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5章 主题升华:共生黎明

新伊甸研究院的无菌舱内,蓝光与白光交织成网,沈昭然的基因视觉在这混沌与纯净的交界处剧烈震颤。她手中握着两枚关键样本:一枚是母亲遗留的贝壳,螺旋纹路里封存着寒武纪珊瑚礁的古老基因;另一枚是江执锐牺牲后融入净化病毒的银色星尘,此刻正悬浮在培养皿中,像永不熄灭的火种。

“博士,全球生态监测系统显示,南极冰层下的污染核心再次异动。”年轻研究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全息地图上,紫色的污染波纹正以南极点为中心扩散,而在喜马拉雅山脉、亚马逊雨林等生态脆弱区,零星的基因污染点如星火燎原般复燃。沈昭然的目光落在贝壳内侧镌刻的小字——“平衡即永恒”,那是母亲的笔迹,此刻却像灼热的烙印。

“启动量子融合程序。”沈昭然将贝壳与星尘同时放入磁悬浮舱。基因视觉自动解析,贝壳中的珊瑚基因链与净化病毒产生奇异共鸣,那些沉睡亿万年的共生指令,正在唤醒星尘中江执锐残留的守护意志。舱内的液体开始沸腾,蓝光与白光逐渐交融,形成一个半透明的胚胎状生命体,其表面流转的基因纹路,恰似将生物分类树状图与量子电路图完美重叠。

“这...这超越了现有的基因工程理论!”方舟会首领颤抖着摘下珊瑚冠冕,将最后的能量注入培养舱。古老的基因序列与新生生命体共鸣,研究院的穹顶突然绽放出璀璨的光芒,那些光芒穿透云层,在天空中勾勒出类似远古珊瑚礁的全息影像。更惊人的是,地面上的变异植物开始褪去紫色的污染荧光,重新长出翠绿的新芽。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基因监测系统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南极冰层下的污染核心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波动,其释放的混沌基因浪潮中,竟夹杂着与新生共生体同源的量子信号。沈昭然的瞳孔骤缩——她意识到,这个污染核心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威胁,而是某个更大实验的对照组。

“他们在等我们创造共生体。”沈昭然握紧装有共生体的特制容器,容器表面的鲸鱼图腾与珊瑚纹路交相辉映,“南极的污染核心,很可能是母亲当年为了测试生态平衡极限而埋下的后手。”记忆如潮水涌来:母亲实验室里的全息投影,那些反复推演的生态毁灭与重生模型;还有夜莺临终前的警告,“他们要的不是毁灭,而是重塑。”

当共生体被释放到受污染的海域,奇迹发生了。它如同一颗跳动的心脏,向西周扩散出柔和的蓝光。基因视觉中,污染基因链在蓝光的触碰下开始自我修正,变异生物的攻击本能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共生体的本能追随。一群长着机械触须的变异章鱼围绕在共生体周围,触须上的金属部件竟开始分解,重新转化为普通章鱼的吸盘。

“这是生物分类学的革命!”年轻研究员的声音带着狂喜,“共生体不仅净化环境,还在重新定义物种间的界限!”但沈昭然的眉头却越皱越紧,基因视觉捕捉到异常细节:在共生体影响不到的深海裂缝中,一些变异生物正在加速进化,它们的基因链末端,闪烁着与熵变同盟相同的紫色标记。

夜幕降临时,沈昭然独自来到生态纪念碑前。江执锐的名字在月光下泛着银色光芒,她将共生体的部分基因样本注入纪念碑基座。刹那间,所有牺牲者的名字都亮起温暖的蓝光,与天空中的共生体遥相呼应。然而,在蓝光的阴影里,她发现了一行新刻的小字——“平衡的代价,是永恒的警惕”,笔迹与母亲贝壳上的如出一辙。

远处的实验室突然传来爆炸声,沈昭然转身,看见基因监测系统的全息地图上,南极的污染核心区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红点。那个红点的基因波动频率,与共生体的共振频率形成了诡异的互补。她握紧陆隐渊的机械义肢,意识到这场关于生态平衡的博弈,才刚刚进入真正的终局——当科技与自然、创造与毁灭的界限愈发模糊,生物分类学的未来,或许就藏在共生体与污染核心的永恒对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