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刘雪琴都待在娘家,刚开始刘家人都信了刘雪琴的话,王老太这个爱孙如命的软包子肯定不愿意孙子离开,过不了一天就得到刘家认错。
那时候拿乔的就是他们了,没想到几天过去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王老太面都没露。
“雪琴,你不是说你婆婆过不了一天就回来道歉吗?”
“人呢?”
刘母忍不住了,刘雪琴这都回娘家好几天了,大儿媳妇早就有意见了,在带着孩子娘家白吃白喝的话大儿媳她都压不住了。
“妈,你问我我怎么知道,这王老婆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以前她什么时候和我这么说过话。”
刘雪琴在娘家待了几天 心里也快烦死了,周建成倒是天天来,刘家一开始还把周建成当成贵婿,来了都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这两天也烦了。
“妈不是说你,你都嫁人了,这么在娘家待着也不合适,你嫂子们没说出口,但是你也要自觉。”
刘雪琴一听这是他娘在赶人了,突然就爆发了。
“妈你说的是人话吗?嫁人了难道就不是你亲生的?我才回来几天 你就赶我走?我在婆家受了那么多委屈 还不是有你们这个不争气的娘家。”
“人家是觉得我娘家人软弱才不把你们当回事,要是你们硬气一点 还会这么对我吗?”
“你们找我借钱,给弟弟买工作的时候怎么不嫌我没用,怎么不说我嫁出去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
刘母也不想过分惹了这个女儿,女儿女婿都有稳定工作,以后有用得上他们的地方。
“妈就那么一说,你还当真了。妈这不是为了你着想吗,要是你婆婆真是不打算管了,你在娘家永远住下去,周家二房还巴不得呢。”
“你可别糊涂了,小峰是周家唯一的孙子,周家的家产都是小峰的,你现在发脾气 可是把家产拱手让人了。”
刘雪琴一听他妈的话 觉得很有道理,只是让她这么回去她又不愿意。
于是两个女人又开始商量要怎么回去才能反败为胜。
最后 刘家的大儿媳赵琪琪想了个办法:“雪琴,让你三个哥哥陪你一起回去,要是周家不给个说法那就别怪刘佳不客气了。”
“你 3个哥哥又不是吃素的,难道欺负了周家人不给个说法就过去了吗?”
赵琪琪心想,说不准去周家闹一趟 还有好处呢,再坏能坏到哪儿去,大不了空手而归呢。
而且周家是个要脸面的,给儿媳妇娘家人打上门,看他们家在大院儿里还怎么见人。
如果好好商量 那大家你好我的,要是不好好说话,谁怕谁呀。
刘雪琴本来是打着让婆婆来刘家求她的想法,现在既然不来,那他就把几个哥哥带回周家给他撑腰了。
“建成,要怪就怪你妈不讲情面。”
“哥哥们去周家是为了帮我们 你可不能拆台。”
周建成这几天来周家也是很憋屈的,要不是他娘惹的事儿,他会像上门女婿一样的憋屈吗?这么大年纪了,一点事情都不懂,净给儿女惹麻烦,有这样的妈真是他上辈子的福气。
“这次确实是我妈的问题,带不好孩子还不让人说了,现在首接孩子都不带了,还配做奶奶吗?”
“我妈要是有岳母一半的讲道理,那就不至于这么闹。”
刘母和刘雪琴对视一眼,刘雪琴心中窃喜,她真是没选错人。
虽说本事不大 也就是个后勤科普通的工人,胜在听话呀 什么都听她的,这不比嫁入高门却要受气强多了。
而且周家老两口都是工人,工资也不低,周家没分家,两个儿子的工资却不要上交,都是老两口花销的,他们日子过得很滋润。
这么一对比,其实她嫁的很好了。
周家这边
王淑芬和周大勇也在谈话。
“淑芬呀,你说你这么闹 何必呢,都是一家人 一个屋檐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是一首这么僵着,日子不过了?”
“你就给儿媳妇儿低个头又怎样,老了还是要靠他们的。”
王淑芬笑了:“看你儿子这样,孝顺他。岳父岳母倒是挺勤快的,我指望他还不如指望路边那条狗。”
“老头子 你这个想法过时了,你说说我们工资这么高,你还怕老了没人养?”
“我都想好了,以后就用退休工资请个保姆,儿女们要是愿意回来看 我们就看,要是不愿意就算了,靠人还不如靠自己呢。”
周大勇一听 眉毛皱成了毛毛虫:“外人怎么比得上自己亲生的,万一被虐待呢?”
王淑芬:“你有钱,谁会虐待你?多的是孝子贤孙的。”
周大勇:这老太婆怎么回事,说不通了。。
“再怎样 面子也得过得去,要是让儿子们对你有怨气,那就真的白养了。”
王淑芬笑着摇了摇头:“周大勇 你平时不管家,你没看到刘雪琴平时什么态度吗?人家就没把我当婆婆,当成他的保姆呢!还是免费的!”
“再看看你儿子,他媳妇儿骂他妈的时候一声不吭,还帮着他媳妇儿数落亲妈,这样的儿子己经白养了。”
周玲玲听到屋内老两口的谈话,握紧了拳头,没想到他哥嫂越来越过分了,如果是她在的话 肯定会为他妈说话的。
不为别的,亲妈毕竟是亲妈,哪怕有再多的问题也是生她养她的。
上辈子的周玲玲哪怕失望透了,但是仍然承担起做女儿最低的责任,王淑芬的养老费她一次都没欠过,只因为她是亲妈。
不过感情上终究过不去心里的坎儿,所以她不愿意回家,她觉得这个家就不是她的,是她哥哥的,所以知道上辈子的王淑芬去世了她都不知道王淑芬被送进了养老院,她以为母亲对待哥哥那么好,她应该有不错的晚年。
而王老太在女儿嫁给周建成的上司后,很少去女儿家,她一去就会看到年纪和她差不多女婿,心里不是滋味,这是她造的孽。
母女俩一辈子的隔阂 在王老太去世的时候都没有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