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章 八国照会

沈炼把慈禧和光绪都给收拾了,彻彻底底地掌控了紫禁城后,站在太和殿的台阶上,眼睛一扫,看到旁边有个小太监正哆哆嗦嗦地站在那儿,便吩咐道:“去,把沈大给我叫过来!”

那小太监吓得一哆嗦,连忙点头哈腰地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就跑。

没一会儿,就见沈大一路小跑着来了。这沈大,平日里也是个机灵鬼儿,可这会儿在沈炼面前,那也是大气都不敢出。到了跟前,“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膝盖重重地磕在地上,他低着头,双手紧紧地抱拳,声音响亮地说道:“主人?您找我?”

沈炼看着沈大,沉默了片刻才开口说道:“沈大,如今这紫禁城是我的了。你去把所有神机营的兵都给我叫过来,让他们把各个宫门、路口都给我守好了,别说是人了,就是一只小虫子也别想随随便便飞进来,听明白了没?”

沈大连忙点头:“主人放心,我一定把眼睛擦得雪亮,谁要是敢不听话,敢捣乱,我第一个不放过他!”

沈炼微微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还有,这宫里的财物,你也得给我好好清查清查。那些金银珠宝、古董字画,都是我的,可不能有一点儿闪失。”

沈大应了一声,心里却犯起了嘀咕:这紫禁城这么大,宝贝又这么多,可得费不少功夫。不过他可不敢在沈炼面前表现出一丝犹豫,嘴上说道:“主人,我这就去办。”

沈炼摆了摆手,说道:“去吧,有什么情况随时来告诉我。”

沈大站起身来,又行了个礼,然后退着往后走,一直退到了十几步开外,才转身匆匆离去。

接着,沈炼又冲旁边站着的一群太监吩咐道:“你们几个听好了,去把那些满清的妃子、娘娘们全都撵出宫去,一个都不许剩!你们这些太监和宫女,愿意留下的留下来伺候本仙尊,不愿意的,也可以离开。”

太监和宫女们吓得腿都软了,“扑通扑通”全都跪下来,一个劲儿地磕头,嘴里不停地说着“是是是”。

没一会儿,神机营的士兵们在沈大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紫禁城。

他们在各个宫门、过道和要紧的地方都安排了人站岗,士兵们一个个表情严肃,拿着武器,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那里,一下子,紫禁城的又变得井然有了。

宫里满清的嫔妃们被太监们赶着,哭哭啼啼、战战兢兢地从自已住的宫殿里出来了。有的衣裳都没穿整齐,头发乱得跟鸡窝似的,手里紧紧攥着几件值钱的东西,眼睛里满是害怕和无助,互相扶着,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宫门口走。

沈炼在一群太监和宫女的前呼后拥下,走进了太和殿。

一进殿门,就感觉这屋里有股子说不上来的陈腐又庄重的味道。沈炼把殿里那些奢华玩意看了个遍,雕着龙的大柱子、好看得不行的挂毯、还有那些个金贵的瓷器,看着就知道以前皇帝的日子有多舒坦,威风八面的。

走到龙床,沈炼慢悠悠地躺了上去,心里头什么滋味都有。以前也去故宫参观过,现在倒好,这些都是自已的了,这感觉,又新鲜又有点陌生。慢慢的,沈炼睡了过去。

北洋新军第6镇的王世珍原本接到命令匆匆赶来,却没料到局势变化如此之快。他们在半路听到这个消息后,军队顿时停了下来。士兵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和不安。

王世珍骑在马上,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权衡利弊。此时情况不明,如果贸然进攻紫禁城,面对已经占据有利地形且兵力不少的神机营,自已的部队必定会遭受重创。而且,朝廷如今群龙无首,局势混沌不清,他实在不愿意在这混乱之际让手下的兄弟们白白送死,损失自已的实力。

思索良久,王世珍咬了咬牙,大手一挥,下令道:“兄弟们,情况有变,我们先回营地!”

士兵们听到命令,虽然心中有些忐忑,但也都松了一口气,毕竟谁也不想不明不白地去送死。

于是,北洋新军第6镇的队伍调转方向,朝着营地撤去。

第二天,紫禁城让沈炼占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还有世铎、荣禄、王文韶他们都死了的消息,就跟一颗大炮弹似的,在京城里炸开了锅,并且快速向全天下传去。

几天过去了,京城的气氛依旧紧张。一些朝中的大臣们躲在家里,不敢轻易露面,他们在等待着局势的进一步明朗。

而沈炼呢,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拿下了紫禁城后,既没有出兵控制京城,也没有发布任何命令,甚至都没有到京城里面。

整个人这段时间就呆在紫禁城,天天让御厨做出各种美食吃,每天变着花样吃。

好像沈炼就打下紫禁城,就是为了找一个住的地方似的。虽然,沈炼的本意也真是找一个住的地方。

完全不像要争霸天下的感觉。

现在京城发生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天下,各地掌握军权的人,现在都不敢轻举妄动,都在观望。

这种奇怪的现象也引得大家议论纷纷。

京城的大街小巷此时已经炸开了锅,百姓们交头接耳,对紫禁城里发生的惊天变故议论纷纷。茶馆里、酒肆中,到处都是人们惊恐又好奇的声音:“听说了吗?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没了,这以后可怎么办啊?”

“什么办,照样生活呗!”

“就是,现在是仙尊在紫禁城了,你说仙尊会不会当皇帝?”

“会吧。””

在一个大户人家里头,几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官老爷们,正一脸愁容地围坐在一块儿。有个三品的官儿,手里拿着个手帕,不停地擦着脑门上直冒的冷汗,声音哆哆嗦嗦地说:“这可怎么办?太后和皇上都没了,这下京城可真是要变天了。那沈炼到底是什么来路?怎么就有这么大的胆子和本事?”

旁边一个年纪大些的官儿,皱着眉头,一边捋着胡子,一边琢磨了好一会儿才开口:“我看啊,这时候可不能冲动。这沈炼能这么快就把紫禁城拿下,肯定有他的厉害之处,那神机营的五千号人也不是好惹的。我们要是冒冒失失地乱动,说不定就大祸临头了。”

其他人听了,都一个劲儿地点头。这时候,一个年轻气盛的官儿“啪”地一声拍了下桌子,站起身来,脸涨得通红,大声说:“难道我们就这么干等着?眼睁睁地看着那沈炼在紫禁城里撒野?我们这些当官的,吃着朝廷的饭,能不管吗?”

可他这话说完,没几个人响应。一个一直没吭声的老臣慢慢地开了口:“年轻人啊,着急上火可办不成事。眼下最要紧的,是得搞清楚各方的态度。北洋新军那边怎样了?他们可是我朝廷的顶梁柱,要是他们能出面把这乱子给平了,说不定还有救。”

大家的眼睛一下子都看向了负责打听消息的一个师爷。那师爷赶紧走上前,弯着腰说:“各位大人,北洋新军第6镇王世珍他们本来是往这边赶的,可一听紫禁城出事了,为了保住自已的实力,就带兵回营地了。看样子,他们也在观望呢。”

“唉,这可怎么弄啊!”一屋子人又是一阵叹气。他们心里都明白,现在这局势就跟一团乱麻似的,一步走错,那就全完了。在这权力的旋涡当中,每个人都提心吊胆地算计着自已的得失,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这场大变故的牺牲品。

在京城的另外一个大院子里,几个满族的有权有势的人也凑在一块儿,一个个气得吹胡子瞪眼。一个亲王模样的人咬着牙说:“这沈炼简直是反了天了!敢害死太后和皇上,我大清的江山哪能让他这么轻易就拿走了!得想办法把紫禁城夺回来!”

可他刚说完,就有人给他泼冷水:“王爷,您说得轻巧。现在神机营把紫禁城看得死死的,我们手里又没兵,拿什么去夺啊?再说了,外面乱糟糟的,还有那些洋鬼子在旁边盯着,这时候去瞎闹,只会让事儿变得更糟。”

大家都不说话了,屋里头闷得让人难受。他们心里都清楚,大清王朝这下可真是遇到大难了,他们这些平时威风八面的权贵,在这滚滚而来的历史大潮跟前,显得那么弱小,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时候的京城,大街小巷都透着一股子恐慌和不安,气氛非常怪异。

在紫禁城呆了好几天了,沈炼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每天有不重样的美食,有各种宫廷歌舞观看,还有所有人换着花样吹捧。沈炼还以为会这样一直待到一年期限呢。

结果刚享受了几天,就接到了8个国家送来的外交照会。

沈炼拿着手中的照会,慢慢的数了数:"照会?8个?"

突然,沈炼想起了什么,大喊一声:“卧槽,原来是八国联军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