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的人第一次遇到孛端察儿蒙合黑时,他正在狩猎。孛端察儿蒙合黑那忠厚的外表取得了部众的信任。
通过观察,部落的人大多数认为孛端察儿蒙合黑是个本份人,何况附近又没看到他的族人,只身一人的孛端察儿蒙合黑对他们是构不成威胁的。而刚刚经历战败伤痛的他们,也不想招惹任何人,双方于是相安无事。
孛端察儿蒙合黑看到这些牧民,颇为兴奋。一则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长期不交往,难免孤寂;二则随着狩猎能力的日益提高,剩余的猎物越发多起来,交换急需生活用品的心情也更加迫切了;三则孛端察儿蒙合黑从小在孛儿只斤.乞颜部落长大,几乎没有与部落外的人打过交道,对与陌生人交往的风险知之甚少。
于是,当牧民过来定居不久,孛端察儿蒙合黑就拿着风干的肉去交换生活用品。
开始,牧民们对这个不请自来的陌生人还保持着谨慎态度,他们会根据孛端察儿蒙合黑的要求,结合孛端察儿蒙合黑提供的肉品质量、数量,指定专人,只在营帐门易,非经允许孛端察儿蒙合黑是不得进入营地的。
但随着接触次数增加,孛端察儿蒙合黑的忠诚守信,逐渐取得了牧民们信任。由于警戒心消除,相应的警戒措施基本也都废除了,直至最后孛端察儿蒙合黑可以自由出入营地。
频繁的接触,使孛端察儿蒙合黑和很多牧民都熟稔起来,部落的孩子们更是喜欢孛端察儿蒙合黑,他的到来总能引起他们的骚动。
一方面,因为孛端察儿蒙合黑每次过来都会给孩子们讲不同的狩猎故事,满足了他们冒险、猎奇的梦想;另一方面与孛端察儿蒙合黑形影不离的“吧嗒”以它不俗的外貌,极具天赋的表演,在孩子中间圈了一大波的“粉”,现在它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明星。
只要孛端察儿蒙合黑来部落,孩子们就会围着他,既想听他讲故事,更想一睹“吧嗒”的风采,胆大的就想直接动手摸“吧嗒 ”。
此时,“吧嗒 ”就开始了它的表演,它会假装伸嘴去啄伸过来的手,看到锋利的喙离自已的手越来越近,孩子们吓得大呼小叫,孛端察儿蒙合黑这时也会配合“吧嗒”的表演,假装刚刚注意到,于是开始呵斥“吧嗒”。而“吧嗒”就会“委屈”地低下头,孩子们这才战战兢兢的碰一下“吧嗒”。
时间一久,聪明的孩子发现了其中的关窍,觉得“吧嗒”是吓唬他们,面对“吧嗒”伸过来的喙,不再惊叫,更不缩手。
此时“吧嗒 ”就会鹰眼一瞪,双翅微张,颈毛炸裂,一幅择物而噬的表情,空中王者之气侧漏,孩子们哪承受的了这个威势,只好不情愿地把手收回来。
这个戏码孛端察儿蒙合黑与“吧嗒 ”配合的天衣无缝,玩得不亦乐乎。
此时部落的妇女、老人总会站在远处,静静地看,当听到孩子惊呼声的时候,他们都会会心的笑。
每当此刻,孛端察儿蒙合黑总会想起小马阿里黑,在他们兄弟小时候,就是这么纠缠小马阿里黑的, 小马阿里黑也是耍他们。
虽然经常上当,但在孛端察儿蒙合黑的记忆中,这些时光却是他们兄弟之间最友睦、快乐的时候。想到此,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一丝笑容也不自觉浮现出来,他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