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良好的营商环境,促使孛儿只斤人的贸易越做越大,涉及的部落越来越多,既满足了契丹人对当地特产的需求,更是解决了很多蒙古部落的物资短缺。
在此期间,作为中间人的孛儿只斤乞颜部自然赚的盆满钵满。
部落经济能力从无到有,迅速增强。
而换得的黄金、珠宝又为孛儿只斤部买回了很多强大的武器,部落的战斗力因此突飞猛进,与蒙古其它部落相比,其综合优势进一步拉大,在蒙古诸部落中的话语权、影响力也相应加强。
通过战争无法达成的目标,海都借助商业手段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
蒙古各部落或者为了能顺利换到急需的物资,或者迫于孛儿只斤乞颜部的淫威,纷纷承认海都在蒙古诸部落中“汗”的地位。
这件事情影响是深远的,主要意义有两点:
一这是蒙古人重视贸易伊始,也是元代商人地位较高的起因;
二这是蒙古各部落中第一次产生了独一无二的“汗”,不像孛端察尔蒙合黑,只是当时蒙古主序君主之一。
纵观中国古代史,以秦为界限,前期是以夏商周为代表的封建时代,后期则是至清为止的帝国时代。
在封建时代所有王朝里,“商”朝无疑是最重视商人的,而在帝国时代最重视商人的大一统帝国则是“元”。但巧合的是,这两个王朝的统治手段都极其血腥,或许冥冥之中自有联系。
但不管怎么说,从海都开始,孛儿只斤乞颜部落在经济军事领域对周边部落产生了压倒性优势,在蒙古族中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
就在孛儿只斤乞颜部在草原上站稳脚跟,初露霸主端倪的时候。
他们的南方,曾经强大的辽王朝,在统治中国北方一百多年后,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贵族生活的腐化,统治阶层之间斗争的白热化,国内民族问题的复杂化,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弱。
面对积重难返的帝国,辽国的继承者们焦头烂额,再也没有精力开疆拓土。
当然,这在客观上也给了草原各部落自由发展的良机。
孛儿只斤乞颜部落由此也进入了一段实力稳步上升的时期。
按相关史料记载,海都有三个儿子:长子伯升豁儿多黑申、次子察剌孩邻忽和小儿子抄真斡儿帖该。
海都死后,传位给伯升豁儿多黑申,他也是忽必烈一脉嫡系传承,次子察剌孩邻忽名气并不大,但他的孙子俺巴孩,却接手了伯升豁儿多黑申的曾孙合不勒的位置。
虽然俺巴孩死后,合汗的位置又回到了伯升豁儿多黑申一脉。但俺巴孩的经历对蒙金关系的走向甚至元帝国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至于抄真斡儿帖该,虽然子嗣不少,但他们这一脉从来没有进入蒙古族统治的核心圈。
海都对继承人的选择,再次证明所谓 “幺子守灶”的传统,纯粹是统治者一厢情愿的噱头,蒙古人在选择接班人方面,唯一遵循的原则就是弱肉强食。
由此联想到,在蒙古帝国建立初期,忽必烈的老爹托雷之所以被窝阔台忌惮,托雷“幺子”的身份并非主要原因,最关键的还是托雷本身确实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