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章 第一次招收手下

而另一边,穆慧君也缓缓地走到了队伍里面。她那优雅的身姿在一群村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的眼睛轻轻地在人群中扫视着,目光所及之处,排在队伍里面的妇女小孩,都用期盼的眼光看向了她。

穆慧君面带微笑,轻声地在队伍里走着,“赵婶,王姐...你们愿意来帮我家相公做事吗?”

“愿意,我们愿意。”妇女们纷纷回应道。在这个收成越来越不好的艰难时期,能跟着京城贵公子,混口饭吃,对她们来说,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哪有不愿意的呢?

穆慧君随后就把每个月的待遇详细地说了出来。

几个妇女一听,心中不禁暗自一喜。她们悄悄合计了一下,每个月竟然能有 1500 元,这要是用来买大米的话,按照现在的价格,就能买到 750 斤,省着点吃,一个月的粮食就够全家吃一年的了。这简直是一笔难以想象的财富。

几个人大喜过望,其中一人连忙恭敬地对着穆慧君说道:“小君,你就放心吧,有什么活干,就叫我们,千万别客气。”

旁边一个妇人听到这话,连忙轻轻地打了一下她:“叫什么小君,这是夫人。以后夫人还要跟着老爷去京城的。”

“瞧我这嘴,就是不会说话。夫人,你快坐着,我们来干。”那个被打的妇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满脸歉意地说道。

五个农村妇女虽然见识少,但是人情世故可不会少。她们手脚麻利地给穆慧君搬来了凳子,那凳子虽然破旧,但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她们热情地让穆慧君坐了下去,然后五个人接替了工作,开始为后面的人搬运起了东西。她们的动作虽然略显笨拙,但却充满了力量和热情。

随着人员的到位,整个兑换流程又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起来。

当李老三扛着沉甸甸的木头走来时,王大力迅速抬起头,朗声道:“老三,把你的木头搁这儿,我来称称。”李老三嘿嘿笑着应了一声,将木头重重地放在一旁的大秤上,那秤砣被压得微微晃动。

王大力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一步一步缓缓走向秤边,微微眯起眼睛,紧紧盯着秤杆上的刻度,嘴里念念有词,仔细地辨认着。待看清重量后,提高了音量,中气十足地说道:“李老三,你家的木头有 500 斤勒。”

“嗯,谢谢大力哥。”李老三点了一下头,脸上带着一丝憨厚的笑容,然后就向旁边走去。

王大力看到李老三没有异议,便熟练地招呼着人把木头搬进了院子。接着,他又转身对下一个村民进行了称重。

李老三随后来到了王福生这边。

“村长。”李老三微微弯腰,点头哈腰地问候道。他的态度十分恭敬,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村长就是权威的象征。

王福生面无表情地轻轻点了点头,按照王大力的话,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写下:“李老三,木材,五百斤。”每一个字都字迹清晰,写好重量后,王福生开始计算价值,手指不自觉地在桌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片刻后,得出结果,在旁边工工整整地写下“价值二百五十元”。

随后,他从一旁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练功券中,仔细地数出二百五十元。数完后,又一张一张核对了一遍数量,确定无误后,才将练功券递向李老三,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说道:“老三,这是你的钱,拿好了,去旁边瞅瞅换些啥。”

李老三满脸堆笑,双手接过钱,感激地说道:“谢谢村长嘞,你这记账可真是仔细,咱心里踏实。”

王福生微微点头,眼神里透着一种欣慰,说道:“这是咱该做的,得让每一笔都清清楚楚,不能含糊。”

这时,旁边的刘二麻子忍不住凑上前,笑嘻嘻地说:“村长,你这字写得真俊。我这木头也快称好了,你可得多给我记点斤两啊。”

王福生一听,脸色微微一沉,严肃地说道:“二麻子,可别瞎咧咧,这秤上多少就是多少,咱得讲个公道。”

刘二麻子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嘿嘿笑着说:“村长,我就开个玩笑,你别当真。”

王福生没再理会他,目光再次投向秤的方向,准备迎接下一位村民。

不一会儿,王寡妇也拖着木头过来称重了。王大力看着她,眼神里多了一丝关切,和声说道:“大妹子,你这拖木头累了吧,先歇会儿。”王寡妇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大力哥,不累,咱赶紧把这事儿办了。”

王大力点了点头,依旧有条不紊地称重:“王寡妇,360 斤。”

王福生听到了话因,在笔记本写下“王寡妇,360 斤”,王寡妇在一旁轻声说道:“村长,我这木头可都是挑好的,你看这价钱……”王福生抬起头,耐心地解释道:“大妹子,这价钱都是刘公子定好的,公道得很,你放心,不会亏待大家的。”王寡妇听了,点了点头,说道:“有村长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记账过程中,偶尔有调皮的孩子在旁边跑来跑去,差点撞到桌子。王福生立刻板起脸,大声呵斥道:“小家伙们,别在这儿捣乱,这记账可不能出错。”孩子们被吓得一缩脖子,乖乖地跑到一边去了。

大家都在有条不紊又快速的称重,记账,给练功券。很多村民都不识字,也不认识练功券,但听说这些练功券能在刘公子这里换粮食,那这些练功券在他们心目中就是钱了。

第一个拿到练功券的李老三不识字,也不敢多问村长,只能乖乖地拿着一叠钱,怀着一丝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另外一边。

“李老三,你看看需要什么东西?”赵婶热情地招呼着李老三。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那笑容里有对新工作的热情,也有对乡亲的友善。

李老三抬起头,看了看面前摆放着的东西。只见一共有 4 个袋子,一个袋子里面装着的是白花花的大米,那大米颗粒;一个袋子里是洁白的面粉;还有两个袋子里面装着的是卷在一起的面饼和粉丝。李老三从来没有在村子里见过这么多好东西,他的眼睛里满是新奇与渴望,看着就忍不住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