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96章

道:“有我在,谁都欺负不了你。”
  可能是觉得自己有些丢人现眼,小八强装无事道:“就你最没用,还护着我,我护着你还差不多。”
  小孩子的悲伤来得快,去的也快,可唯独没变的就是这份感情足够真挚。
  就在秦王还要说些什么的时候。
  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陛下,关中总督陆成安已经入城了。”
  陆成安的这个关中总督自然是暂任,不过这个暂任应该也暂任不了多久,正英帝想了想,为了听从自己几个皇孙,留用陆成安的可用之身,正英帝想把一个更重要的位置给他。
  而此刻的陆成安再次回到京城,同样是百感交集。
  这江南、河南再到关中,他几乎是走了一遍,当然在模拟推演中他更是从南走到北,再从北走到南,整个大江南北都是他曾经踩过的足迹。
  这次回到京城,当再次回到一切的原始点时,陆成安感觉自己已不再是孑然一身。
  从迷茫,不知道未来的去向再到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寻求改变,再到如今想要成为大晟王朝的栋梁,变成历史版图上的一段传奇。
  【女帝成长计划】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虽然没有记忆传承,但是那种精气神的改变却是由里至外的。
  在内官的带领下,陆成安一步步走向了皇宫的深处,在乾清宫的殿前行礼。
  “爱卿来了。”正英帝的声音自殿内传来,声音并不大,但是听起来格外亲切。
  “臣见过陛下。”陆成安再次迎上。
  在正英帝身旁的一侧坐着成王,另外一侧则坐着秦王,在陆成安走进来的一瞬间,她们两个的目光都落在了陆成安的身上。
  陆成安的衣着朴素,一件随处可见的袍子还有些许雨珠挂在上边,就是这样的简单,更让秦王觉得他并不容易。
  “微臣一时匆促,还未换得上一份体面的衣物。”陆成安微微致歉。
  正英帝见微知著,拍了拍陆成安的肩膀。
  “这些日子,苦了你了。”正英帝叹了一口气,“快一年多了吧,从江南再到开封再跑到关中现在回到了这里,这一年光是赶路,就用了你不少的功夫。”
  陆成安还想说些客套话,最后叹了一声道:“确实辛苦,以前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做起来如此繁琐,等落在自己的头上时,便知道其中几多艰辛。”
  “唯独顾虑是自己办不好事,不能为陛下解忧,为天下百姓解忧。”
  “从今往后,你就不用跑出京外了。”正英帝赐座以后,沉吟片刻道:“朕打算让你总督京城的三大营,成为他们的统帅。”
  成王微微点了点头。
  这倒是好事,有了陆成安总督京城的三大营,整片京城就是安全区了。
  陆成安想推脱。
  “你毕竟是武臣,朕不能令你入朝治政。”正英帝大抵是看出来陆成安的意思了,“但外放你到地方为官,是为浊流,那就大材小用了。”
  “于一地,置你一人,何其可惜。”
  “只有在京城,你才能看得到天下。”
  正英帝再次说准了其中的软肋之处,成王又一次点点头。
  放陆成安在一个地方太可惜,只能关照一地的百姓,放在京城,他的作用就大了,可以关照到大晟的天下。
  “微臣谢过陛下。”陆成安双手一合,“那当下,微臣也有一事相求。”
  “何事?”正英帝目光凝聚在了陆成安的身上。
  “削藩。”陆成安沉淀了片刻,最终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各地藩王手上都握有兵权,您在的时候,她们大多听从你的话,可是一旦您驾崩了呢?”
  “我曾一路经过江西,魏王虎视眈眈,陛下您不可不防。”
  削藩的问题其实是最该解决,也是最早需要得到解决的。
  不削藩,永远没办法集中皇权,让行政速率提升一个档次,但凡有个不听话的藩王,都能让大晟王朝这个中央吃到苦头。
  而且大晟王朝的混乱已经从外战逐渐转移到了内战的倾向,有这个苗头就必须掐灭。
  这是消除内战最快的解决办法,何况陆成安深信他这几个模拟里的老婆都不是省油的灯。
  一旦到了那种要撕破脸皮的局面,她们是真敢翻脸掀桌的。
  先别说晋王了,汉王现在握着京营的兵权同样凶猛。
  这两家真打起来,足够让大晟王朝血流成河,由内战转为整个王朝的崩溃。
  主要是晋王的脾气足够硬,现在汉王同样不再是先前的好好脾气,任人宰割。
  防范极端情况下出现的内战,陆成安必须要将削藩提上日程。
  而且大晟王朝和大明一样,对宗室的供奉已经到了一种予取予求的状态,这样下去,早晚要碰上财政危机。
  要是这些宗室只吃不出的话,那就会变成大明后期那光吃不做只会拖后腿的累赘。
  要想正儿八经改变大晟王朝的格局,就必须经过削藩这一刀,提高了行政的速率,才能加快朝堂新的运转。
  自行政效率进行改变,从而方便更改税收,增进收入,利于推行政策,等到国家经济有了极大好转过后,便能积累军事力量,再反过来去吸世家大族的血。
  这都是环环相扣,一条接着一条的。
  可也正如陆成安所想,这一切的变革,都是要从削藩,提高皇权集中的效率那一步开始。
  正英帝清楚削藩这件事情,对自己的统治是利好的,可问题是削藩的对象,都是自己的亲友手足,怎么开刀,拿什么更好的理由顺理成章地去开刀才是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这次,正英帝正正经经和陆成安讨论起了削藩这件事情上的执行难度。
  他看得出来眼前这个年轻人,是真心希望大晟王朝变得更好。
  苏为英在柱子后叹了一口气。
  “我父配享太庙,可惜害苦了我。”
  “削藩之后,我娘只怕是再无立足之地。”
  苏灵然冷笑一声,这话你信啊?
  削藩削的是亲王,根本没削晋皇姨娘家的底蕴,人家的影响力摆在那里,只要那一脉的关系没断,你就算是坐在京城,也没人敢动你。
  再无立足之地?
  这话听听就得了。
  无非就是晋王被削藩以后回到京城,地位和政坛影响力会逐渐和汉王拉开差距,到时候你这老小子当不了好皇孙,不能当这个太子罢了。
  于心而讲,削藩对他娘是件好事。
  弱势群体这样下来反而机会更大了。
  但灵然又不指望他娘发狠,能让他坐这个好皇孙的位置。
  他啊……
  能被生下来就算成功。
  落地就是好事!
  别的根本就不多想。
  回头他得想办法给阿娘支招。
  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