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5章 数学天才

“慌慌张张干什么。”冷不丁地,这一嗓子吓得张校长浑身一颤。

“校长,您快瞧瞧。”陈雪心急如焚,话一出口,便把手中卷子递了过去。

张学东伸手接过,仔仔细细瞧了半天,却如同坠入云里雾里,满脸困惑道:“陈老师,你给我看的到底是啥呀?”

陈雪这才猛地回过神,意识到校长可能看不懂,赶忙解释:“校长,这几道题都是近几年的全国数学竞赛真题,我拿给学生做来着。”

张学东微微点头:“嗯,不错,陈老师考虑得长远,对工作认真负责。”

“校长,这可不是重点。”

“那重点是啥?你风风火火闯进来,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校长,我敲门了呀。”

“就算敲了门,你也没给我反应时间就冲进来了,吓我一跳。”

“好了好了,校长,重点不在这。重点是,这可是竞赛试题,刘小瑶同学仅仅花了几分钟就做完了,而且全部答对 。”

“真的?刘小瑶同学人在哪?”张学东说着,目光急切地在周围搜寻,很快锁定刘小瑶。

陈雪伸手一指:“这就是刘小瑶同学。还有啊,刘小瑶同学今年刚升入初一,一个初一新生就能完成竞赛题。”

“什么?”张学东“噌”地一下从座位上弹起来,快步走到刘小瑶面前,紧盯着她,再三确认:“真的吗?”

“真的!”陈雪笃定地点点头。

“确定?”

“确定无疑。”

“好!”张学东兴奋地大手一拍,“魁玉,绝对是魁玉!”

“来,来,刘小瑶同学,快坐下。陈老师,你赶紧去叫几位数学老师,让他们带上几套竞赛题目,动作麻利点!”

“好嘞,校长。”陈雪应了一声,拔腿就跑了出去。

十几分钟后,几位数学老师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数学老师都有。

一进办公室,初三二班五十多岁、有着三十年教龄的资深数学老师鲁华,就忍不住发起了牢骚:“校长,到底啥急事啊,不能等下课再说吗?我正给学生上兴趣课呢。”他资历深,敢这么抱怨,其他老师可都不敢吭声。

此时的校长,没了平日里的严肃,变得格外和蔼可亲。他拿出零食,泡上茶水,满脸笑意地和刘小瑶唠起了家常。

见老师们来了,听到鲁华的抱怨,校长笑着说:“这不是发现了个天才嘛,陈老师,你给大家讲讲情况。”

陈雪老师便把刘小瑶快速答对竞赛题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初一数学老师陈威,虽说不教刘小瑶所在的二班,但对她也有一定了解。此刻,他满脸羡慕地看向陈雪。心里想着,要是刘小瑶真是个天才,往后在全国数学竞赛拿了奖,陈雪能收获多少奖金和奖励啊。

各位老师听闻刘小瑶的“惊人之举”,脸上写满了怀疑。

全国数学竞赛题的难度可不小,一个初一新生短短几分钟内全部答对,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鲁华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满是审视,率先开口:“初一的学生,能有这能耐?”

其他老师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质疑声不断:“这题目,就算是初三的尖子生做起来,也得绞尽脑汁,初一学生怎么可能轻轻松松就拿下?”

“是啊,该不会是碰巧蒙对的吧?”

张学东见状,开口道:“你们卷子带来了吧,挑几道题目,现在就让刘小瑶同学做做,真假立见分晓。”

老师们纷纷点头,从带来的卷子中,精心挑出几道曾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让众多选手铩羽而归的难题。那题目,光是题干就密密麻麻,条件错综复杂,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卷子摆在了刘小瑶面前。

刘小瑶神色平静,眼神里透着一股自信,丝毫没被老师们的怀疑和题目难度影响。她扫了一眼题目,脑海中瞬间就有了答案和解题步骤。她不紧不慢地拿起笔,在草稿纸上有条不紊地列出解题步骤。

办公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只有刘小瑶书写时发出的沙沙声。

老师们围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她的一举一动。渐渐地,眼神中的怀疑被惊讶所取代。只见刘小瑶的解题步骤清晰明了,每一步推导都有理有据,逻辑严密得无懈可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刘小瑶完成了最后一道题的解答,轻轻放下笔。

张学东校长接过卷子,看了看,随后递给鲁华等人:“你们仔细看看。”

鲁华等老师立刻拿出答案,逐行逐字、一丝不苟地与刘小瑶的解答核对起来。刚开始,鲁华眉头依旧紧皱,眼神里满是审视与怀疑。可随着核对的深入,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震惊。

“这……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鲁华忍不住惊叹出声,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其他老师也纷纷露出震惊的表情:“这孩子,简直就是个天才啊!”

“是啊,竟然全答对了。”

“这可是竞赛题目,还能做得又快又对,真乃天才也。”

“真不知道当时竞赛的时候,有没有人能这么快做完做对。”

陈威老师眼中满是惊喜与羡慕,看着刘小瑶,心里暗自感叹:“要是刘小瑶是我的学生该多好啊!”

张学东校长看着老师们的反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走到刘小瑶身边,夸赞道:“刘小瑶同学,你太了不起了!老师为你感到无比骄傲!”

刘小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谢谢校长,谢谢老师。其实我就是特别喜欢数学,平时看了好多数学方面的书,所以遇到这些题目就有思路了。”

张学东接着笑着说:“刘小瑶同学如此优秀,学校必须给予奖励。”说着,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索道:“三好学生?”

大家纷纷点头。

“优秀班干部?”

众人再次点头。

“优秀共青团员?”

众位老师又习惯性地点头。

陈雪赶忙说道:“这个可不行。”

“怎么不行?这么优秀的天才,就该享有这些荣誉。”张学东和其他老师一脸不满地看向陈雪。

陈雪急忙解释:“刘小瑶同学才13岁,还没满14岁,还没加入共青团呢。”

“原来是这样啊。哈哈,那陈老师你记好了,等刘小瑶同学满14岁,第一时间让她加入共青团。”张学东叮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