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的弟子们竭力辅佐汉王上位,这谁能料到陆成安会在正英帝、汉王都尚且在世时,就被人暗害在凉州。
仔细想想,一个当世圣人,王佐之才,圣孙生父还是帝婿,甚至极有可能是未来女帝的丈夫。
你作为他的政敌,已经得罪过了这样的狠角色,你愿意他活着吗?
当汉王登基,陆成安归来京师的那一刻起,所有曾经反对过,忤逆过事功学说的人都要死。
这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地位之争。
而是学说之争。
自古,学说之争才是最残酷的。
同为一家的学说,都会因为不同的看法而互相攻讦,向对方痛下杀手,把这一派系赶尽杀绝为止,用这种残暴的方式,以告示天下读书人,让他们清楚什么学说才是真正的正统学。
何况是完全不同概念的学说。
陆成安一旦赢了,其他的学说派系绝对没有存活下去的机会。
这就是那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下,这么多人愿意联手,冒这么大的风险都要诛杀陆成安的原因。
毕竟陆成安有那么多的身份加持,又是事功学说的创始人。
这就导致陆成安在其他学说、派系的文人眼里,是必死之人,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他死。
可是让宁王深深感触的,不是陆成安王佐之才的本事,而是他病亡凉州时,对于汉王深深的思念,那《谢恩疏》一出,天下何人不动情?
或许,陆成安死的时候,他就已经想清楚了,不管对谁来说,他的死,都是最好的结局,都是最好的归宿。
世间已然容不下他这般人。
这《谢恩疏》,是他陆成安对汉王殿下的最后一次《策论》,也是最后一次深情的对白。
那个时候,宁王就深有感触。
觉得像陆成安和汉王之间这样美好的感情,她是万万不能破坏掉的,所以第四次的时候,宁王心里固然是有些仰慕陆成安的,却没有任何动作。
这种抢别人丈夫的事情,她是做不出来的。
直到晋王这个人的出现,她发现,有些人,她还真就有这个胆,道德败坏!
晋王不仅从汉王手里横刀夺爱,甚至直接强纳为夫家,更加不当人的是,汉王和陆成安只有一个孩子。
她和陆成安成亲的几年,硬生生带了五个孩子出来。
宁王都看呆了晋王的所作所为。
后来,大宁府被瓦剌军劫掠,陆成安带兵援助后,宁王再度开始关注起这位臣子的表现。
跟随晋王殿下的陆成安,比起汉王殿下的陆成安,少了一丝书生气,多了一丝杀伐。
破胡虏,奉靖难,在长孙家借助自己姐姐正统的名头到处削藩的时候,陆成安以一己之力,带着勋贵集团展开了最为凶猛的反扑,从最初的八百斩虏卫,打到十万大军尽为晋士。
面对长孙家为了苟活而找到鞑靼族侵扰大晟朝北地百姓,晋地危难,他毅然放弃了征伐朝廷,一举取得正统的战事,班师回晋,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所以,在陆成安代行君权的时候,宁王就没想过陆成安会做出反叛的事情来。
因为,陆成安要反叛的话,早就可以在鞑靼人攻杀晋地的时候,坐视晋王在晋地受困而不管,没有必要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也要班师回京解救晋王。
从那一刻起,宁王就有些小小的心动了。
一个既能打又护妻的丈夫,谁不动心啊?
平常看似只是一张冷脸,对谁都是一幅态度恶劣的表情,可是一出事,什么都不管,火急火燎先回家救老婆。
既然你晋王抢得了陆成安?
我宁王就抢不得了?
大家都是一字王,谁也别嫌弃谁下黑手了。
还是你先不守规矩,抢姐夫的。
还有那个叫汉王的愚蠢姐姐,你呀,是活该被人抢丈夫。
这么好的夫家。
自己不勒紧了狠狠抱住,还能给他放跑了?
我宁王,这把可以什么都不要,但陆成安这个人,本王是要定了!
第0065章 我秦王要请神出山!!!!!
陆成安的隐龙在渊还有一年的倒计时。
而他现在有点崩溃了。
作为一个说到做到的人,陆成安是绝对做到了自己该做的所有事情,他拒绝接受宁王的一切礼物,以免被刷够亲密度再出现突况,每天仅限于教书,然后关上草庐,一个人进屋钻研学术、模具。
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将‘改良农具——曲辕犁’、“粗盐过滤”手法成功做了出来,当然还有一些附带的失败品,相比之下前两者,这些失败品就稍显平庸了一些。
可是,宁王远比陆成安想象中的要磨性子。
不需要赠送礼物,我就跟你朝夕相处,只要能对话,就有机会增进亲密度和好感度。
这迫使陆成安劝说对方早日出师。
可宁王一句词,就诗情画意般地婉拒了陆成安的请求。
陆成安能怎么办?
只能跑草庐里继续钻研学术,等待自己隐龙在渊的恶性Buff结束了。
【济钰五年一月,瓦剌军与天京城发生血战,由于各地勤王之师已经就绪,瓦剌军攻而不入,分兵散去,化为七族部群,各自南下。】
【济钰五年二月,瓦剌军南下,向着你其他的州府发动了进攻。】
【济钰五年三月,朝中群臣以‘敌情不明’为由,请求济钰帝切莫出兵援助南方百姓,称天京府乃天子脚下,天京府不亡,大晟朝不灭,南方尚有叛军,若是反被倒打一耙,百害而无一利。】
【选项一:是否选择出兵南下援救百姓?】
【选项二:待时而动,静观其变。】
秦王闭目分析,她能守住这里的原因是守城之战,拥有地形上的优势,在外野战,她是不可能占优的。
派遣谁出去援救百姓,这支部队都是有死无生。
眼下精兵强将就少,不能做无用功。
可是!
让她不救,她也做不到。
因为她看到了太原城被破,世家提前撤离后,那些百姓在画面中的惨状,被这帮异族蛮夷肆意掠杀。
这就是为什么,她要死守这座天京城的理由。
敢在殿上跟长孙家公然翻面的原因之一。
秦王想到了,自己跟着长孙家南迁汴京,南下之后,整座天京城的下场。
这是她死守的原因。
而在部分藩王和忠臣的勤王下,也成功守住了天京城,可现在有了这股力量的她,已经有了重新问鼎天下的机会。
这些兵力的损失,就是自己的损失,而本来瓦剌南下冲击的就是一些叛军……
两败俱伤,似乎听起来很不错?
秦王咬了咬牙,很快就清醒过来了,没错,瓦剌南下冲击的是叛军
关灯
护眼
第70章
错乱章节催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