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3章 不觉得太过巧合了吗?

萧丞相走近二人,看二人明显不悦的模样,明知故问。

“这是怎么了?”

二人担心多说多错,便心照不宣互瞪了对方一眼,冷哼一声拂袖离开。

把对对方的不满表现得淋漓尽致。

萧丞相见状笑了下,心里笃定皇上所谓的公平公正并未得到二人的认可。

这二人算是朝中为数不多真心为他着想的人,却因他没有办法平衡二人的关系,让二人关系恶化。

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无能。

他心情不错地上了台阶,让门口的人进去禀报。

很快,杨福打开门亲自出来把他接进去。

“丞相来得正好,”墨栖月一脸开心地站起身,快步走到他面前,语气愉悦,“朕方才把考验的事和二位侍郎说了,他们都很赞同,朕正想和你说说这个事呢。”

萧丞相露出一副为她开心的神情,拱手道:“老臣恭贺皇上。”

心里却暗骂蠢货,那二人气成那样她居然还在沾沾自喜。

“等考验结束丞相你再恭贺朕吧!”

墨栖月饶有深意说完,挥手给萧丞相赐座。

萧丞相没听出她话中的深意,谢恩后双上呈上一个红木匣子。

“这是薛家给内子的礼物,臣今日特地带来交给皇上,还望皇上恕罪。”

墨栖月打开匣子看了一眼,感觉眼睛都快被晃瞎了,她合上匣子。

“杨福,收下吧!”

杨福把匣子收下,墨栖月不在意道:“丞相不知情,何罪之有?”

萧丞相颔首谢恩。

墨栖月抬手示意他坐下,走到上方拿起明黄的圣旨,递给杨福。

“你把这圣旨拿去太医院给杨院判。”

杨福接过,躬身退了出去。

萧丞相看着杨福离去的背影,刚收回视线便听墨栖月道:

“若不是杨院判,朕恐怕会一直被蒙在鼓里,丞相你之前说的话朕一直记得,对于有功的臣子,要懂得嘉奖。”

“皇上能记得老臣的话,是百姓之福。”

……

萧丞相这边离开御书房,坐在后面的仁明帝便走了出来。

“他真的会信工部侍郎二人因为考验一事生了嫌隙吗?”

墨栖月递了杯茶给他,笑道:“为什么不信?在萧丞相的心里,皇帝这两天的动作是因为后面有人指点,而指点皇帝的人,是我这个才十六岁的公主。”

仁明帝接过茶,啜饮一口,立即明白她这话的意思。

“萧丞相根本不觉得你这个十六岁的公主能有多大本事,你没办法想出法子平衡左右侍郎,二人会因为尚书位置吵架也在情理之中。”

墨栖月点头,“不错。”

正是因为这一点,萧丞相甚至都懒得问她给二人什么考验。

明显就是瞧不上起她,觉得一切还在他的掌握中。

仁明帝若有所思看着墨栖月。

“那你这些手段都是在哪儿学来的?”

墨栖月胡诌道:“梦里。”

仁明帝:“……”

二人口中的萧丞相此刻正心情大好地喝着茶。

心腹自门口走了进来,在他身边低声道:“相爷,宫里来了消息,四公主昨日挑唆二皇子对付六公主失败,被罚了禁足。”

萧丞相的好心情因为这个消息瞬间烟消云散,他冷着脸放下茶,“你去把夫人请过来。”

原本还想把小女儿送进宫的事缓缓,现在看来,有四公主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在,贵妃和皇上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糟。

他已经一把年纪了,时间不等人。

若是萧家的女儿再生不出孩子,他便只能冒险走最后一条路,谋反抱个旁支的孩子来培养。

“相爷,夫人来了。”

萧丞相收起思绪,让周围伺候的人下去,示意萧夫人坐。

萧夫人看他脸色不好,心里便知道是有事。

东西她已经交回去了,老爷不会还要训斥她吧?

她慢吞吞走上前坐下,挤出一抹笑,“老爷。”

“找你过来商量一下送语儿进宫的事。”

萧夫人闻言噌地一下站起身,眼睛瞪大。

“老爷,你是不是在开玩笑?让萧语进宫不是伤贵妃娘娘的心吗?”

女儿这边才失宠,老爷就立即送萧语进宫,这让宫里的那些公主妃嫔如何看贵妃和四公主。

“昨日四公主去找六公主麻烦,被禁足了。”

萧丞相冷漠地看着萧夫人,“她母女二人继续折腾下去,迟早会被皇上彻底厌恶。与其如此,倒不如趁现在贵妃还没彻底失宠,送语儿进宫帮扶她。”

语儿年轻貌美,进宫真能得到皇上的心,未尝不是在帮贵妃。

“老爷就不想想贵妃的脸面?”

萧夫人只觉得浑身冰冷,心里又气又恨。

凭什么让她的女儿帮萧语那个贱人啊。

“脸面有命重要?”

萧丞相冷嗤一声,“一旦她失去宠爱,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事,还脸面。”

萧夫人被他说得脸青一阵白一阵的,道理她自然懂,可心里还是难受。

老爷根本就没为女儿考虑。

她抿了抿唇,“要是贵妃娘娘不愿意呢?”

“你是她娘,好好与她说她会答应的。”

萧夫人知道事情没有转圜的余地,站起身离开。

心腹自门口走了进来,问萧丞相。

“工部左右侍郎那边要不要属下让人去盯着?”

萧丞相点头,“保险起见,盯着吧!至于蔡尚书那边,你不必管。”

蔡尚书答应三日给皇上账册,他倒要看看三日后他拿什么补齐那些差的税,向皇上交差。

……

暮色四合,月上柳梢头

墨栖月换了一身黑色夜行衣出宫朝蔡府去。

她身子灵活跃过院墙,稳稳落在院子中,目光锁定在西北角亮着的屋子处,借着月色,疾步朝亮着的屋子靠近,身子贴着墙根,听着屋里的动静。

烛火的影子在窗纸上跳动,屋里响起一道担忧的声音。

“大人,好几处地方都不曾收缴到税,三日后我们拿什么向皇上交差?”

蔡尚书放下手上的算盘,揉了揉眉心。

“偏是皇上修建行宫的几处地方交不上,你不觉得这太过巧合了吗?”

屋里沉默一瞬,又一人声音响起。

“依我看直接禀给皇上,看皇上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