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叔摸摸他们的头,眼圈儿有些红。
“你说说,这叫我怎么感谢你们一家才好啊!”
“我奶奶说了,邻里乡亲就是要互帮互助,大叔你坐着,我们也去帮干活儿了!”
家喜家安喝个水饱,就又跑掉了。
赵家的地不多,只有二亩,一日功夫就被李家收完了。
赵大叔留人吃饭,李家谁也不肯,李老三还没忘了嘱咐一声。
“大叔,你这房顶我看着有些年头了,怕是漏雨吧,过了秋收,我来帮你修修。”
赵大叔来不及再说话,李家人就都回去了。
就这般,接下去几日,李家老少爷们八口儿,轮流帮着村里人家收地。
这些人家大半都是退伍残兵,家里的田地也是县里给的。
一人二亩,税粮是普通农户的一半,算是朝廷照顾。
他们也没有余力再买更多,每年交了税粮够温饱就成了。
李家八口干活儿利落,一日一家,脾气又好。
到谁家谁家热闹,清水村上上下下真是没有人不夸。
“难怪李家儿孙满堂,日子还过得这么红火。他们这一家子都是心善的,都是有大福报的人呐!”
村里老太太坐在一处闲话儿,提起李家就直竖大拇指。
“可不是嘛,你看李家来了之后,咱们村儿里都热闹不少呢!”
今日轮到村南边的一块地,家安正撅着屁股割高粱穗子。
看到李老太抱着佳音从田垄边上走过来,忙不迭迎上去。
“奶,你怎么来了?太阳晒,我妹妹该热了。”
佳音嫩的小脸儿,这会儿骨碌碌转着大眼睛分外可爱。
家安在衣服上狠狠擦擦手,然后才从怀里掏出一个弹弓,同妹妹显摆。
“妹妹你看这个,这个可以打鸟,赶明儿哥去给你掏鸟蛋吃!”
那弹弓做得极精细,木柄许是以前时常被人,光滑圆润。
“咿呀!”佳音前世小时候也玩过,一时好奇伸出小手去抓,家安就将弹弓放在她手里。
李老太看那弹弓不像家里的,便随口问道,“哪儿来的弹弓?”
“是赵爷爷给的,张爷爷他们也给了,家义哥还得了一把小匕首呢,可好看了!”
家安小脑袋一昂,仿佛在炫耀他们的战利品。
听到是那些老兵给的,李老太便没说什么。
这些天,凡是李家帮忙的人家,都像跟约好了似的,纷纷往李家送东西。
晾好的菜干、大酱、芥菜疙瘩之类,样样齐全,不收都不行!
李老太明白这是村民们的答谢,慢慢也就不推辞了。
以后家里做好吃的,再回送就是了。
“小福妞儿又来啦!”
村西头的张二嫂给自家男人送水,大老远儿就看到李老太,赶紧过来打招呼。
看到佳音乖巧的窝在李老太怀里,张二嫂喜欢得不行,从兜里掏出一个布料边儿拼成的绢花,递到佳音小手里。
“昨个儿在柜子里翻出来的碎布头,正好给小福妞儿做朵花儿玩玩!”
张二嫂看到佳音拿着绢花笑,被萌得心肝儿都颤了,抬手就捏了捏她的小脸蛋。
佳音皮肤娇嫩,就算她没用力,粗糙的手也能在小脸上留下一片红痕。
佳音不自在的赶紧扭头躲避,惹得张二嫂更是哈哈笑。
“多大点儿的小丫头啊,就知道害羞了。”
佳音无力吐槽,谁害羞了,明明是嫌弃好吗?
果然跟着奶奶来田边没好事,还是跟着娘亲她们上山好,晒不着不说,还能从空间往外拿东西…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秋收,但也有例外,就是刘家了。
一家子都在屋里窝着,没一个人出去干活。
眼看着庄稼成熟,再不收割,过几日若是下雨,这一年的收成就打了水漂了。
郭氏急得嗓子都快要冒火了,可是她谁也指使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