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安西城门处,城门口,几名官兵手中紧紧握着长枪,阻挡着城门口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流民们眼中满是绝望与渴望,他们相互推搡着、叫嚷着,试图冲破这道防线,进入城中寻找一线生机。
此时,远方的道路上扬起了一片尘土,一大群身着锃亮铁甲的士兵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这些铁甲士兵们个个身姿矫健,步伐整齐有力,手中紧握着明晃晃的大刀,刀身宽阔锋利。在他们身后,十几辆马车驶来,马车周围,簇拥着一些体格健壮的男子,他们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来到了城门旁边,王大力带着手下迅速地圈出了一大块空地。赵婶则指挥众人,将马车里的东西搬了出来。众人定睛一看,搬出来的竟是一桶桶散发着香气的大米粥。那粥极为浓稠,米粒圆润,在粥中还夹杂着切得细碎的咸菜和油亮的肉肠。
“所有人排好队,发饭了。我们刘飞刘大老爷,给所有饥民发粮食了。”后勤部的人拿着大喇叭,扯着嗓子在周围大声呼喊起来。
“什么,还有发粮食。”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不敢置信,干枯的嘴唇微微颤抖着。
“有吃的了,我们饿不死了。”一位年轻的流民兴奋地跳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双手在空中挥舞着。
“刘飞是好人啊,刘大老爷万岁。”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此起彼伏的呼喊声,有感激涕零的老者,有喜极而泣的妇女,还有欢呼雀跃的孩童。
一时之间,喊什么的都有。城墙边那些原本如无头苍蝇般乱转的饥民们,立刻朝着发粮的地方蜂拥而去,场面顿时乱哄哄的。
“给我排队,排队!”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见状,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大刀,用刀背使劲地敲打那些插队的人。刀背落下之处,发出沉闷的声响,伴随着流民们的痛呼声。很快就有五六十个人被打倒在地。
“大爷,别打了,我排队,我排队。”一位被打倒的年轻人满脸惊恐,连忙从地上爬起来,乖乖地站到了队伍后面。在士兵们的严厉呵斥与武力威慑下,饥民们渐渐恢复了秩序,乖乖地排好了队伍。
赵婶他们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开始发粮食,每个人都能领到一碗粥。粥十分浓稠,散发着阵阵热气,那浓郁的米香混合着咸菜的咸香和肉肠的肉香,扑鼻而来,比一般人家过年的时候都吃得好。
城门口几个守门的士兵,原本还坚守着岗位,此刻却畏畏缩缩地躲在一边。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一碗碗散发着香气的粥,鼻子使劲地嗅着,肚子也在咕咕叫个不停
“伍长,好饿啊。我们也去领吃的吧。”
“去个屁啊,你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
“我知道啊,他们不就是县令大人批准的民团吗。”
伍长听到这话,直接给了小兵一巴掌,怒喝道:“屁的民团,你看看他们穿的甲胄,全员着甲,那甲胄的质地和做工一看就不是普通民团能有的。还有那些锋利的长刀,寒光凛凛的,那是民团吗?比我们正规军都厉害多了。”
“伍长,你的意思是?”
伍长摸了摸自已的下巴,脸上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依我看,他们肯定会造反的。”
“什么?造反?”
“嘘,你叫什么?小声点。”
“伍长,他们要造反吗?我们怎么办,我们去告诉县令。”
伍长再次打了一巴掌,骂道:“你去告个屁,县令比你还清楚。”
“伍长,我饿啊。造不造反是以后的事情,我现在好饿啊。”
伍长看着旁边一个个摸着肚子、满脸痛苦的手下,心中十分为难。他自已也想去喝粥,可是他又怕暴露出去被上面的官员打成典型,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就在这个时候,县里的捕头来了。捕头身后跟着好几个人,他们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脚步匆匆,悄悄地排在了队伍后面。
看到这一幕的百姓们,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了许多。他们心想,连捕头都来领粮食了,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他们纷纷拖家带口地跑了出来,加入到排队领粮食的队伍之中。
伍长也看到了捕头,心中暗自思忖道,他们喝得,我喝不得吗?一咬牙,吩咐道:“大家换身衣服,我们也去排队喝粥。”
“伍长太好了,谢谢伍长,大家快点。”小兵们顿时欢呼起来。
几个人走到一边,把武器一放,他们身上的衣服本就破破烂烂的,也没有其他衣服可换了。索性也不再顾忌,直接跑到队伍后面,排队领粮食。
很快,大家都领到了粥,他们端着粥,找了个角落蹲下,迫不及待地喝了起来。那温热的粥顺着喉咙滑下,让他们的饥饿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连续五天,刘飞都派人在县城四个城门口发粮食。发的粮食还越来越好,第一天是粥,那粥浓郁可口。第二天则发了自然米饭,米饭颗粒分明,散发着淡淡的米香。到了第三天,更是发了红烧肉米饭,那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瘦肉部分鲜嫩多汁,与米饭搭配在一起,简直是人间美味。
这些粮食别说那些饥民了,就连城内的县令和几大家族都被吸引了。他们心中虽有疑虑,但在饥饿与美食的双重诱惑下,也偷偷派人来领粮食。
吃了这些粮食,县城的饥民和百姓们每天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天天过来白吃白喝。
第五天,天威军的士兵就和粮食一起来到城门口。一部分士兵留下来维持秩序,而其他士兵则全部进城。
士兵们在城内巡逻,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大街小巷。也派人驻守城墙,接管了整个城防。这期间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县令和几大家族也没有想到刘飞这么快就派兵进城了。原本他们还想抵抗,命令官兵和家丁出动,可官兵和家丁都不在,早已跑去排队领粮食了。等他们领完粮食回来的时候,才惊觉县城已经被接管了。
官兵们得知县城被接管后,大大松了一口气。他们心中暗自庆幸,接管就接管了吧,至少不用战争了。在这乱世之中,能活下去才是关键。而且现在有吃有喝的,不用再为了温饱而担忧,又何必去反抗呢?
刘飞接管县城后,并没有对城内的大家族和县令采取过激行动。只是派人明明白白的监视他们,限制他们自由,不允许离开县城,防止向府城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