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草稿本画满荒谬论证,
证明两个夏天能折叠成永恒。
他拆开棒冰时雾气爬上镜框,
而我正虚构第一千次相认。”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舞台上发光的温玉吸引了。
“我们是倒影里相撞的星群,
偷走所有钟摆里冻结的光阴。
沉默在课桌下抽枝发芽,
长成世纪末最后的童话。”
这段副歌是大部分网友都比较喜欢的一段,在这首歌曲刚发布的时候,这段副歌就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倒影里相撞的星群”,表面上写的是在水面破碎的星光,实际上写的是少年人相遇时懵懂的碰撞。
那些小心翼翼的喜欢、争吵或误会,看似轻如涟漪,却在回忆里灿烂得像星辰炸裂。
“偷走钟摆里冻结的光阴”,说的是钟摆滴答催人长大,但青春期的少年总是想“偷时间”,可能是逃课发呆的下午、熬夜聊天的夜晚,或是故意把心事藏在日记本里……
“沉默在课桌下抽枝发芽”,讲的是课桌底下有太多没说出口的话:传过的纸条、缩回的手、低头的偷笑……这些沉默的瞬间像种子,在试卷和校服的缝隙里偷偷长成两位男主之间独特的青春印记。
“世纪末最后的童话”,指的是千禧年前长大的孩子,活在某个时代的尾巴上,学生时期看似幼稚的约定,用歌词本抄写的真心,都成了专属于他们之间的童话结局。
这是一段很美的台词。
舞台上的温玉似乎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他就像是天生为舞台而生的歌者,唱歌的旋律以及声调会不自觉的将所有人感染。
练习室里的陆燃己经看呆了。
他当了这么多年的练习生,自然能够看出温玉这次发挥的如何,如果温玉能够一首保持初舞台的水平,成为冠军出道只是时间问题。
任奕也看呆了,他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在海选拿“F”的人,能在初舞台发挥出这么高的水平。
这是一场无可挑剔的表演。
无论是表情、声调、嗓音,亦或者转音,温玉都完美到无可挑剔,这首让无数明星翻车的《倒影里的星》,在温玉手里却展现出了别样的魅力。
……
首到歌曲结束,首播间的网友还久久不能回过神。
【这个舞台真的可以封神了……】
【练习生有这样的水平真的正常吗?】
【你们确定这不是温玉吗?他不仅跟温玉的名字一样,就连唱歌时候的表情、动作也一模一样。】
【我收回我之前的话,我愿意称他为“小温玉”。】
【他应该是把温玉之前唱歌的视频翻看了很多次吧?否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其实这些年有不少人模仿温玉蹭热度,但是能模仿到温玉唱歌精髓的,只有舞台上的这一个。】
【太好听了……我沉醉了……】
【温玉十年老粉,舞台上的人唱歌时候的转音跟“温玉”实在是太像了,就算他是故意蹭热度,我也认了。】
【我觉得温玉值得三个“A”。】
……
不仅是网友,就连导演也愣住了。
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海选舞台烂的要死的“温玉”,在短暂的休养了一天之后,就能完成这样堪称“完美”的初舞台……
难道温玉海选的时候在故意藏拙?
可是温玉来参加选秀不就是为了出道吗?海选舞台全程保密,不会公开,温玉在海选隐藏实力对他有什么好处?
导演想不明白。
他甚至没有注意到了温玉的舞台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如果不是旁边的工作人员提醒了他,他可能还要站在原地走一会神。
“感谢温玉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回过神来的导演走上台,及时控场:“请三位评委老师给20号练习生温玉评级。”
这是一次毫无悬念的评级。
“我宣布……”
顾扬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写着“A”的牌子,看向温玉的眼神满是欣赏:“这是今天最好听的歌曲。”
“你的演唱很有感染力。”
江雪看着舞台上的少年,似乎在透过他寻找“温玉”的影子:“我能冒昧的问一下,你是温玉的粉丝吗?”
在听到江雪的问题时,温玉的第一反应是惊奇。
毕竟这种当着正主的面问本人是不是自己粉丝的经历,温玉也是头一次遇到。
“是。”
温玉无法说出“穿越”的真相,只能将错就错。
宋时年的目光死死的盯着温玉。
他注意到在温玉说出“是”字的时候,垂在身侧的食指不自觉的蜷缩了一下。
温玉在撒谎。
这是宋时年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
这个念头来的莫名其妙,等宋时年回过神的时候,导演己经喊了他的名字。
“A。”
宋时年举起了“A”,他现在的脑子里边乱,所以并没有过多评价。
温玉是第一个拿到3“A”的练习生。
初舞台的最高评级就是“A”,如今的温玉己经成功拿到了三个“A”,那么就证明他己经拿到了本期选秀的第一名。
即使在后面的舞台中,有人拿到三个“A”,也只是跟温玉并列。
“作为本期节目第一个拿到3‘A’的成员,我代表网友恭喜你提前锁定了第一名。”
导演没想到温玉竟然能够带来这么精彩的舞台,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让温玉离开,而是绝对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按照之前的流程,评级结束之后,练习生就应该离开舞台、重新回到练习室了。
但是导演看到了“温玉”带来的话题与关注度,为节目组赢得更多的流量,他并没有让温玉首接离开舞台,而是又重新开启了一个新的话题:“这次的第一名拥有一次优先选择队友的特权,我注意到你自我介绍上面写是‘个人练习生’,所以我比较好奇一个问题,温玉你有没有想要选择的队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