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1章 守界人

回到住处,温酒取出通讯玉简,给云清宗几位交好的同门传了讯息,告知自己半月后将前往天衍宗参加小招徒试炼。

传讯完毕,她立即着手准备闭关感悟。

温酒在静室中盘膝而坐,双手结印,周身灵力缓缓流转。

虽然只是炼气十层修为,但体内灵力经过反复淬炼,精纯程度丝毫不逊于大圆满修士。

此次闭关,她意在梳理近日从藏经阁所得的试炼内容,将心神调整至巅峰状态,为即将到来的试炼做好万全准备。

温酒静坐入定,心神沉入对“道”的冥思。

火之一道,她最先接触。

火灵气在经脉中奔涌时,带着焚尽万物的暴烈。这不仅是简单的焚烧,而是将一切归于纯净的极致之道。

她心神沉静,任由火灵气肆虐,细细体悟其中真意。

她的火之一道既是极致的毁灭,也是最纯粹的淬炼。

焚尽陈旧,祛除杂质,为新生开辟道路。

正如地火蛰伏千年,终有一日破土而出,既带来灾难,亦孕育沃土。

而土之一道,温酒心神一动,土灵根巍峨的山岳虚影在经脉中显化。

土灵气如岩层般层层叠叠,将暴烈火灵气寸寸碾磨。火灵气被土之厚重驯服,赤红灵流逐渐凝实。

温酒感悟到的土之真意,不仅是压制,更是守护。

土灵亘古不变,以厚重承载万物。它不争不抢,却能让狂暴的火灵气沉淀,使锋芒内敛,归于本真。

而最令她触动的,却是那缥缈难测的时间一道。

光阴如河,奔流不息,不可逆转,却又似藏有无尽玄妙。

真正的时间之道,在于超脱万物变迁,成为规则的见证者与掌控者。

此外,还有剑道、丹道、阵道……

她并非专精一道,而是广涉诸法。这让她比寻常修士多了几分选择,却也意味着未来的路更加难定。

修道一途,越往后走,越需择一而精。

可她的道,究竟该落在何处?

温酒静心推演着各条大道的真谛,试图将自己领悟的诸般道韵梳理分明。

十日过去,她缓缓睁眼,眸中似有灵光流转。

道之一字,玄之又玄,以她如今的境界,尚无法真正触及本质。

但每一次感悟,都让她离那虚无缥缈的“道”更近一步。

她不知道未来会踏上哪一条路,但她知道,唯有不断探索,方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大道真意。

半月转瞬即逝。

晨光微熹时,温酒推开竹门。

她气息内敛,眸光清澈,周身灵力圆融如一。

“是时候出发了。”

————

十长老手持玉册从舱内走出,玉牌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都到齐了?”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楚。

“这是天衍宗近百年小招徒的试炼纪要,途中好生研读。”

青光从他指尖流出,化作玉简落入弟子们手中。

温酒接住玉简时,一股清凉之意顺着手臂首冲灵台。

她暗自惊讶,这玉简竟是用罕见的清心玉制成,单是材质就价值不菲。

玉简入手微沉,她小心探入神识,发现其中详细记载着试炼各关的要诀。

余光中,慕容澈己盘膝而坐开始参悟,谢昭昭也迫不及待地注入神识。唯有时晏将玉简收入袖中,转而望向云海尽头。

温酒若有所思地收回目光,决定先通览全篇再细读重点。

“记住,天衍宗重‘缘法’二字。”

十长老意味深长地看了眼众人,“有些机缘,强求反倒落了下乘。”

温酒指尖轻轻着玉简边缘,暗自揣摩长老话中深意。

这“不强求”三字看似简单,实则大有玄机。

若说完全不争,修仙路上岂非寸步难行?但若太过执着,又容易迷失本心。

她忽然明白,长老或许是在提醒他们:修仙路上最难的并非争夺机缘,而是懂得何时该争、何时该放。

指腹下的玉简微微发烫,其中记载的试炼要诀处处都在暗示同一个道理——过犹不及。

飞舟穿云破雾,转眼己过三千里山河。

温酒扶着玉栏,俯瞰脚下缩小的山河。云清宗巍峨的主峰此刻也不过是苍茫大地上的一个小小凸起。

“听说五长老是宗门内除闭关前辈外修为最高的。”谢昭昭凑近低语。

温酒正要回应,飞舟突然剧烈震颤。

她立即稳住身形,目光敏锐地捕捉到前方骤然变化的天气。

五长老的身影己立于舟首。

狂风呼啸中,他的道袍纹丝不动。

温酒屏息凝神,只见一道青色灵光如利刃般划破雷云。

这举重若轻的一击让她心头一震。

原来真正的强者出手,竟是这般云淡风轻。

飞舟穿过云层,温酒仍在回味方才那一幕。

她暗自揣摩着灵力运用的精妙之处,同时意识到:修仙之路,不仅需要勤修苦练,更需要对道法的深刻领悟,才可能做到这般举重若轻。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前方云雾渐散,一座巍峨的接引台轮廓逐渐显现。

飞舟缓缓减速,最终稳稳停在天衍宗所在洞天外的结界前。

温酒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她望着眼前逐渐清晰的接引台,不禁暗自惊叹。

这座悬浮在云海之上的石台通体如玉,每一道纹路都透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不愧是修仙界顶级宗门的手笔。

十长老收起玉册,对身后五名弟子提醒道,“在此等候,莫要乱走。”

他独自走向接引台边缘,那里立着一座古朴的石碑,碑面刻满晦涩的符文,隐隐有灵光流转。

十长老取出一枚青玉令牌,指尖凝聚灵力,在石碑上轻轻一划——

“云清宗十长老,携弟子五人前来参加招徒试炼,请守界人放行。”

石碑上的符文骤然亮起,一道苍老的声音自虚空中传来:

“令牌无误,可入。”

话音落下,石碑旁的空气如水波般荡漾,一道身影缓缓浮现。

那是一位身着灰袍的老者,面容枯瘦,双目却如深邃如渊。

他手持一根青竹杖,杖头悬挂一枚青铜牌,牌身刻着“界”字古篆。

温酒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守界人的一举一动,那根青竹杖上的青铜牌看似寻常,却让她莫名感到一丝压迫。

尤其是那个“界”字古篆,笔锋间似有道运之势。

“十长老,许久不见。”守界人微微颔首,声音沙哑却透着威严。

十长老恭敬行礼,“守界人前辈,叨扰了。”

守界人目光扫过远处的五名弟子,随即收回视线。

“天衍宗招徒试炼在即,规矩你应当清楚。入界者,需受‘问心铃’一验。”

十长老点头,拱手道,“自然遵从。”

守界人抬手,袖中青铃悬在空中,铃铛无风自动,发出一声清越的铃音。

“叮——”

铃音如涟漪般扩散,瞬间笼罩整个接引台。

温酒从容地垂下眼睫,只觉神魂一颤,仿佛有一道无形之力扫过全身,却又转瞬间消失。

守界人闭目感应片刻,缓缓睁眼,“无邪祟,无恶念,可入。”

他袖袍一挥,石碑后方浮现一道光门,“持此符印,三日内需至登记台记录,逾期者逐出洞天。”

十长老接过符印,再次行礼,“多谢守界人。”

踏入光门的一瞬,温酒终于看清了这座传说中的洞天福地。

眼前这片“玄穹洞天”,乃是由上古飞升大能祭炼神器“玄穹玉壁”所化。

此宝内蕴山河日月,自成一方完整世界,远非寻常小世界可比。

洞天内灵气氤氲如雾,凝而不散,其浓郁程度竟是外界十倍有余。

天地法则在此地格外清晰,修士修行事半功倍,根基尤为稳固。

天衍宗能人辈出,飞升者代代不绝,皆不失此洞天之功。

此等福地,非大机缘、大造化者不可得,而天衍宗能独占此境,足见其底蕴之深厚,传承之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