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夜总是来得格外得晚,太阳己经落山了,天却还是一片蔚蓝。微风轻轻拂过,吹散了下午的燥热与烦闷。
此前吴良材告诉过他可以适当寻求德川缘一的帮助,今日难得德川回家吃饭,林原做好心理准备,拿出在咖啡店里写的稿子,和德川说对参军没什么兴趣,自觉看书颇多想成为作家。
虽然在当时的日本,日本人普遍以能够参军入伍为荣,但有三个职业仍在民众的心目中占据着极其崇高的地位,那便是医生、教师以及学者。作家这个群体也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在战争时期,他们更是肩负起了重要的宣传使命。
此时此刻,看到林原终于愿意做点儿正事了,德川的内心涌现出一阵喜悦,他大笑说道:“好,正二也长大了,今日应当开怀畅饮,好好庆祝一番!”
几杯清酒下肚,德川开始询问起林原的写作思路。
“侄儿己写了一些,还请叔父帮忙斧正。”只见林原掏出很薄一摞纸张,第一张上写着两个名字:那年那鸡那些事和名侦探道尔。
“嗯,这个名字?”
“这名字我可想了好久了,红冠立晓光,利爪撕裂了华光,一啼天下苍,怎么样?”林原首先指了指第一个名字。
看着林原期待的眼神,德川缘一点了点头,“绯句用得不错。你想隐射时局?”
“不知这样是否可行呢?”
“那你接下来如何打算?不妨详细说来听听。”德川鼓励道,“错了也不用怕,大胆说。”
林原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侄儿我打算先使用一个笔名来写写这些时日的见闻,尝试着对未来做出一定的预测。不过若是其中存在较大的误差,恐怕还得劳烦叔父您多多指点和帮忙了。”
说到此处,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略有些羞赧“至于另一个就无甚忌讳了,侄儿就喜欢探案故事,在本土就读了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等作家的作品,特别喜欢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
接着又道:“另外,后续我还有意撰写一些有关历史方面的内容,计划是以报纸连载的形式。我担心会出现错误被别人笑话,所以在正式动笔之前,我还是准备先写一些,再多查阅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才好。”
听完他这番话后,德川点了点头,“对,慢慢来,可不能闹出笑话来。至于其他,虽说如今日本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攻占支那指日可待,但我们德川家可从不做出头鸟。题材这边你动笔前先给我看一眼,我不在就找高远帮你把把关。你就先用笔名试试看吧,但一旦开始尝试,那就必须要坚持不懈才行,绝对不能半途而废!”
“哈依,侄儿明白。”
……
三日后,微风轻拂着街道两旁的梧桐,带来丝丝燥热。高远遥开车载着林原来到了报馆街。两人此行的目的地,正是位于法租界内的亚一报社。
这家报社可不一般,它乃是由全日资控股的大型报馆,和同文书院有些关系,一首在鼓吹军国主义,呼吁昭和男儿踊跃参军,报效天蝗。而高远遥的女儿高远纪香就在这家报社里当记者。
门卫一见高远,脸上立刻露出熟稔的笑容,二话不说就放行了。毕竟,高远可是这里的常客,而且大家都知道他与主编平田镇雄关系匪浅。
走进报社大厅后,高远遥带着林原穿过忙碌的人群和一排排整齐的办公桌,径首朝着主编办公室走去。站定在门前,高远抬起手轻轻敲了敲门。
屋内传来一声低沉的回应:“请进!”
平田镇雄正见到高远进来,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微笑着起身,“高远君,好久不见,这位是?”
“这位是德川正二少爷。”
“德川样,请多指教。”
“请多多指教。”
“正二最近在写小说,想以笔名发表,你看?”
“德川样想在本报刊发表文章是我的荣幸,不知可否看看阁下大作。”
“大作不敢当,还请平田君斧正。”
平田对林原的战略眼光给予了极高的赞誉,他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您的战略眼光真是令人惊叹!文学水平也远超这个年龄,不愧是德川样。请务必将您的作品在亚一报馆进行连载,相信它一定会引起轰动的。”
“至于另一本,只要不失水准,那就是推理的又一座高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