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1章 四行仓库

1937年10月26日,中日双方己激战三月,上海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数次轰炸,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就连法租界都成了一片火海,没有一处延续着以往的繁荣。

雨又开始下了,仿佛是老天爷己经知道了将发生的事,提前为牺牲的勇士们哀悼。

野狗在街巷中穿梭,原本骨瘦如柴的它们逐渐。暗沉而粗糙的电线杆上,几只乌鸦静静地站着。它们的眼神冷漠而锐利,凝视着下方的世界。

中日双方交战己持续了近三个月,只有租界中心幸免于难。

与租界一河之隔的闸北,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正携一营420余名官兵坚守着。

这将是一场举世瞩目的政治作秀。

这将是一场悲哀而伟大的战争。

————————————————

“两队汇合!”

“前进!”

“快!”

“前进!”

大雨中,赤木中佐高举着佐刀,大声发号着施令。

士兵们略弯着腰快跑着穿过无人的街巷,手持长枪,脸上戴着防毒面具。

被雨水冲刷过的地面万分泥泞,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行军的速度。

星星点点的火星从西行仓库破碎的玻璃中射出,射中了日军的前哨,余部赶紧撤退。

可惜后续的日军仿佛是源源不断,下午,日军在坦克和炮弹的掩护下包围了西行仓库。

最早的侵华士兵都是百战老兵,第三师团更是日军的甲种师团,具备极高的军事素养。他们躲在断壁和沙袋后缓缓推进……

整整一个昼夜,勇士们打退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在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仓库的楼顶升起了一面旗帜。

苏州河对岸 南苏州路

掌声雷动。

民众们目光灼灼,死气沉沉中重新焕发出生机。有个年轻的中学生半个身子探出了石桥,有些带着礼帽的中年人举起了握拳的手,还有金发蓝眼的人大叫着“fighting”……

【进攻仍在继续】

旗帜倒下又被扶起,战士们前赴后继重复着这一行为,无惧生死。

苏河对岸扶着石桥暗自为战士鼓劲的百姓、各报馆的记者、飞艇上俯瞰着战场的观察员都为之失声。

【日军在西边点火】

西南角是子弹打不到的死角。

有战士抱着炸药从楼顶一跃而下,火光照破苍穹。

一个个名字、籍贯被战士们大声喊出,一声声枪响夺取年轻的生命。

生命啊,你是最优美的诗篇!

燃烧的生命让无数人动容,慰问信、食物、药物通过苏河南岸源源不断地送到西行仓库。

【日军举着钢板向仓库靠近着】

黑色的别克车在这条路上龟速前行着,有手臂上绑着红十字会绶带的女子拿着喇叭喊着“大家们要为勇士们略尽绵薄之力”。

有报童将卖报挣到的所有钱放进了篮子,有七八岁的孩童将仅剩的半个馒头放到了篮子里,有打扮妖艳的、有金发碧眼脖颈上挂着照相机的记者、有须发皆白的耄耋老人……

“我对现在的时局没有信心,但我相信时间会记住一切,五年、十年,我们的后辈终会夺回上海。”这是88师的参谋长张柏停。

“中华民族的脊梁不会断,战士们好样的。”在小楼中咬牙切齿的是恒社留在上海的负责人徐彩丞。

“咔嚓,咔嚓。”这是什么都没说,但拿着照相机拍拍拍的李雪娟。

“山川异域,不共戴天!”这是尽力安排好一切的林原。现在的他终于明白上下五千年,历史七册书,为什么这短短百年要单开一本。

【日升月落,月落日升】

租界里依然灯红酒绿,对岸却始终战火纷飞。

仓库的墙体早己千疮百孔,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枪眼和炮弹留下的痕迹。破铜烂铁横七竖八地躺着,刺鼻的硝烟味在空气中弥漫。

日军正在休整,准备新一轮的进攻。

林原和李雪娟来到了日军的阵地,他们这次非常正式,林原黑西装黑礼帽白手套,李雪娟则是西式小白裙和白色长手套。因为战争带来的灰尘,脸上还戴的口罩毫不突兀。

他们此次代表亚一报馆前来采访,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他还慷慨激昂地向士兵们发表演讲,声音洪亮而坚定:“大东亚共荣,乃是吾等矢志不渝之追求,我们带给支那和平与繁荣,但是他们的不懂,我们就要用枪火和子弹打醒他们,这是不得己而为之的,是正义的。名古屋的同窓们,你们是大日本帝国最精锐的军队,我和身后的日本民众们,期待你们得胜归来,天闹黑卡板载!”

“天闹黑卡板载!”狂热的附和声响彻云霄,他们狂热的目光紧紧追随着林原,却没注意到,一些粉末从李雪娟的包里了散出来,随风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