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弟”,孛端察儿蒙合黑脑海里将这两个字玩味了一会。在他的记忆中,不古讷台还是第一次这么称呼他。以前不古讷台和他说话的语气总是高高在上,对他呼来喝去的,何尝如此谦虚、和蔼。
孛端察儿蒙合黑暗暗感慨:也许我真是那天命之人,自从吃了牝鹿肉后,这么长段的分析一蹴而就,连腹稿都省了。
心里虽然这么想,脸上却假装露出惶恐的神色,还不停得谦虚道:“岂敢,岂敢,小弟年轻识浅,怎敢在兄长面前放肆!只是适逢其会,有了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不足之处请二兄不吝指正。”
其实孛端察儿蒙合黑与不古讷台相处没必要如此谨慎:不古讷台与不忽合塔吉、别勒古讷台是两种人,他不是那种嘴上客套,心思深沉的人,他就是个直性子。
孛端察儿蒙合黑先前的一番话正说到他的心坎上。
这么多年来,对部落的前途,不古讷台内心深处总有一丝担忧,特别是见识到“兀良合惕”部落的情境后,这种不安的感觉就越发强烈了。但他始终不清楚来由,孛端察儿蒙合黑此时的这番话使他心头一片敞亮,因此他是真心地求教他的幺弟。
不古讷台对权势看的并不是很重,就像他与不忽合塔吉兄弟虽然分属两个阵营,明争暗斗,却他总能顾全大局。好几次别勒古讷台想杀死不忽合塔吉,都是他从中劝和,并加以阻止。但反过来说,何尝不是因为如此,才给了不忽合塔吉在部落做大的机会,导致后来不忽合塔吉的势力反超,现在动辄耀武扬威。
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孛端察儿蒙合黑虽然智力水平有了提升,但社会经验还有待丰富。
不古讷台这类人,其实就是大家口中的“本份人”:他们心中有大义,做事有底线,能为公益让渡自已的私益。这些人信奉的准则是:你对我推心置腹,我为你披肝沥胆、百死不悔。不过,这些人在所谓社会“精英”们的眼中,往往也是幼稚的弱者,好欺的对象。
因此孛端察儿蒙合黑的这番客套话不但用错了对象,还在不古讷台心目中留下了他“矫揉造作”的印象。
当然如果我们站在上帝视角,俯视事件的前后经过,这就是个无伤大雅的小事件。
不古讷台最终还是会投向孛端察儿蒙合黑的阵营,但那是因为孛端察儿蒙合黑有“猪脚”光环的笼罩,普通人大概率会因为不注重这些细节而失去机会。
不考虑最终结果,当时,不古讷台觉得孛端察儿蒙合黑的口气越来越像自已的大兄和三弟,场面话一套一套的,他心中对此颇为不屑:“贤弟莫要谦虚,大兄对我族未来发展也有类似的看法,却没你看得通透,你我是同母兄弟,太过客套就显得生分了,你有什么想法,只管说,我都洗耳恭听。”
孛端察儿蒙合黑颇为尴尬,脸上一红,打个哈哈:“‘知已知彼、百战不殆’。首要知已:与下游几个部族相比,我们有以下劣势:
一是部落形成的时日太短。自从阿爸朵奔.蔑而干,”说到此处,孛端察儿蒙合黑语调微顿,抬眼偷看了不古讷台脸色,发现并无异样,才继续说道:“从选址建部日起,至今不过两代人,时间不过1、20年,不管是人口储备、物资积蓄,再或人才培养等这些构成部落底蕴的重要因素,都难以与那些树大根深的百年部族相提并论;
二是发展速度滞后。下游部落这些年斗争频仍,兼并、联合时有发生,部落数量急剧减少,规模却呈指数级增长。相反,我们部落凭借地理优越,躲避了战火袭扰,却也丧失了快速增长的机会,自然与他们拉开了差距。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历次战斗,他们锻炼了许多优秀的战士,这些战士都是百战老兵,他们个个死里向生,战斗技巧、战斗精神都绝非那些没经过战争洗礼的人所能比拟,而这些劣势,我们是藏也藏不住的。
草原是“狼”的天下,有致命弱点就是大忌,就像猎物露出了流血的伤口,周围“群狼”必然旦夕寻求攻击的机会。之所以现在还没人动手,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我们部落众志成城,四位兄长又武艺高强,谋略出众,在实力面前,任何有想法的贼子,都不得不思忖一番,别打鹰不成,反被鹰啄了眼;
二是担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任何人想攻击我们,都要虑及大本营空虚,从而给了其他部落抄后路,断根本的机会,那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如此,下游那些宵小之辈想并吞我族的野望依然不曾放下。明证就是:我们部落外围经常有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陌生人,这些人形容粗鄙、鬼鬼祟祟,一看就是其他部落的探子。有朝一日,一旦他们隐忍不住,或者我们的防卫出现了纰漏,他们必然露出吃人的獠牙。
但自古‘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因此要设法破局,避免被动挨打,如我们不早做打算,‘兀良合惕’部落的遭遇很可能就是我们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