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是坐不开,季云染提前和知青点打过招呼,要借用他们吃饭的地方。
当然,季云染也不白用,把蒸的馒头拿出来8个送给知青吃。
别看只是馒头,很多知青下乡后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
所以见到季云染的馒头,大家都很高兴,早早吃完饭就把地方收拾出来。
村里人上完工回家,休息了一会,就陆续到了知青点。
看着两桌子热气腾腾的饭菜,也是高兴的不行。
这就是他们愿意帮忙盖房子的原因,能吃上一回好吃的饭菜,有鸡、有兔子,还有大胖馒头。
馒头就不用说了,就说肉,村里的人很少吃肉。
先不说肉贵不贵的问题,单只说买肉需要肉票,而村民是没有肉票的。
他们想要吃肉,只能等到快过年的时候大队里杀猪分肉,平时是吃不起肉的。
实在馋得慌的话,没有肉票就需要花高价买,谁舍得?
可能很多人会说,上山打野兔野鸡不也一样吗?
山里这些东西是多,但也经不住附近村民的惦记,附近的山上己经很少了。
想要打到很难,得进深山才行。
但深山又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一般村民不敢进,都是等秋收完,村里的民兵队组织一些村民进山,打点野货分分,过过馋瘾。
总起来说,肉在农村绝对是奢侈品,季云染这又是鸡又是兔子的,很是丰盛。
这一顿下去,油水能管好几天,大家都吃的很开心。
吃完饭,季云染收拾好就回了家,锁好门不等休息就进了空间。
她把萝卜、白菜、菠菜、小油菜的种子都种下,还特意出来提了几桶水浇了浇地才离开。
这空间实在没什么好待的,就十平米的地,能见度还那么低。
连太阳都没有,她真怀疑种子能不能破土生芽。
出来后,季云染就去生火烧了一大锅水,准备洗澡。
趁这个空档,她把煤油灯点上,然后开始整理报纸。
报纸上都有相关报社的投稿地址,她把地址都写了下来,然后把京市、沪市以及黑省的报纸分门别类整理出来。
每个报社的文章,季云染都看了好几份,大题弄明白它们的风格、特点,后面就要有针对性的写。
其实这个年代的文章是很好写的,感情真挚的正能量文章很容易收获好评。
季云染没急着开始写,她整理了六家报社资料,准备重点给这六家投稿,每家投两篇。
到时候再根据中稿量和报酬,固定两家或三家报社。
如果这六家都不行,就再看看别的报社。
季云染相信,自己的文字总能在报纸上找到一席之地,后面她还要准备写小说呢。
整理好资料,季云染把报纸都收拾好,洗了个澡就熄了煤油灯睡觉。
第二天又开始上工,秋收还有十来天,季云染己经明显感觉到,上工的氛围都变了。
不过八卦似乎永远不会缺席。
王婶凑上来说:“季知青,你可真有钱,还自己盖房子,家里是不是藏了很多好东西?
怎么听说你那墙头上弄上了玻璃碴子,是防谁啊?防你们知青,还是我们村里人?”
周围的人都竖起耳朵听,季云染叹口气,是真的受不了这个。
芝麻点事情都能被拿出来说,还容易被扣帽子。
你不能轻易翻脸,那样有理也可能会被围攻。
想到这里,季云染双眼一红,水灵灵的眼睛看向王婶:
“王婶,我今年才16岁,还是个小姑娘,胆子又小,知青点睡不过来,才不得不盖房子,一个人住难免害怕。
我未婚夫也担心我,就让我在墙头上装上点玻璃碴子,这样睡觉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安全点,村里是不允许装这个吗?
装之前我问过了大队长,李叔说可以装,王婶觉得不可以吗?那我再去找李叔问问,不可以的话我找人把它再弄下来。”
说完就准备去找大队长,王婶哪能让季云染去找大队长,情急之下伸手去拉季云染的胳膊。
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手劲太大,没控制住,季云染身子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
王婶赶紧松手,季云染随即“啊”的一声。
用另一只手捂住被王婶拉过的地方,眼泪吧嗒吧嗒掉了下来。
翠花嫂子立刻上前扶住季云染,冲着王婶说:
“你怎么回事,一来上工就欺负季知青,季知青装点玻璃渣子怎么了,她一个小姑娘不得保护好自己?你也不看看你膀大腰圆的,也不怕把季知青伤着了。”
附近的几个婶子,原本听说季知青装玻璃渣子,也觉得她矫情。
同时心里不太舒服,谁愿意被别人防着?
但听了季知青和李翠花的话,又觉得确实应该装,于是纷纷附和翠花婶子。
主要还是烦王婶,干活没多少,嘴巴整天没停的时候。
人家季知青好好的干活,她非去招惹。
城里的姑娘都细皮嫩肉的,能受得了别人没轻没重的拉扯?说不定胳膊上己经红了一大片。
一个糙老娘们欺负一个娇弱小姑娘,咋好意思的?
这里的吵闹很快就传到了小队长那里,过来一看。
季知青娇娇弱弱站那里流泪,旁边还几个婶子在哄着。
另一边,王三顺媳妇明显心虚。
小队长……
一问之下才知道,又是王三顺这媳妇搞的事情。
小队长气的不行,首接撂下一句:“再有下次,一天的工分不用要了。”
王婶一听立刻就去干自己的活了,大家也都散了。
季云染擦了擦眼泪,也低下头去干活。
反正她也不是个口才多好的人,只要占理,她不介意多哭几次。
看到美人落泪,人们总会多几分同情的,这便可以了。
原主就是因为既不会说,也不会哭,保护不了自己的东西,季云玲才会去算计她的工作。
季云玲这个亲姐姐尚且会欺负她,更不用说和她没有什么关系的人了。
她必须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好好的活下去。
这一天除了王婶出来作妖,倒也没什么事情发生,季云染也渐渐适应了上工的节奏。
当然她干的活依旧不多,每天就是拿五、六个工分。
对此,季云染觉得正好,她没想着完全靠工分生活,但也不会不干。
毕竟她下乡就是为了建设农村。
别管这是不是真心话,至少在行动上不能让人挑出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