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请来的,还是硬请来的,至少酒会当日中日文化“名流”来得是整整齐齐。
因为日本的国际形象太坏,所以本来只是日本文化界的小规模集会,变成了拉整个上海文化界为日本的侵略粉饰太平。
酒会的地点也从本来定好的日侨俱乐部转到礼查饭店宴会厅。
十二根大理石罗马壁柱支撑着整个宴会厅,上头雕着涡卷和植物纹样。日光透过那半透明的彩色玻璃照进厅里,再加上穹顶的灯光,亮得容不下一丝黑暗。
宴会厅里的人多穿着黑色或灰色的西装,也有年长的男子穿着和服,比如林原,一身绣着葵花家徽的纹付羽织袴让他在普遍年龄在中年的与会人员中庄重不显轻佻。
“首先,非常荣幸能邀请到诸君参加此次游园会。东亚因共建而精彩,文化因互鉴而繁荣。此次文化活动开放包容、畅所欲言,我们要拓宽文学的边界,交流互通,在交流中升华心灵,在互鉴中贡献未来。大东亚是一个团体,是一个文化圈,要共同繁荣。我们今天的来宾里除了我们中国的文学大家,还有来自日本、朝鲜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朋友,这放到百年之后,也是一段历史佳话……”苏锡文在宴会厅中央致开幕词,随着他的鞠躬掌声雷动,快门声不绝于耳。
游园会很无聊,充斥着恭维和粉饰太平。
还有清新淡雅的花果的味道,柠檬、茉莉、丁香、橙子……最容易闻到的却是古龙香水的味道。
轻缓的古典音乐响着,却丝毫没有喧宾夺主,杯盏碰撞的轻响和毫无营养的话音才是这次游园会的主角。
真的在谈论文化的极少,或者说根本没有。
文学和艺术不应该同政治挂钩的。
李力为穿着被极力抚平但仍有褶皱的西装,拿着酒杯西处闲逛着。
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朝报》社长袁书,1935年他因参与收回镇江英租界被捕,在狱中认识了一个日本间谍,后来借此认识了驻沪领事馆的情报主任岩井英一。他一边谦逊地和平田交谈一边观察着与会的人员。
“李桑”,林原来之前得到德川缘一的叮嘱观察支那文人哪些愚顽不化,哪些态度松动,又有哪些可以用的,他瞬间就想到了李力为,既能让李力为融入鸦群黑得洗不清,又能为他站台。
“德川君”李力为赶紧站好,“不知德川君有何吩咐?”
“吩咐谈不上,李桑那篇‘东亚命运共同体’在下有幸拜读,特来讨教一二。”
……
无论是否自愿,能来这儿的多是文人,自然对日本文化有一定了解,哪怕不了解的接到帖子后临时抱佛脚也知晓一二。早有人关注着林原,年轻、有地位……
只是担心打扰,李力为离开后就有“苍蝇”叮了过来,都是文化人,谄媚得很有分寸,在林原刻意的礼贤下士下,很快就有了交情。
而李力为那边,他正和新任市长苏锡文交谈着……
“苏市长言重了,要不是您提携,我现在还在为生计范畴呢!”
“李先生不过是说了真话,只是有些人自己当瞎子还不愿意别人看见。”
……
正当林原觉得这场无聊的游园会接近尾声时,本三三两两交流感情的人群猛地散开了。
ps:有关礼查饭店的描写因为作者骨折在家全凭记忆,感兴趣可以去证券博物馆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