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7章 孛端察儿蒙合黑2

“有鹿肉吃了。”孛端察儿蒙合黑按捺着心中的喜悦,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先前的伤痛和萎靡如今一扫而空。

他三下五除二把鹿分成了几大块,又以最快的速度把鹿肉分批运回帐篷。

回到帐篷,他喝了口水,就开始着手处理鹿肉。他把这些肉先分割成小块,再用树枝逐一串起,并把它们高高地挂在离帐篷最近的树上。这样做,既可以把肉风干,延长肉的保鲜期,又可以防止野兽偷食。

做完这些,他用树皮擦擦手,坐到树下,仰头望着一串串的鹿肉,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他升起一堆火,从树枝上取下几块鹿肉,在火上烤着,肉滋滋地冒着油花,散发出香味,他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一下烫到了嘴,但强烈的饥饿感麻痹了他的神经,使他无暇顾及疼痛。三下五除二吃饱了肉,干瘪的肚子眼见得鼓了起来,身子有了暖意,脑子也变得灵活。

孛端察儿蒙合黑开始回顾这几天的境遇,总结自已打不到猎物的原因:嗯,关键是要提升打猎的技巧,特别要训练反应速度。每次发现猎物,在我反应过来,搭弓射箭之前,目标猎物经常会提前觉察,往往箭还没射出去,猎物就跑掉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这些鹿肉总有吃完的一天,下次可未必有这样的好运——狼口捡食了,那时,肯定又得挨饿,饿的感觉可真不好受!我不想再挨饿了,一定要想个办法。

何谓“想办法””?其实就是对自已原有知识、生活经验总结、整理,对面临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输出,从而解决目前困境的过程。

孛端察儿蒙合黑开始捋自已的人生经历。

他清晰记得:孩提时跟着部落的长辈去打猎,每次狩猎后,孩子们都会根据猎物多少,决定这段时期“孩子王”的归属,直到下次狩猎,再重分高下。

这段履历,给他最大的教训就是获取猎物的多寡,技巧不是唯一的要素,还受其它很多可控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可控的因素:包括武器的质量、是否吃饱饭了、心情好坏等,之所以这些因素可控,因为它们都可以通过人为努力加以调整。

但还有很多因素,人力是无法改变的,这些就是不可控的因素。

但在狩猎过程中,这些不可控因素有时反而还会起决定性的作用。

比如说运气吧,这完全就是老天爷赏饭吃了,运气好的时候,路上都可以捡到撞死的兔子、跑断腿的鹿等等。运气差的时候,可能几天连野兽的屁都闻不到,更谈不上成果了。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长生天对没有狩猎天赋人的一种补偿。因此每次狩猎,捕获猎物最多的人是不固定的,“孩子王”的位置也因此经常变动,颇有“大王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意思。”

虽说如此,但像孛端察儿蒙合黑这种老天不眷顾,实力很弱鸡的猎手,却从没有卫冕成王。但他的胞弟——不忽合塔吉却有好几次称王的经历。

但孩子中,若论称“王”次数最多的,毫无疑问是大长老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