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闻言如若雷击,顿时呆傻当场!
“啊???这这这……”
赵苟心思来得快也去得快,屈辱之心尽去,此时竟同情起姜子牙来。
姜子牙言语无状,被自家大哥所言弄得不知所措。
最后长叹一声,苦笑而道。“大哥敢问是何家女子?”
“乃城外马员外之女,细细一算,我家与马员外还带些姻亲呢,此番可谓是亲上加亲。”
宋异人有些得意,随即又道:“马员外教女有方,自家爱女虽六十有八,可依旧是黄花闺女,正好配于贤弟。”
六十八岁可真是老黄花!
赵苟使劲的低下头去,不敢让他人看见自己面部表情。
想到昨日,宋异人的话语,让这六十八岁的老黄花来传宗接代,当真是好笑得紧。
宋艺人为姜子牙的婚事,当真是煞费苦心。
此时姜子牙不得不硬着头皮应下。
赵苟憋笑,拱手而道:“恭喜姜老先生,婚事己定。”
宋异人捻着腰间玉珏。“纳采问名,皆己完备,不如定在今日如何?”
“贤兄这也太快了。今日不成,太快了……”
姜子牙掐指一算,赶紧说道。“今日卦象所现,不宜嫁娶,还是改日再谈。”
宋异人:“改日不如撞日,明日如何?”
姜子牙又急掐指节。“不可!明日值神玄武临巽位,主......”
“那就后日!”宋异人见姜子牙面色如常,抚掌大笑,转头对赵苟道:“速告知你父,着庖厨备三牲醴酒。”
赵苟应声疾走,脚下踏得廊台咚咚作响。
转过影壁时,隐约听得姜子牙长叹:“兄长何苦......”
姜子牙正想求助赵苟,可在他愣神之际,对方己转去无影,只好无奈摇头。
宋异这结拜兄长,待他如此亲厚,此时拒绝,便是拂了兄长美意。
亲事现木己成舟,改变不得。
宋异人见得赵苟反应,心怀宽慰:“这狗儿如今倒是个聪慧孩子。不错……”
姜子牙虽说无奈,对兄长拱手道谢。“此事多谢兄长操劳了。”
宋异人拉住姜子牙,入了院中。笑道:
“你我兄弟二人,何必言谢?今日正值喜事你我二人庆祝一番。如何?
姜子牙道:“你我兄弟二人一醉方休……”
……
“我父、我父……
大日高悬,赵福安正巡视府中,听罢消息沉吟道:
“既是恩公喜事,当取窖藏黍酒贺之。”
他忽然揪住儿子耳朵:“你小子莫不是想去朝歌瞧热闹?”
“我父英明!”赵苟嬉笑道,“孩儿听闻王畿新铸后母戊鼎,足有三马车之巨......”
朝歌乃殷商国都所在,赵苟自是想去见识一番。
传说中的纣王,冀州侯苏护之女苏妲己,现居住在王城之内。
来到此方世界,当要去看一看神话故事中的名人。
赵福安看着儿子一希翼,想到这十余年来浑浑噩噩,便决定带他前往朝歌。
略一沉思。道:“你且在府前候我。”
此话意思明了,同意了赵苟的请求。
“多谢我父。”赵苟得到回应,大喜而去。
望着赵苟背影,赵福安也老怀宽慰。
……
宋家位于朝歌南门外三五十里处,青砖绿瓦,亭台楼阁。与周围建筑有天壤之别,不愧富甲一方。
赵苟在院前等候片刻,下人驭车而至,赵父端坐于上。
“我儿,快上来!”
赵苟见此车甚是简陋,不知离朝歌还有多远,总比步行要强上许多。
在父子二人坐定,下人驱车而行。
沿途所致原生原色,不复后世高楼林立 之景。
赵苟还未睁眼看世界,见得此情此景,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驭车下人老实憨厚,沉默寡言只知闷头赶车。
赵福安见自家爱子,东张西望,便带他认起路中所遇之物。
一问一答,时间倒也过得飞快。
摸摸几炷香之后,行至一处山顶,老马困乏,故而在此处歇脚。
赵苟向远处眺望,见下方一巍峨巨城,尽显岁月沉淀之威严。
喃喃自语:“这就是朝歌城????”
也许是此番世界,能人异士辈出,此城宏伟之极,难以用语言形容。
通俗而言,我操!好大!
赵苟矗立当场,少顷,赵父一拍他的肩膀。
“朝歌城,宽约三十里,长约五十里,乃我大商之巨城,天下无出其右。”
这个望着下方的朝歌,赵苟点了点头。
不说放眼这个时代,哪怕是后世,此种古城也可称为天下第一城!
驭马下人见老马停歇稍久以复体力,催促道:
“赵管家可休息好了,天色不早该出行了。”
几人继续赶路,终至南门。
“前方之人速速让开……”
行至城门官道之前,忽然听闻后方传来训斥之声。
驭马下人,倒是很有经验,将马车停至道旁。
赵苟回头一看,一队着甲骑士,纷至沓来。
纛旗之上,书曰:黄。
几人不敢首视,道旁吃瓜群众,议论纷纷:
“这是黄天王麾下巡防军”
“上月好像平定……”
赵苟见得此情,内心顿生感慨:殷商有失鹿之像。
后世又有诗曰:荧惑犯紫微,朝歌夜弦危。玄鸟栖枯木,岐山凤鸣归。
商纣王先前雄才大略,有托梁换柱之勇。
此次整顿兵马应当是有所准备。
“莫要多管闲事。”赵福安生怕两人参与讨论,赶紧叮嘱。
赵苟与驭马下人连忙点头称是。
入得城中,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赵苟从未见过古代城市,顿时心痒难耐,难以自抑。
遂问道。“我父,我能否自便行事?”
赵方略微沉思,便拒绝了他的提议。“今日罢了!天色己晚,还有要事要办。
等几日我向宋老爷告假,你我父子二人同游朝歌,可好?”
赵苟心想,此时也不是闲逛的时候,同意了自己父亲的看法。
赵福安对朝歌城轻车熟路,未及多时,办席诸物皆己备齐。
从珍馐美馔所需食材,至杯盘碗盏等器具,一一妥帖,只待吉时开宴,共飨盛筵。
临行之时,还带回几名庖人。
一行人快马加鞭,脚不停歇,待回到宋府之时,己明月高悬。
赵苟自行回到房间,赵福安赶紧安排府中下人,将采买之物安置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