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9章 离谱条件

“这到底怎么回事?那些洋人怎么把照会送到这儿来了?不是应该送给满清官员?”沈炼满脸疑惑地问沈大。

沈大赶忙上前一步,哈着腰回道:“主人,这眼下不是乱套了嘛。那些洋人找不到满清管事的人了,满清太后和皇上都死了,整个朝廷都跟没头的苍蝇似的,乱糟糟的。”

“不至于吧,不就是死了太后和皇帝吗?他们再立一个不就完事儿了,怎么就找不到管事的了?”

“主人,您还不知道现在这情况。自从您占了紫禁城,全国上下都在观望。京城那些人也都在那里看着,也不敢再立皇帝。”沈大一边说,一边偷偷瞧了瞧沈炼的脸色。

“观望啥呀?”沈炼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他们都在观望主人您的下一步行动,看您是不是要登基称帝。”说到这儿,沈大脸上露出一丝渴望的神情。

“去去去,那个以后再说。你赶紧去问问,那些洋人到哪里了?想干什么。”沈炼没好气地说道。

“好的,主人。”沈大应了一声,带着几个人就往总理衙门去了。

自从沈炼占了紫禁城后,满清朝廷的人可就没地方上朝了。而且好多士兵都亲眼看见沈炼神乎其神的本事,什么刀枪不入,凌空飞翔,瞬间转移等等,在京城这些权贵和百姓心里,沈炼那就是真真切切的神仙下凡了。

满清官员们可不敢得罪沈炼,心里都盼着沈炼能把他们给忘了,别来找他们的麻烦。可这全国上下这么多事情,总得有人管吧,不然乱起来,他们也得跟着遭殃。于是,这些官员们就把议事的地方挪到了总理衙门。

这个时候,总理衙门里,总理大臣载漪正和一群官员商量着八国联军进犯的事情。

载漪是个主战派,他看着周围的官员,气得脸都红了,大声说道:“如今这洋人八国联军有两万多人,都已经把天津给攻陷了,守将聂士成也战死了。这联军正朝着京城打过来呢。各位,你们倒是说说,有什么主意没有?”

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启秀一下子就激动起来,站起来挥舞着手臂说:“洋人太欺负人了!攻打我们的领土,还杀我们的百姓,必须得派兵,把他们全都杀光,一个不留!”

“对,我附议!对这些白皮蛮夷就得强硬,绝不能软弱!”总理大臣上行走溥兴也跟着喊道。

庆亲王奕劻摸了摸自已的胡须,轻轻地摇了摇头说:“现在这朝廷,太后和皇上刚驾崩,国家没个君主,老百姓人心惶惶,军队也没个主心骨,这时候开战,实在是不合适。依我看,不如派人去跟他们和谈。”

理藩院侍郎那桐眼珠子转了转,赶忙接话道:“我觉得庆亲王说得在理。这洋人嘛,无非就是想要些钱财。只要给他们足够的银子,说不定就能把这事儿给平息了。而且,跟洋人相比,那紫禁城里的那位,可不是钱财就能打发的。咱先跟洋人和谈,给他们点好处,然后再跟他们商量商量,一起夺回紫禁城。”

那桐这话刚一出口,就激起了千层浪。王大人皱着眉头,满脸不屑地说:“哼,那桐,你说得轻巧!那紫禁城里的仙尊可是有通天彻地之能,刀枪不入,一个人就能斩杀15000有枪有炮的倭寇,还能单枪匹马打下紫禁城。你凭什么觉得和洋人联合就能夺回紫禁城?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另一位大臣也站起身来,指着那桐的鼻子骂道:“那侍郎,你是不是脑子糊涂了?仙尊降临凡间,住在紫禁城,这是咱大清的福气。我们应该举国供奉仙尊,感恩戴德还来不及呢,你竟然敢想着勾结洋人对仙尊不利,你这是大不敬!”

“那侍郎,我看你是疯了吧,竟然敢对仙尊不敬。”

众人纷纷指责那桐。

一时间,衙门里乱成了一锅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从讨论八国联军的事,一下子就转到了对沈炼的争论上,谁也说服不了谁,个个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

突然,一群士兵大摇大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总理衙门的士兵不但没阻拦,还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你们是神机营的?”总理大臣载漪一眼就看到沈大那特别的装束,尤其是那头短发,吓得他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啥?神机营的!”其他人也都慌了神,忐忑不安地赶紧站起来,就连刚才还叫嚣着要联合洋人夺回紫禁城的那桐也不例外。

沈大瞧了瞧这群以前自已只能仰望的大人物,如今却都站在这里迎接自已,心里别提多得意了。他径直走到主位上,载漪赶忙站到一旁,把位置让了出来。

“八国照会,你们收到没有?”沈大坐下后问道。

载漪赶紧带头回话:“回大人话,已经收到了。”

“这些洋人现在在哪儿?他们想干什么?”

载漪回想了一下最近收到的情报,然后说:“回大人,这些洋人军队刚打下天津,这会儿应该是从天津出发,往京城来了。他们有两万士兵。至于他们到底有什么要求,目前还不清楚。”

沈大一脸疑惑地问:“洋人才两万人,你们的军队怎么也不止两万吧?洋人有枪有炮,你们的军队不也有吗?怎么还让人把天津给打下了,现在都要打到京城来了?”

载漪听了,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大人,朝廷官兵训练不足,这补给也跟不上,所以才被打败的。”

沈大想起自已在神机营的日子,也大概明白朝廷官兵为啥打败仗了。

“你们现在就去问问洋人,他们到底有什么要求。”沈大命令道。

“是,大人。”载漪应了一声,马上派人去使馆区找八国公使了。

过了一个时辰,派去的人带回了八国的条件。

沈大接过来一看,上面主要写着几条:派亲王专程赴西洋各国就公使被杀一事谢罪;严惩杀害、凌虐外国人的百姓;赔款;各国驻兵护卫使馆,并划定使馆区;从京城到海边酌定数处由各国留兵驻守,并将大沽炮台一律削平;……改革总理衙门和各国公使觐见礼节等等,其中还有一条特别注明的,交出杀害倭寇士兵的罪魁祸首沈炼,由各国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