力资源充裕,部落有条件制定更严格的奖惩制度,供养职业化的军人,从而提升了部落内部管理水平,加强了部落军事素养。
孛端察儿蒙合黑还从奴隶中筛选出了年轻力壮、老实忠厚的男子,脱离日常生产,专门训练骑射。
平时他们充当孛端察儿蒙合黑的私人护卫,得到了孛端察儿蒙合黑的完全信任,在部落里享受到的政治经济待遇甚至超过了普通的牧民。
一旦发生战斗,他们就是部落的终极战力、是敢死队。
这批人的存在,既确保了孛端察儿蒙合黑在部落里的地位和安全,有效地震慑了潜在的不安定分子,又用较小的成本增强了整个部落的战斗力,还有利于培养部落尚武的风气。
为了使好勇斗狠、服从首领的意识能在部众心中生根,孛端察儿蒙合黑还将培养工作从孩童时期就开始抓起,他从侍卫和奴隶的男孩子中选择出色的,作为儿子的伴当。
让他们从小在一起训练骑术和箭术,确立主仆关系,树立忠诚意识,培养私人感情、提升武力值。
孛端察儿蒙合黑为确保后代的统领地位真是绞尽了脑汁。
政治上,他积极奉行“身必有首,衣必有领。”的理念。
“身必有首,衣必有领。”多么朴素而又自然,衣领相依,身首相随,这就是大自然中的不二法则,它开启了蒙古族家天下的进程。
为了摆脱部落里对他出身的种种流言蜚语,他努力鼓吹黄金巨人的故事,强调黄金巨人的后代都流淌黄金血液,是天神的后裔,从而强化家族权力的神圣性,从而使黄金家族是蒙古人天然领导者的理念深入人心。
生活上,乌日娜的美丽虽然令孛端察儿蒙合黑着迷,但她毕竟是奴隶,子嗣的血脉也存疑。
当部落前景晦暗不明时,出于传承的需要,加之当时开放的习俗,又未确立血脉继承制度,孛端察儿蒙合黑可以不在乎,甚至还会窃喜有了便宜继承人。
但是随着生活安定下来,部落日益强大,首领的身份日益巩固,想法自然就起了变化,心中也有了芥蒂。加上想借助婚姻寻求政治同盟,于是他向外姓部落又求娶了一名漂亮的女子为正妻,并生下了三个儿子,其中的长子巴林失亦剌秃合必赤即铁木真的九世祖。
孛端察儿蒙合黑的这番操作顺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获得了成功。
部落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实力迅速增强,很快就把几个哥哥的部落甩在后面一大截。哥哥们看着都羡慕,孛端察儿蒙合黑也不藏私,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哥哥们分享。
哥哥们有样学样,组建了自己的护卫队,扩大了牲畜饲养的规模,减少了对狩猎的依赖。
十几年后,孛端察儿蒙合黑五兄弟部落联盟的力量,辐射范围超出了斡难河领域,影响到了整个蒙古草原,成为草原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孛端察儿蒙合黑由此迈上了人生巅峰,他的威名在整个蒙古草原流传,甚至成为了主干蒙古君主的一员,他的兄弟和部落长老为了彰显他的功绩,为他上尊号“成吉思汗”。“成吉思”即“大海和强大”的意思,“汗”即是领导者的意思,自此“孛儿只斤.乞颜”部落的兴衰与整个蒙古部族的发展息息相关起来。
所以,铁木真并不是蒙古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成吉思汗”尊号的人,而根据《元史》的记载,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后,“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皇帝”,而不是“成吉思汗”。随着成书于十西世纪的《史集》流入中国以后,晚清的汉文书籍对铁木真才开始用“成吉思汗”的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