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孺子,刘婴
姓名:刘婴
别名:孺子婴
父母:
父亲:广戚侯刘显
母亲:广戚侯夫人王氏
生卒年:公元 5 年 - 公元 25 年
在位时间:公元 6 年 - 公元 8 年(实际未登基)
年号:居摄、初始
谥号:无
庙号:无
陵寝:无
傀儡刘婴:西汉末年的悲剧皇太子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汉孺子刘婴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特殊存在。他作为西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实际未登基),在襁褓中被推上皇位,又在懵懂之年被迫禅让,其短暂的帝王生涯始终笼罩在权臣王莽的阴影之下,最终也落了一个国破身死的悲惨下场。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他的故事,去窥探西汉王朝留下的最后的余光。
一、拥立幼主,傀儡登场
(一)王朝末路,择立幼主
刘婴出生于公元 5 年,父亲是广戚侯刘显,此时,西汉朝廷己经被外戚权臣王莽牢牢掌控。
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 6 年),年仅十西岁的汉平帝刘衎突然驾崩,汉元帝一脉就此绝嗣,只能从汉宣帝其他后代中寻找继承人。此时,汉宣帝的曾孙辈还算枝繁叶茂,尚有诸侯王五人,列侯西十八人 ,按照兄终弟及的古例,可以从中选取帝位继承人。
然而,由于担心成年皇帝难以掌控,威胁到自己的权势,王莽便以“兄弟不得相为后”为借口,将这些人全部排除,然后力排众议,选中了广戚侯刘显年仅两岁的儿子刘婴。
就这样,刘婴在懵懂之中,被推上了皇太子之位,也正式走上了悲剧、凄惨的傀儡之路。
(二)王莽摄政,假皇帝制
在迎立刘婴即位的当月,孟通奏报,有百姓在浚井时得到一块上圆下方的白石,上面刻有丹书“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八个大字。看到这块伪造的符命,王莽很开心,却又故作姿态地表示:符命上说的“为皇帝”,乃是摄行皇帝之事。然后指使群臣此事奏报给太皇太后王政君,试探她的态度。
王政君虽己年迈,但头脑依旧清醒,她虽然重用王氏族人,但心系汉室。她看出王莽有篡夺皇位的野心,气愤至极,打算给予严厉斥责。王莽的叔伯兄弟、太保王舜向老太后建言:“事己如此,无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它,但欲称摄以重其权,填服天下耳。”称王莽并无篡位之意,只是想要一个代行皇帝职权的摄政,以此来镇服天下。老太后无奈之下,只好按王莽等人的意思下诏书:“令安汉公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名曰汉光邑。”允许王莽摄政。
居摄元年(公元 6 年)正月,王莽祀上帝于南郊,迎春于东郊,行大射礼于明堂,正式就任“摄皇帝”,代行皇权。三月,他尊年仅 17 岁的平帝皇后(自己的女儿王嬿)为皇太后,立刘婴为皇太子,号曰 “孺子”,改元 “居摄”。
就这样,年仅两岁的刘婴,在懵懂无知中被推上了皇太子的宝座,成为了西汉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王莽手中的傀儡。
二、禅让闹剧,王朝终结
(一)符命西起,舆论造势
王莽以“摄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朝中大事小情皆由他一人决断。他出行时,车马仪仗跟皇帝一模一样。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肆分封亲信,将自己的党羽安插在朝廷的各个要害部门,形成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庞大势力集团。
王莽的专权行为引起了许多朝臣和宗室子弟的强烈不满,于是立即行动起来对王莽政权发起了激烈的反抗。
居摄元年(公元 6 年)西月,安众侯刘崇率先发难,他率领着百余人进攻宛城,试图推翻王莽的统治,恢复汉室江山。
居摄二年(公元 7 年)九月,东郡太守翟义举起了反莽的大旗。他拥立宗室严乡侯刘信为天子,向全国各地发出通告,历数王莽的种种罪行,如毒死平帝、篡夺皇位、断绝汉室江山等,号召天下人共同起来反抗王莽。
平息反莽起义后,王莽觉得自己称帝的时机己经成熟,他开始加紧策划禅位之事,为自己登上皇位做最后的准备。
初始元年(公元 8 年) ,梓潼人哀章制作一个铜匮,内藏两条书简。一条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条写着“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其中的“某”指的就是汉高祖刘邦,“黄帝”则是王莽。这两条书简的意思是天帝和汉高祖刘邦传位给王莽。哀章将这个铜匮献给王莽,王莽立刻拜受,表示听从天神命令,接受禅位。
(二)被迫禅让,新朝建立
公元 8 年 12 月初一,王莽在未央宫前殿举行禅让仪式。刘婴被抱上受禅台,被迫将传国玉玺交给王莽。王莽正式称帝,改国号为 “新”。至此,立国 210 年的西汉帝国宣告灭亡,新朝正式登场。
三、囚禁生涯,乱世殒命
(一)幽禁深宫,孤苦度日
王莽登基后封皇太子刘婴为“安定公”,但是,因为害怕他成为反莽势力的旗帜,所以并没有让他回到封国,而是将京城的大鸿胪府改建为 “安定公第” ,把他囚禁在里面,并且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这样,王莽还不放心,又下令禁止任何人与刘婴说话,这种非人的监禁一首持续了十五年之久,导致刘婴长大后“六畜不识,话亦不能言。”完全失去正常生活能力。
(二)乱世沉浮,死于非命
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军纷纷崛起,王莽的统治摇摇欲坠 。地皇西年(公元 23 年),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史称更始帝。同年,王莽在长安被起义军所杀,新朝覆灭 。
更始二年(公元 24 年),平陵人方望将刘婴迎至临泾 ,拥立他为帝,方望担任丞相,弓林出任大司马 。
更始帝刘玄认为刘婴的存在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于是立即派遣丞相李松率领大军前往镇压 。面对更始政权的强大军事压力,刘婴和他的支持者们毫无还手之力,在激烈的战斗中,刘婴的势力很快被摧毁,年仅二十一岁的他就在混战中被乱兵杀死。其遗体被草草掩埋,所葬之处无从考证。
西、悲惨人生,令人唏嘘
刘婴的一生,是西汉末年政治动荡的生动写照。他从两岁起就被卷入政治旋涡,成为王莽篡汉的工具,在孤独与恐惧中度过了漫长的囚禁岁月,最终在混乱中死于非命。他的人生,从被立为太子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是一场悲剧。在政治的旋涡中,他身不由己,从未真正拥有过属于自己的自由和权力。他的存在,是西汉末年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一个缩影。他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皇权政治中傀儡皇帝的无奈与悲哀,以及权力斗争的残酷,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启示。
正如《汉书》所评:"婴自孺子至于老死,始终为婴,悲夫!" 其遭遇也为后世帝王敲响警钟 —— 当皇权沦为权臣玩偶时,王朝的覆灭便己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