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0章 黑衙

“只怕……”江国器有些迟疑。

“福王是皇亲,朝中没人会在乎的,只要有个理由,朝中就会采信,皇上和太后即便不信,也只能接受。”

大臣们都是忠诚,对皇上忠贞不二?

放屁。

大家当官,只是为了掌权拉,为了发财拉,为了作威作福拉。

难道真来给你当狗?

看看大明朝,崇祯手下,百官都是个什么样子?

如果是士人集团中的重臣死了,朝中百官会追究到底,但皇亲国戚死了,抱歉,不说看笑话吧,基本上也就是冷眼旁观。

有个说法,能哄得过去,朝中百官就会接受,就会帮着横山郡这边说话,让皇上把这个事撇过去。

皇帝真的不依不饶,甚至大开杀戒,不符合士人集团整体的利益。

孙师爷虽然没当官,但多年幕僚当下来,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

江国器其实也是明白这一点的,他却仍然犹疑着道:“黑衙那边,只怕不会配合。”

大燕的开国皇帝,和肖根硕那一世的朱八八差不多,非常厉害。

朱八八为了维护朱家江山,用了两套系统来维持他的统治。

一套,是明里的官僚系统。

另一套,则是暗里的锦衣卫。

官僚负责统治,锦衣卫则负责监视。

官员若是敢弄虚作假,锦衣卫就会打小报告,这样一来,官员就不敢那么肆无忌惮了。

大燕的开国皇帝,也是用的这一套,官员之外,他另外建了一个谍报司,由太监统领,专门负责监督打探各地的动静。

每个郡,都有一个驻守太监。

理论上说,太监什么权力也没有。

但实际上,太监有一个最大的权利,他会把打听到的,当地的消息,通过谍报司的系统,汇报给皇帝。

因为他总是暗撮撮的躲在后面,所以士人集团给了他们一个外号:黑衙。

横山郡同样有驻守太监,驻守太监虽然在郡里,但一般来说,至少在县一级,会有谍报司的人手。

河口县的事,是瞒不过横山驻守太监的。

江国器他们可以乱指一个人来背锅,朝中士人集团组成的百官也会帮忙,但驻守太监可不会听他们的。

外朝和内庭,向来是死敌,斗得你死我活的,会帮江国器说话?做梦呢。

江国器就担心这一点。

“没事。”孙师爷却一脸自信的道:“福王可不是一般的人,是太后的心头肉呢,福王死在这里,横山的官员固然给她恨上了,驻守太监同样跑不了,要杀官员,还要经过外朝,但要杀一个太监,那就皇太后一句话的事。”

他看着江国器:“所以,白公公肯定也想尽快把这个事了结了,有个说法,他干爹那面,才好帮着他说话。”

“有理。”江国器恍然大悟,在福王这件事上,驻守太监的利益和他其实是一样的。

“而且还可以一举两得。”孙师爷道:“灭了黑风大王,可以让他招供,说那个肖根硕,是他们的内应。”

“妙啊。”江国器大喜:“就这么办。”

随又皱眉:“不过黑风山山高路险,黑风寨更是天险,易守难攻,想要拿下黑风大王,仅凭县里的民壮,怕是不行。”

“自然不行。”孙师爷道:“必须调一守备来,再遣民壮配合,一举剿灭。”

“就这么办。”江国器下了决心,连夜让亲卫飞马回郡里,禀报太守,调兵过来。

大燕军制,采用的是强干弱枝之策。

中央五军,每军六万人,是为禁军。

三十万禁军镇压天下,是大燕八百年江山的定海神针。

每个州,有州兵,州兵定额是两万人,最高长官为总兵,各率一万人,两总兵。

郡有郡兵,一般定额是两千人,最高长官是守备,两千人,两守备。

州兵和郡兵的供养,中央不负责的,由州郡地方供养。

这要自已地方出钱,就有些麻烦了,有些富裕的州郡,好一点,人员基本能拉满。

但穷一些的,往往就不满额。

横山郡这边,不穷不富,两千郡兵,不满额,但也少不太多。

一守备有七百人,另一守备,有八百人。

江国器把八百人那个守备调来了。

来得挺快,五天就到了,横山郡离着河口并不远,一百二十里而已。

五天一百二十里,挺快?

没错,大军行军,不是一人走马。

单人独骑,一百二十里,马快的话,半天到了。

但大军行军,一天二十里,是常态,三十里,那就是强军了。

五天一百二十里,一天二十四里,比常态快四里,当然就可以说一句快了。

至于说一天走百里,呵呵,肖根硕那个世界有一句话: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就是说,一日急行百里,会损失上将,日行五十,军队只能到一半。

冷兵器时代,行军打仗,就是这么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