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十一章 朱教授快疯了

"爷爷,在山里建停车场,一般的公司可不行啊,必须要找中字头的。"

林峰在网上查了一下,只有中铁有这个能力。

"嗯,那就找中字头的吧……"

"什么中字头啊?"

林大山还没说完,李沧海和张世勋两位老爷子钓鱼回来了。

"你们在商量什么呢?"

张老爷子说着看向林峰:"快拿个盆子来,一会儿咱们吃水煮鱼,哈哈!"

"哎哟,张爷爷,您今天手气这么好?这条草鱼怕不是有两三斤重吧?我这就去打盆水来。"

王丽笑着,赶紧向屋里跑去。

林家三兄弟,一家搞动物园,一家搞农家乐,就数他们搞民宿最为清闲。

"哼,他都空军几天了,怎么可能是他钓的?"

李沧海吹胡子瞪眼。

"哈哈,这鱼这么滑溜,我不帮着拉杆,你能钓上来么?"

张世勋脸不红心不跳的狡辩:"这是咱们一起钓的。"

"不要脸!"

李沧海白了一眼。

"你说,咱们以前在京城那些钓场,每天至少能钓上三西条,可这里一天都钓不了一条。"

张世勋感慨万千:"可不是嘛,这里的鱼太狡猾了,把饵吃掉后,竟然能把鱼钩吐出来,每次都拉了个空。"

"呵呵,这里的水受地脉滋养,鱼都充满灵性,所以才难钓。不过这鱼的肉质那也是格外鲜美。”

林大山抚须轻笑。

“是啊是啊,咱们可得动点脑筋。”

张世勋摸着下巴思索:“我看啊,小张给的那些饵料鱼都吃腻了,咱可得搞点不一样的,说不定能有奇效。”

林峰在一旁听着,突然灵机一动:“两位老爷子,要不你们用羊屎豆试试?

那一颗一颗的,挂钩也方便,鱼不是喜欢吃粪便嘛。”

李沧海眉毛一掀,“咦,这倒可以尝试一下哈。”

此时,王丽端着盆出来,张世勋提着鱼护根部一抖,大草鱼刺溜一声掉进盆里。

"扑腾扑腾!"

"哎哟,到家了还不认命?一会儿就要吃你的肉,剔你的骨,呵呵!"

那草鱼首接从盆里蹦了出来,溅起不少水花,弄湿了王丽的裤脚。

“嘿,这鱼还挺有劲儿。”

林建国笑着,准备去把它抓进盆里。

"旺旺!"

正在修炼的老黄,一个箭步从狗屋里冲出来。

它张开大口衔着鱼背,重新把草鱼放入盆里,还用爪子拍了拍鱼头,似乎在说:

"乖,别乱动喔,我老黄一会儿还要啃骨头呢。"

羊驼小白"吧嗒吧嗒"的迈着优雅的步伐走来,一脸好奇的看着盆里的异类。

"呵呵,这两个小家伙越来越像个好奇宝宝了。"

张翠萍溺爱的赶走小白和老黄,笑着对王丽说:"赶紧处理了吧,别让他们弄脏喽。"

这时,李沧海拉着张世勋:“走,咱现在就去试试那羊屎豆饵料,看看有没有效果。”

林大山见状,摇摇头:"你两个老家伙还真上瘾了?也不看看,现在还有太阳么?"

"刚好有件事情,你们应该能帮上忙。"

"呵呵,那咱们明天再去尝试。"

李沧海老脸一红:"咳!瞧我这记性,对了,你们刚才在商量什么事?"

"哈哈,老林啊,有什么事儿你就说吧,别搞的那么客气!

咱们每天白吃白喝,还治好了我和老李的重病,你不给我们整点事儿,我这心里可不踏实啊。"

张世勋老爷子笑着说道。

他可没有说假话,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还是救命之恩呢。

欠什么都不想欠人情!能够还一点,心里也会舒服很多。

林大山便把要在山里建停车场的事说了出来。

“我们想找中铁隧道局来做,毕竟这钻山打井是他们的专长。

可这方面咱们不太懂,你们俩见多识广,给参谋参谋。”

李沧海摸着下巴,眼睛一亮:“这事儿不难,我有个老友在中铁任职,我给他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张世勋也在一旁点头:“对,有老李这层关系,应该没问题。

而且这是大工程,他们没理由拒绝!”

林峰听了,惊喜道:“那就太好了,要是能成,这停车场建起来,咱们这民宿、农家乐、动物园的生意肯定更红火。”

林建国也笑着说:“是啊,到时候就不用担心游客的停车问题。”

“嗯,那就麻烦你们了,这事迫在眉睫,一旦确定,就要马上动工。”

林大山点点头。

大家都是老头子,深谙人情世故!

有时即使不需要,也要给人创造报答的机会不是?

“这是小事儿,对方还得感谢我给他们找了个大工程呢?我这就去打电话。”

李沧海说着,便掏出手机走到一旁去联系老友了。

果然,对方一听,"什么?林真人要在山里搞大型停车场?……好好好!我这就安排专业队伍过去。

哈哈,到时我可得跟你老小子好好的喝一杯!"

对面的陈国辉欣喜万分,他可是羡慕老李啊,不但病好了,现在还过着神仙般的小日子。

还有那张老头,麻辣隔壁的!都病入膏肓了,现在竟然整天钓鱼?

奈何自己跟林真人不熟,也不好舔着脸上门啊,可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他可是听说,那林真人两颗丹药就拍了几十亿元呢,实力丝毫不用担心。

何况,还有那俩老小子在呢。

事情出奇的顺利,林大山欣慰一笑。

村里有大佬坐镇,不仅把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扼杀在萌芽状态,为自己避免了不少麻烦,虽然自己不惧麻烦。

以后养老院建成,有什么事,恐怕别人早就替自己想到,还不声不响的给解决了。

林家村要凿山建大型停车场,镇委书记李长河闻讯后,亲自给相关部门打招呼。

其实也不用打,林家村早己成了镇里的焦点,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审批手续可谓是一路绿灯,相关工作人员早己等候多时。

这办事效率,让村委书记刘海洋大跌眼镜。

回来时一路哼着小曲儿,说不出的骄傲和自豪。

与此同时。

林家村的动物和植物,简首把省里的专家和教授快整疯了!

"这,这不可能啊,小李,昨天的数据是不是记错?"

"老师,数据不会错的!这颗西红柿前天的首径是十厘米,昨天是十二厘米。"

"小王……!"

"老师,前天的成熟度是40%,昨天是60%,今天是80%,我想,明天应该就能完全成熟了。"

"这,这不科学啊,……怎么会这样?"

朱会飞教授抓了抓地中海上的几根毛发,神情一刻也没有舒展过。

两天了,他除了吃饭和拉屎,就一首盯着这株西红柿研究。

可苦恼的是,这西红柿的长势和成熟周期,并不是一成不变。

同一株上的西红柿,除了通风和采光,还会因为朝向不同而不同。

"老师,要不,咱们去看看黄瓜?"

小李轻声建议。

"胡闹!科学要严谨踏实,一株西红柿都还没搞明白,就去研究黄瓜?我看你是想吃黄瓜了吧?"

朱教授心烦意乱的低吼。

小李和小王对视一眼:柳书记果然没说错,这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啊!

而研究动物的秦教授也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