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领的这番表态,使得孛端察儿蒙合黑进退维谷。
孛端察儿蒙合黑当然希望赦免这些人,对他而言,这么做,明显利大于弊,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就意味着他平生第一次拥有了精壮、熟悉、忠诚的下属,那么他在部落里就有了立足的基础;
再结合“幺子守灶”的部落传统,孛端察儿蒙合黑就有了底气,在部落里拿回他应有的权利,享受应有的待遇,相信之前部落里被轻忽的场景也就不会发生了。
如果对人性的挖掘更深些,孛端察儿蒙合黑想释放这些俘虏的念头,其实还与一个他自已都不敢承认的心愿密切相关。
当年,神的使者——老祭司预言他背负大使命、有大气运的时候,他表面上虽然毫不在意,内心却早已起了波澜。
更遑论几年的铁血经历早已使他脱胎换骨,他不再是个懵懂善良的青年,欲望的种子早已在心底萌芽壮大。孛端察儿蒙合黑也想在这广阔的草原,在这个疯狂时代建立不朽的功业,留下自已赫赫威名。
而获得这批俘虏,将是他逐鹿草原的原始资本。
但当孛端察儿蒙合黑迅速权衡局势后,他不得不承认:他没有独断专行赦免他们的能力,而且也不敢轻易赦免他们!
首先他权威不够,无法专断赦免这批人。这次行动是全部落共同商议的结果,从事前准备、事中实施,到事后战俘的处置、战利品的分配,都是五兄弟一起讨论、评估和决定的。将俘虏中除了工匠以外,所有身高超过车轮的男子杀掉,更是发起战斗前,部落全体达成的共识。他在部落里又毫无资历,更没有职权,即使他想赦免他们,但没有相应的权威和群众基础去支持他的决定,一切都只能是空谈;
其次对于赦免这批人的后果,孛端察儿蒙合黑心怀戒惧。
一方面是怕担责。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双方毕竟是有灭族毁家之怨的,老祭司也已经死去,部落首领说话的真伪根本无法印证。如果这些人口是心非,以投降之名,施缓兵之实,获得自由后,其实相互串联、暗中聚集;到时趁孛儿只斤.乞颜部不备,发动偷袭,即使这些人人数有限,也没有专门配备兵器,但有心算无心,造成损失的程度依然难以估量。
况且孛儿只斤.乞颜本身就是个小部落,部落里每个人都弥足珍贵。损失的人数多了,对部落造成的伤害将难以弥补,特别是现在这种群狼环伺的局面,这种伤害更可能会带来整个部族的倾覆。那真是养虎为患,后悔莫及了,而他也将成为部落千古罪人。这个责任孛端察儿蒙合黑不想担,也担不动;
另外俘虏的分配和管理也是个问题。该部落首领一再强调之所以选择臣服,根本原因是基于孛端察儿蒙合黑的个人魅力,是因为孛端察儿蒙合黑受到了长生天的青睐和老祭司的嘱托。
但这叫他的几个哥哥情何以堪,本来,孛端察儿蒙合黑就无法确定哥哥们是否都能接受这些人的投降。
即使统一了思想,大家同意他们活下来,但作为俘虏,他们的身份也只能是战利品。而按照事先的约定,所有战利品是必须要被平分的。以目前他在部落的实力,强壮和机敏的俘虏必定会被哥哥们优先选去,但优秀的人往往更加桀骜,他们能服气自已哥哥的辖领吗?一旦闹事,只怕就要牵连自已。
更为关键的是:兄弟之间的关系本已是暗流涌动,如果因为这些外人致使兄弟矛盾彻底公开化,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