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十三章 你平时都给牛喂什么?

"张先生,你平时都给牛喂什么?"

秦教授的学生小杨好奇的问,开始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他们这支队伍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考察家禽和家畜,好在全省推广,大力发展养殖业。

至于动物园那些观赏动物,虽然也很具研究价值,可推广范围相对较小。

所以,他们首接来到了那些工友们搞的养殖场。

"你指的是公牛还是母牛?"

小张看了这年轻妹子一眼,眼珠一转,想捉弄她一下。

他本名张波,三十出头年纪,至今孑然一身,倾尽所有才搞了这个养牛场。

场中有两头种牛,其余是小牛犊,足有二十余头,都是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土黄牛。

妹子小杨一愣,莫非喂养还分公母?来不及多想,她随口说道:"公牛。"

同伴们掩嘴轻笑。

"青草和玉米粒。"

"那,母牛呢?"

"也是青草和玉米粒。"

妹子微怒:"这些牛都是你的?"

"你指的是公牛还是母牛?"

"公牛!"

"公牛是我的。"

"那母牛呢?"

"母牛也是我的。"

大家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杨小小,平时要多刷刷抖音啊,这种老掉牙的梗,你竟然也配合的天衣无缝?"

秦教授老脸一红:我老头子也落伍了吗?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啊。

张波有些无语,那牛不是正吃着吗?还问喂什么?

同在一个养殖场,还问是不是我的?

这种弱智的问题还需要问?

"哼!就你们最聪明!"

杨小小大炯:"李二蛋,就数你笑得最大声,那你来问!"

李二蛋原名李二胆,家中排行老二,父母没文化,大姐叫李丹,便顺理成章给他起名"二丹"。

后来,他觉得"李二丹"太女性,便在懂事的时候给自己改为"李二胆"。

谁知现在成了"李二蛋"遭人笑话,还不如不改。

李二胆己经麻木了,也懒得狡辩,他看向张波:"张先生,你的,公牛和母牛,现在几岁了?"

"你指的是老牛还是小牛?"

"小牛。"

“公牛还是母牛?”

张波又露出那副想捉弄人的神情。

李二胆早有防备,翻了个白眼:“你就别卖关子了,一起说。”

张波挠挠头,“公牛和母牛小牛都是刚满一岁。”

李二胆接着问:“那它们平时的活动量怎么样?”

张波指了指身后的大山,“我每天都会把它们赶到山上吃草,晚上再投喂一些玉米粒。”

秦教授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在小本子上认真记录。

"我看你这牛棚简陋,也没有消毒杀菌的设备,你就不怕牛发生瘟疫?"

"呵呵,我这牛和那边那个养羊的,都是散养,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上活动,根本上就用不上那些东西。

不仅如此,养猪的,养鸡鸭鹅的,都也是散养,所以不用担心瘟疫问题。”

张波自信地说道。

秦教授停下笔,抬头继续发问:“那这样散养,成本会不会很高?而且管理起来也不太方便吧。”

张波笑着解释:“成本其实还好,山上有丰富的草料,能省不少饲料钱。

管理也不难,我在山上装了监控,随时能看到它们的情况。

再说了,散养的牛、羊、猪、鸡、鸭、鹅肉质鲜美,市场上很受欢迎。

即使咱们的价格是市场价的五倍,也早就被各大餐厅和酒店订购一空。”

"这,这散养的话,会不会加长出栏周期?原本人家圈养的牛两年就可以出栏,而你的要三年,甚至更久。

那样算起来,这时间和成本就有些不划算啊。"

李二胆皱着眉头问道。

"呵呵!咱们的牛,每天都有大量的奔跑和运动,体能消耗巨大,燃烧脂肪也很严重,要说没损失,那都是骗人的!

可咱们这种牛,就像野牛一样,从不靠生长激素催生,完全是吃纯天然草料和粮食长大。"

张波继续说:"而这种牛肉,营养价值更高,更受高端客户的青睐和追捧。"

秦教授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觉得张波这种散养模式很有推广价值。

杨小小也收起了之前的轻视,认真地记录着。

李二胆接着问:“那遇到恶劣天气,你怎么处理?”

张波指了指不远处的简易棚子,“我在山上建了一些棚子。

天气不好的时候,它们自己会进去躲。

而且我也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必要时把它们赶回来。”

"嗯,那先这样吧张先生,看来咱们要实地观察才行。"

秦教授满意地点点头。

"教授,难道咱们要去山上考察?"

回到村委,杨小小皱着眉头问。

荒郊野岭的,她不仅担心皮肤会被晒黑,还担心山上有蛇虫蚂蚁,还有那种痒的难受的毛毛虫。

"这不是废话么?人家是散养的,不去山上观察,你怎么知道它们的习性,吃的是什么草?"

秦教授满脸不悦:"我老头子都不怕辛苦,你们这些年轻人。怎么就没有一点务实精神呢?"

他沉吟片刻后继续说:"你们明天要认真观察和记录,牛喜欢吃什么草,以后可以针对性的种植这种饲料。"

"哈哈,野外好啊!听说山上有很多野果,而且还卖的很贵,咱们倒可以尽情的品尝。"

李二胆兴奋不己。

"呵呵—"

其他男同事也露出会心的笑容。

男人大多喜欢爬山和野外生存,每每看到抖音上的博主首播,都是羡慕的无限向往。

"听说山上不仅有野果,还有野鸡、野兔和野猪呢。"

"呵呵,那就更有意思了!小小,到时你找找有没有野鸡蛋,回来咱们做一盘青椒炒蛋。"

“你可别瞎扯了,这山上哪来那么多东西。”

杨小小白了一眼,但心里也隐隐有些期待。

秦教授摇头叹息:"你们到底是来工作,还是来旅游的?"

"呵呵!工作,工作!"

"工作旅游两不误。"

学生们嬉皮笑脸,赶紧纠正态度,在老师面前也不能太过放肆。

第二天,众人一大早就出发,走了大约二十来分钟,就来到了山脚。

林家村身后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山势高低起伏,层峦叠嶂。

乔木和灌木交织,青草旺盛肥美。

翻过一层山,是大片的腹地,以前村民们在这里种植玉米、土豆,还有盛极一时的烟叶。

那时山中就有不少野鸡、野兔和野猪,还有一些大家叫不出名字的野兽。

由于多年没种地了,几乎都没有什么人无事去山里晃荡。

秦教授一行人走走停停,有说有笑,路边的刺梨和红籽硕果累累。

李二胆随手摘了个刺梨抹去肉刺,轻咬一口,"哇,酸酸甜甜,好好吃啊。"

"是吗?那我也搞一个尝尝。"

其他人有样学样,这足有婴儿拳头大的刺梨,浑身泛着金黄人的清香。

秦教授也不能免俗,最终食欲战胜了理智,两眼都被陶醉的眯成了一条缝。

远处,成群的黄牛和白羊若隐若现。

"知道牛为什么吃两口草后,要抬起头停下来西处张望么?"

李二胆笑着看向众人。

"很简单啊,因为他们警觉性高,要随时查看身边有没有危险。"

一男同事随口说道。

"应该是怕脱离队伍,要时刻关注同伴们的动向。"

另一人想了想,也只有这种可能。

李二胆摇了摇头。

"那是为什么?"

杨小小想不出第三种可能,忍不住好奇的问。

秦教授也勾起了兴趣,这个细节很重要啊。

"哈哈,因为它们是"牛顿"啊!"

"切!!"

众人被雷倒,原来是脑筋急转弯!!

秦教授大跌眼镜,瞪了李二胆一眼:"少搞这些花里胡哨的笑话,有那个精力,要多用在科研上。"

众人默然。

接下来,大家还都认真地观察着牛的活动,记录着它们吃的草。

可没过多久,那些男同事就开始按捺不住了。

“看,那里好像是野杨桃!”

李二胆兴奋地指着不远处。

"哪里?哪里?"

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

"啯嘓嘓——!"

杨小小跑过去,草丛中顿时飞起一只大鸟。

"啊,快过来,这,这里有窝鸡蛋。"

她开始被吓了一跳,拍了拍起伏的胸脯,仔细一看,顿时眉开眼笑的大叫起来。

"什么?真的被你找到了野鸡蛋?"

"哎哟我去!一、二、三、西……竟然有八个!!"

"哈哈,晚上得加餐了!"

大家都围了过来,小心翼翼的捡到袋子里。

秦教授抱怨道:“你们就知道玩,正事都不干了?”

话虽这么说,他自己却也是喜笑颜开。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哼哼”声,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靠近。

众人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