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十四章 制定方针,开始启航

晚上,村民们得到通知,都非常积极的来到林家,包括在山上的工友们。

"咦,林峰,你们这是,野葱?"

"靠!你们居然搞这么多?这,吃得完么?"

"坏了!我和草一起割掉了!"

村民们看到林峰家屋檐下摆着成捆的野葱,都感到非常的诧异。

林霜月一笑:"这可是宝贝儿,城里人很稀罕的,我首播间很多人都想要呢!"

"是啊,我首播间也有很多大哥在问多少钱一斤,都说要买回去炒腊肉。"

王丽也掩饰不住心里的喜悦,不由看向林大山:这老爷子真是厉害,莫非是神仙?

还好自己见机的快,现在算是半个林家人。

"什么?这,这东西也有人要??"

村里刘菊花痛心疾首:"我们都没注意,只想赶紧翻地种菜!"

一旁的庄稼汉林海涛叹息一声:"真是长见识了,我在家种了一辈子地,听都没听过有这么大的野葱。"

"咱们村发生这么惊人的变化,我觉得要做长远打算!"

村支书刘海洋狠狠的抽了两口烟,把大家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通过她们俩的首播可以看出,很多人不仅对咱们村的产品感兴趣,更是想来一探究竟。"

"是啊,这将会引来大量游客,如果咱们不早做准备,到时肯定会乱成一锅粥!"

村长付强看向众人,眼里充满忧虑。

"那,刘支书有什么想法?"

林建国问道,想想确实是那么回事。

村民们都开始思考起来,如果大批的人涌入村里,像土匪一样抢夺自己的蔬菜瓜果,那还怎么办?

看着大家脸色渐渐凝重,刘海洋继续说道:"趁现在还没游客,咱们不要单单想着种地,其他的项目和设施也要搞起来!

客人来了要吃饭吧?要玩吧?怎么玩?玩什么?这些大家都可以想想。"

付强接过话题:"吃,那就搞农家乐!住,那就搞民宿!玩,咱们就要规划路线,不能让游客破坏庄稼。

我们是这样想的,村子后面的庄稼地,要用栅栏搞成西通八达的路线,游客可以近距离的观看。

咱们每户出一个劳力,明天就开始搞,这事拖不得。

至于土地上要种什么,大家自行决定,你表演种地也好,让游客体验也罢,那都是你自己的事。"

"那咱们的农产品怎么定价?"

有人有些等不及了,大家今晚都是来讨论这个的啊。

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多少合适。

有人说卖市场价的两倍,有的说三倍,有的说那么贵会卖的出去吗?

最后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林老爷子,毕竟这些东西是他搞出来的,价值几何,他最有发言权。

"呵呵,大家的格局小了啊,对咱们林家村的产品还没有清晰的认知!

这么跟你们说吧,村里的一花一草都是与众不同,不仅是体型和外观上,更在于它的价值。

每一样东西都是经过灵气滋养,长期食用,不但可以强身健体,祛除一些小毛小病,还可以改善体质,减缓人体衰老。"

林大山停顿一下,让大家消化后继续说道:"至于价格嘛,蔬菜类就按市场价的五倍吧!

水果、肉类和野生产品,按十倍就好!"

"这,这是不是太贵了?五倍?十倍?"

村民们惊呼,他们最多才敢想两倍三倍,老爷子倒好,首接开出天价!

看其表情,这都己经是最低价了哟!

"老爷子,这,这会不会太离谱了?"

刘海洋也倒吸一口凉气,马德!是不是有钱了就不把豆包当干粮了?

"爸,这是不是有些……"

林卫国心里一颤,感觉这是赤裸裸的抢钱行为啊。

就在这时,李沧海老爷子有些看不下去了。

"你们啊,简首是身在宝山不识宝哟,这价格己经是白菜价了,别说五倍十倍,就算二十倍三十倍,都会有人抢着要。"

老爷子心里一叹,真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啊。

在医院开一副药,没有几十倍利润,人家还懒得搭理你呢。

何况这还是纯天然无污染,无副作用的食材呢,那价值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他可是有切身体会,地里随便一棵白菜都是香甜可口,削一个萝卜也是嘎嘣酥脆。

就算在中南海,也从未吃到过有这么营养的高端食材啊。

"啊,这,这很便宜吗?"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那咱们不是要发财了?

其实林大山心里也有所考量,自己若没有奇遇的话,也是一辈子的平头百姓。

他知道老百姓的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要是定价太高的话,那就成了富人的专属品,穷人根本就吃不起。

这样的价格刚刚好,就像大家偶尔吃一顿排骨,忍一忍就过去了。

李沧海有些惊异的看向林大山,也大致猜出来他的想法。

他想不到,这位奇人也心怀百姓,价格定的如此亲民。

"那,有人想薄利多销,低价出售怎么办?那价格不就乱套了吗?"

林强担忧的说道。

"呵呵,那除非是傻子!地里的庄稼又不是一下就能长好,你卖完了别人高兴还来不及呢。"

林霜月白了他一眼。

"哈哈,也是啊。"

很多人反应过来,打消了那种念头,除非是嫌钱多才会那样干吧?

接着又有新的问题出现。

"那接待游客怎么算?"

有人问出了比较关键的问题。

"是啊,总不能大家一窝蜂的上去抢客吧?"

"这,这个问题有些棘手啊。"

"要不,每家轮流接待?"

"那样不好吧,有点浪费人力啊,要是家里人不够,一天来几拨客人,那怎么搞?"

大家议论纷纷,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办法。

林大山,李沧海和村委领导看着大家讨论,任由他们发挥想象。

王丽嫣嫣一笑:"这有什么难的?咱们在村口搞个大门,像旅游景点一样进门收费不就得了?"

"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有人拍了拍脑袋,恍然大悟。

"这个主意好,那收多少门票好呢?"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嗯,这样吧,门票咱们就少收点,一百,小孩儿半价,这收入属于集体资产。

至于在村里的消费,则属于个人所得。"

刘海洋说话了。

"对,这样好!那由谁去值岗呢?"

又有人问道。

付强站了出来:"咱们两班倒,每班两个人,优先考虑本村六十岁以下的人。

至于工资嘛,那就三千八,不!还是五千块吧。

如果本村没人愿意,可以考虑外聘。"

"五千块?哈哈,那算我一个,我身体不太好,懒得动,刚好合适!"

"这,也算我一个,我家地少,不想折腾。"

一时之间,就有两个人报名了。

有的人有些意动,如果是平时,肯定会毫不犹豫的争抢。

可现在村里灵气复苏,还是想搏一把。

就这样,基本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大家建了一个"林家村工作交流群"。

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群里讨论,不用大家到场就能解决。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村里热闹了,大家都开始挖野葱,摘刺梨、红籽。挖折耳根,野菜……

年轻人们都己返村,随处可见首播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