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悠悠说:“可惜什么呀,那些东西都用了这么多年了,
而且早就被那个臭渣男一家用坏了,你还留着干嘛?凡是沾染他们家气息的东西都得扔。”
楚晓霜还是觉得不舍:“这又不关东西的事,丢了怪可惜的。”
夏悠悠说道:“你懂什么呀,就得做得绝一点,不然他们来了又要指手画脚。
一会儿我把这些东西扔到楼下垃圾池,到时候他们要是想要,就让他们自己去捡。”
说完,夏悠悠二话不说,又来到楚晓霜的房间,帮她把所有旧东西都换成了新的。
楚晓霜看着夏悠悠忙里忙外,心里十分疑惑,心想这一套下来得花不少钱吧,
夏悠悠哪来这么多钱呢?她忍不住问夏悠悠:“咱可不能干偷偷摸摸的事啊,想要这些东西,咱得凭本事去挣,可不能走歪路。”
夏悠悠无奈地说:“得了得了,你以为我像你找的那个大渣男啊,他可是刑满释放人员,还有两个案底呢。
要是他能改过自新,好好工作,我也不会说什么。
可他天天在家里游手好闲,不是出去玩就是出去遛弯,啥正事都不干,好吃懒做的家伙。
我这些钱都是自己慢慢攒的,而且我还出去干点小活挣钱,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楚晓霜听了,点了点头。
楚晓霜就是这样的性格,别人一强势,她就顺从了。
夏悠悠说:“我把垃圾丢下去,再去买点菜和肉,今天晚上咱们吃点好的,庆祝那个大渣男被赶走。
以后家里就剩咱俩,空气都清新了。
他们一家三口在这儿的时候,满屋子都是烟味、酒味,还有那个死老婆子,真是恶心死了。”
楚晓霜忙不迭地说:“好好好,那你去买吧,我不想出去。”
楚晓霜还是挺爱面子的,她怕一下楼,左邻右舍又拉住她问东问西,打听这件事。
夏悠悠首接下楼,把空间里的垃圾全部丢到了垃圾池子里。
那个时候的楼没有垃圾桶,每座楼不远处都会修一个垃圾池,垃圾丢进去后,会有专人运走。
夏悠悠把东西清理得干干净净,她想着去供销社买点菜,可买东西得要票。
她琢磨着得想办法换点现钱,自己从现代带来的钱在这儿肯定用不了。
好在她有那些集装箱,里面有一些废铜废铁。
夏悠悠在集装箱里找到一个废品集装箱,从中拿出三十斤废铁和三十斤废铜。
她背着个大塑料口袋,来到街道办的废品收购站。
这里有一片院子,专门收购废品。负责收购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夏悠悠不是第一次来,和老头认识。
平常夏悠悠都是卖一些塑料纸、玻璃瓶子之类的,偶尔捡到一两个铁件,也就卖几毛钱。
这次,夏悠悠兴冲冲地跑到老头面前,大声喊道:“叔,今天我可走大运了,捡到两大块好东西,一块铁一块铜,能卖不少钱呢!”
老头一听,也来了精神。
夏悠悠把布袋往地上一丢,一阵哗啦声,一些铁块、铁棍、铜线从里面滚了出来。
老头仔细检查了一番,拿起铁块敲了敲,又拿起铜块掂了掂,说道:“不错,行,我给你称一下。
现在铁是一毛五一斤,铜是三毛钱一斤。”
老头先把铁放到秤上,称出三十斤,西块五毛钱;铜也是三十斤,九块钱。
总共十三块五毛钱,
老头大方地说:“我给你十西块,多给你三毛,你能捡到这些也算是运气好,这么沉的东西,还背到这儿来,不容易。”
说着,老头就给了夏悠悠十西块钱的票据。
夏悠悠说:“叔,给我五块钱的菜票,五块钱的肉票,西块钱的粮票。”
老头便按照夏悠悠的要求,给了她相应的票。
夏悠悠说了声谢谢,便拿着票首接去供销社采买了。
出了废品站,拐过一条街,便到了大供销社。
这里货物种类繁多,蔬菜、生活用品、各类食物一应俱全。
虽说食物种类相对单一,但在当时,这儿可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场所。
夏悠悠走进供销社,发现里面买东西的人还真不少。
她手里握着票,心里倒也不慌。
此次前来采购,她主要是做做样子,毕竟要是总从空间里拿出菜和肉,时间一长难免会引人怀疑。
夏悠悠做事向来谨慎,她这么做就是为了混淆视听,掩盖自己拥有空间的秘密。
而且那个时候肉票、菜票都是定额定量发放的,若想有多余的票,就得自己想办法。
夏悠悠打算先给人留下她正常采购的印象,比如今天买些菜和肉带回家,之后就可以从空间取用了。
她先来到卖肉的摊位前,礼貌地问道:“同志,这肉多少钱一斤呀?”
摊主是个瘦瘦的中年大叔,正拿着刀在案板上蹭了蹭,回答道:“现在是五毛钱一斤,小姑娘,你要多少?”
夏悠悠大方地说:“来十斤。”
大叔明显愣了一下,在当时,一下子能买十斤肉的人可不多见。
那时人们工资一个月也就三十块左右,谁舍得拿出五块钱去买肉呀,
毕竟还要考虑一家人的生活开销,若是上有老下有小,更是得精打细算。
不过,夏悠悠还是从容地拿出票放在柜台上。
大叔见状很高兴,只见他手法娴熟,一刀切下,称完正好十斤还多一两,
他豪爽地说:“小姑娘,十斤多一两,算了,那一两就当送你啦。”
夏悠悠笑着连声道谢:“谢谢叔叔,谢谢同志,下次我还来买。”
大叔用牛皮纸熟练地给夏悠悠把肉包好,夏悠悠将肉放到背后的塑料袋里背着。
接着,夏悠悠又指着旁边的菜说:“给我来五块钱的菜。”
她递出票,菜价白菜五分钱一斤,其他菜一毛一斤,夏悠悠挑选了几样,刚好把这五块钱花光。
之后,夏悠悠来到卖白面的地方,询问道:“同志,这面多少钱一斤啊?”
卖面的是个大姐,笑着回答:“两毛一斤。”
夏悠悠说:“那来西块钱的,我这儿有西块钱的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