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2章

忧虑之中,身体抱恙之际,下放‘罪己诏’,全国各地民心临时上涨。】
  板命了。
  陆成安看到这行字,就知道坏大事了。
  ‘罪己诏’一般是板命的时候用来挡一时农民起义的,基本上皇帝下达罪己诏,就是没有办法后的办法。
  至于全国性质的临时减免赋税,借此平定民愤就别想了。
  毕竟世家有大量的田地,农民会因为灾年歉收等情况而选择将田地出卖。
  这一点是皇帝阻止不了的,如果要阻止,那皇帝就要从户部里拿银子,去赈灾给那些在灾年受到影响的百姓。
  而你还不能保证银子从户部转出去,是可以做到一分不落地交到灾民手上的。
  何况有些灾年情况很小,不会出大问题。
  假定张三住的村子里两百户人家,两百户里有一百九十九户能勉勉强强地度过灾年,而只剩下一户名为张三的家不能安全度过灾年那他就会变卖东西。
  比如说把自家的田地卖给别人。
  像这种情况,你会为了张三一户人家,而去叫户部拿银子来赈灾吗?
  所以说大面积的降低赋税,到头来就是便宜了那些本来田就多的世家,而变卖田产这种情况,本质上也没法根治。
  如果你就是要阻止,发布个什么限田令,那就是彻底撕破脸皮,进一步激化矛盾,别说农民起义了,世家都起义造反了。
  为什么每个朝代都是朝代的初期最为鼎盛,最容易出盛世,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大部分人的财富相对平等。
  开国皇帝更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还没有体会到剥削平民阶级的快乐,还在一个理想化的状态,想要成为一个好皇帝,这自然保证了一定的清廉性。
  而相对小的地方,藩王自治的情况下,降低赋税,是因为他们皇室的威慑力仍然是大于地方世家,自然可以摁着地方世家的头,剥削这部分人的利益,但皇室大部分时间和世家是密不可分的存在,毕竟都是统治阶级。
  你硬是要打压全天下的世家,这不是诚心让人家对着跟你干吗?
  很多贤臣良臣都出自世家。
  皇帝可以教训世家,但绝对不可能杀完这些世家,因为他们本质上就是利益共同体,只不过时而是世家更大,时而是皇权更大。
  所以大多数时间,双方都在剥削平民阶级,不过是比谁更快把人逼反,从而重新建立秩序。
  陆成安和晋王那一局敢于减免天下赋税,主要是奉天靖难已经杀了一批世家阶级的人,多了不少无主之物的民田,施恩于民自然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比起这边感叹大晟朝正在崩溃边缘的陆成安。
  晋王现在是越想越气。
  别看她在太原已经开始走向蒸蒸日上的发展路线,可是少了一张好用的臣卡,简直是人生幻灭,心里碎碎念只想重来一次。
  作为一个饰品玩家。
  晋王很痛苦。
  作为一个养成玩家。
  晋王同样很痛苦。
  这会儿,按理说她这个时间线,和陆成安都有两个儿子了。
  培养儿子成长也是乐趣所在,一下子被剥夺了两个乐趣,晋王恨不得现在就召集手上可以一战的兵力,直取天京。
  两个害人精。
  得不到就毁掉?
  畜生!
  有你们这样做事的?
  【正英十二年十二月,正英帝驾崩,立遗诏,托孤于长孙明、吴英、江光华为托孤重臣,使秦王为帝,改年号济钰。】
  消息刚出来的一瞬间,耳畔响起冰若寒霜的低鸣。
  【“我有一计可乱天下——”】
  【“乱吧!乱吧!全都乱起来吧!这不公的天下,你们都受够了吧!”】
  【程和触发——谋乱天下。(在十个行动回合内,所有武臣的野心上涨20点)。】
  【“呵呵呵呵,我自冷眼看世间,不问天下是与非。”】
  【陆成安触发——隐龙在渊(避世期间,不受任何负面效果)。】
  只见程和一身漆黑长袍,嘴角勾勒着一丝森冷的笑意,他披头散发,对着眼前的棋盘伸开了双手。
  棋盘上,不同的棋子代表着不同的立场、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身份,它们全部都被散乱地打翻在地。
  而下一秒。
  陆成安身着素衣,盘坐在桃花源中,只手负于背,另外一只手则拿着一张不知来历的青铜面具。
  在程和的高喝声中,陆成安缓缓戴上了面具。
  两者一同出现,先后出现的那一刻就给所有人一股压倒一切的压迫感。
  ……
  ……
  ……
  隐龙在渊是特殊事件的强制效果,暂时覆盖了一身正气的效果。


第0058章 若我执掌天下大权,晋王殿下,你必是首功!
  【济钰元年三月。】
  【“陛下无虑,我有一人,可举荐入京勤王。”王灿拱手一躬,“此人姓管名彰,勇冠三军,镇边勇将,手下有精兵六千,密诏入京,可护陛下平安。”】
  【选项一:接受谏言,密诏入京。】
  【选项二:断然拒绝,不可再议。】
  秦王苏知清想都没有想,直接选择了第二个选项,暂且不谈别的,首先她最基本的皇威数值不够,没有这个威望驾驭边疆守将。
  无论怎么说,管彰带兵入京,必然是不具备合法性的,勤王这个理由明显不够,请来诛杀了长孙家,就一定会是她翻身做主人?
  再者,这样大动干戈带兵入京,长孙家会没有反应?
  管彰人还没到,她八成就要死于皇城之中,一个不听话的傀儡不是一个好傀儡,连续三局都是傀儡的秦王,心里清楚长孙明的政治敏感性。
  可能前脚刚送密诏出去,后脚长孙明就有概率截下诏书,接着等着她的就是一杯毒酒。
  最后,这个管彰绝非贤臣良将,此人至少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晋王那一局推演中,管彰在晋王攻下中原,入主天京城的时候,就选择袖手旁观在凉州拥兵自重,光凭这一点就不像是忠肝义胆之辈。
  让管彰入京,只有这几种下场,被长孙明发现,她被毒杀,长孙明没有发现,管彰带兵入京,杀了长孙明,以兵权架空朝政,她照样是个傀儡。
  她永远不会高估自己的实力,把皇权天授这种说法当成真的,认为所有人都会敬畏她的宗室血脉。
  甚至于,秦王感觉提出这个建议的王灿都是个心有鬼胎的家伙。
  此时,计划赶不上变化,父皇驾崩太早,她这局的生存环境再次被压缩到了极致。
  铲除权臣的办法有很多种,最王道,最好用的,就是扶持支持自己的世家势力。
  权臣能和皇权对着干,无非就是他手下的支持者多。
  双方,谁的支持者更多,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