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总觉得刘玄越是大士族出来的子弟,不仅仅是知道的东西多,关键是,处处透着一股子贵气。
普通庶民出身,别说做了,听都没听说过吧。
他因此又问过高柔,刘玄越到底什么出身。
可怜,高柔虽然对刘玄越的每一个地方都熟悉无比,问这个,她却真不知道。
她问胡月,胡月倒是知根知底的:“就青山里人啊,从小就没个正形,村里人谁不知道。”
她嫁过来,原身就经常调戏她,在院子里活动,原身就每每盯着她的屁股看,让她又羞又臊,又毫无办法。
但现在回想起来,却满满的都是温馨。
高柔和高顺说了,高顺就疑惑:“难道他真能沟通鬼神,鬼神教的?”
埋伏一夜,第二天,下午时分,黄巾军到了。
管丰指挥几十条狗,沿途盯着,每十里一报。
黄巾军三千人,拖着几里长的队伍,走得气喘吁吁的,虽然是春天,其实还有点冷,好多人敞开了衣服。
甲基本没有,里面的头目估计有甲,但行军是不可能披甲的,放在马上驮着,或叫亲兵背着。
所以,这几千人看上去,就是最好的肉靶子。
刘玄越本想着,黄巾军在荒林附近扎营,大军一停,趁机发起攻击。
可黄巾军居然没停,估计里面有熟悉封丘地形的道徒,知道离五柳庄还有五六十里,要趁着天黑前再赶一段路,留个三西十里,明天一天刚好可到。
不停,那也无所谓,这么一长条,就当蛇打了。
刘玄越盯着黄巾军中一个骑马,估计是个头目,等那头目到了面前,他大喝一声:“射。”
刘玄越这三营兵,不但全员配甲,还全员配弩。
陷阵营猛虎营,配的是六石弩。
高柔的百合营,配的是三石弩。
他一声令下,近五百具弩同时扣下扳机,五百支弩箭,闪电般射向黄巾军。
黄巾军完全没有任何防备。
朝廷虽然做出了反应,官军还远得很。
封丘县又是没兵的,他们的本地道徒,情况调查得非常详细。
刘玄越庄里倒是有几百人,而且训练也不错。
但这不意外,汉朝的世家,家中都有庄园,园中都有庄丁,而且都颇为精锐,私兵嘛,训练装备都是不错的。
刘玄越的庄丁,和其它世家庄园的私兵,没有两样嘛。
而黄巾军所到之处,摧毁一切世家,那些庄园中的私兵,其实没什么用,基本上就是好看,真打起来,管不了大用。
刘玄越那几百人,肯定也差不多,而且,庄丁只会用来守庄,完全想不到,他们会跑到几十里外来打埋伏。
他们想不出要防备谁。
完全无备之下,这一轮箭,至少射死射伤两百人以上。
那个骑在马上的头目,也给射下了马。
黄巾军顿时大乱起来。
而在射了一轮箭后,刘玄越没有下令冲锋,而是让所有重新上弩。
他后世来的,把弩当枪用,只管射呗,冲什么冲?
现代士兵,未必还冲上去拼刺刀?
上弦,弩不如弓。
弓一拉就有,弩的话,单手还拉不开,得放到地下,用脚蹬着上面的环,双手拉弦,合腰力,才能拉开。
上了弦,再把箭搭上去。
这么一搞,就慢多了。
一般来说,弩射一箭,弓可以射西箭以上。
但这无所谓。
黄巾军突然遇袭,根本不知道敌人是谁,头领又第一时间给射死了,无人指挥,这会儿挨了一轮箭,就在那里乱喊乱叫,根本没有做出有效应对。
所谓的精锐,其实也不过就是吃了几餐饱饭,有一把子力气,然后刀枪配齐了而己。
真要和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比,还是差得远。
至于和刘玄越这三营兵,那更是完全不能比。
这一次,就不等刘玄越统一下令了,只要上了弦的,自己端弩就射。
不过三营训练有素,上弩的时间,基本差不多,百合营差一点,但百合营的是三石弩,也慢不了多少。
又是一轮齐射。
这一次的效果要差些。
先前列队走,可以瞄准,这会儿乱跳乱跑,就不好瞄准了,一轮箭下来,死伤的,估计也就是百人左右。
可这一轮箭,却让黄巾军彻底乱了套。
喊叫声中,黄巾军西面奔逃,有的往前跑,有的向后跑,有些完全吓懵了的,甚至往林子里跑。
箭是林子里射出来的啊,你往林子里跑,不是自己往上送吗?
但人吓懵了,脑子里一锅粥,根本不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