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山带着深深的疑惑,询问道。
“姨妈,现在厨师还吃香,但再过几年,厨师就不吃香了,
现在买工作,其实并不适合,不如等明年了自己做生意。”
“你说的有道理,那明年什么时候,能自己做生意?”姨妈询问。
“明年上半年咱们县就可以了,但别的地区暂时还不行,
根据我的观察,别的地区估计再等一两年,才能正式做生意。”
李小山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也就是说最近一两年,厨师工作还是比较吃香的吧?”姨妈再次询问。
“嗯,最近两年厨师都比较吃香,但以后地位会一首降低。”
李小山记得很清楚,第一批工人下岗是1986年。
那时候就算是八大员之一的厨师,也会失去工作。
那是六年之后了,现在厨师地位还很高。
但厨师的地位,在这六年里一首在下降,最后彻底烂大街。
“两年内?那等我买了工作,两年内再卖掉就不吃亏了。”姨妈回答。
“这样啊,但没必要,明年了你们做生意,赚的更多。”李小山给出了建议。
“我明白的,我现在买工作是为了我儿子,我儿子刚当知青回来,
他的年龄也不小了,也该结婚了,可他没有工作,介绍的对象都没成功,
我就想给我儿子弄个厨师工作,那他找对象就简单了,等结了婚,
我们再卖掉工作也没事了,反正己经结婚了,卖掉工作也不吃亏。”
姨妈微笑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原来是这样,这倒是可以。”
李小山听完点点头,这个方法确实很不错。
现在城里女孩子结婚,也看你的工作的。
没有工作的人,想找对象也不容易。
如果你有了厨师工作,那肯定有很多姑娘愿意嫁。
毕竟是八大员之一。
想到这里后,李小山道。
“那行,既然姨妈你想要这个工作,那我就给你了。”
“谢谢你小山,给我几天时间,等凑够550块钱,给你拿过来。”
“卖给外人550,咱们是亲戚,给我500块钱就行。”李小山不在意道。
“这样不好吧,毕竟是八大员的厨师。”
“没事,咱们都是亲人。”
李小山并不在意这五十块钱。
姨妈可是一位人才,李小山以后的生意肯定越做越大。
到时候,肯定需要姨妈的帮衬。
投资这么一点钱,得到姨妈的感激,这肯定是值得的。
所以李小山态度坚定,只要500块钱。
这也让姨妈很感激,微笑着向李小山表达感谢。
但买卖工作的事,不能让别人知道。
于是他们约定好。
等今天卖完饭之后,李小山和王明月,专门去姨妈家一趟。
他们假装以赠予的名义,将工作赠给姨妈的儿子,也就是他们的表弟。
正好那时候邻居们都下班了,可以名正言顺的给了表弟。
但是暗中,姨妈会把钱给李小山。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隐藏这次交易。
决定好之后。
他们去了县城,开始卖饭赚钱。
王明月和姨妈在一个摊位上。
李小山自己一个摊位,大舅哥也是自己一个摊位。
不过大舅哥的同学李倩,经常过来帮助他。
两人己经确定了对象关系,正商量着结婚事宜。
“三个摊位,只有我自己一个人。”
李小山坐在摊位前,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要是能多招聘点人,他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可惜他今年他不敢招聘,还是等明年了再说,只有这样才安全。
“大哥,终于找到你了。”
惊喜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李小山往旁边一看,发现竟然是票贩子王老六。
此时这家伙,正一脸惊喜的看着李小山。
“是你啊,过来坐。”
李小山微笑着招呼王老六过来,然后追问道。
“怎么样?邮票找的怎么样了?”
“又找到了两张,就是你说的那种全国山河一片红。”
王老六急忙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李小山。
等打开之后。
两张邮票呈现在两人面前。
邮票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红。
红色的国家地图,红色的旗帜,还有很多拿着红本本的人。
看着保存还算不错的邮票,李小山露出了微笑。
这东西可不便宜。
未来这种邮票,经常拍卖出几百万。
虽说后来邮票的价格崩盘了。
但李小山完全可以,在邮票崩盘之前卖出去。
反正他是重生者,有着先知先觉。
想到这里后。
李小山微笑着说道:“这两张邮票多少钱?”
“这两张邮票有点贵,一张一块钱。”王老六如实回答。
“很好,继续帮我收购邮票,古董,字画,金子,只要有价值的老物件,
我都要,每个月你如果给我十件以上,我给你20块钱好处费。”
“一个月给我20块钱?真的吗?”
王老六听到这话惊喜无比。
他虽然经常倒卖票据,但赚的也不多。
而且要提心吊胆,担心自己被抓。
毕竟倒卖票据风险高,而购买古董的风险就低多了。
现在能帮李小山收购古董,一个月就有20块钱,那真的太美了。
想到这里,他激动的看着李小山,想确认李小山说的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可以提前给你20块钱。”
“不用不用,我相信大哥你有这个实力,不用提起给我。”
“那就去吧,小心一点,虽说现在管控一首在降低,但也要注意。”
“放心吧大哥,不会被抓的,我有关系,嘿嘿。”
王老六这一点很自信。
他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人脉广。
只可惜他受到了时代的影响,思想被制约,没有李小山的长远眼光。
不过未来的王老六,凭借着人脉也渐渐好了起来。
多年后更是成了老板,混的风生水起。
不过几年之后他才慢慢崛起,现在的他还很穷。
就这样。
时间流逝,很快今天的美食全都卖光了。
李小山和王明月跟着姨妈,来到县城平安胡同,也就是姨妈家。
姨妈其实嫁给了城里人,住进了西合院,生活比农村人好不少。
不过他家和另外三户人家,住在一个西合院里。
而且邻里之间,有不少的矛盾。
此时,李小山他们刚走进西合院,就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青年聊天。
话语中,都是对青年的夸赞。
“这是怎么了?出啥事了?”姨妈疑惑的询问。
“呦,王雪你卖饭回来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儿子找到工作了,
是铲煤的临时工,一个月有17块钱,虽说是临时工,但也比你儿子强,
最起码我儿子有了工作,而且说不定过几年,我儿子就能转正了,
哪像你儿子,到现在都没有工作,只能在家闲着。”
一个小眼睛中年妇女,立刻走了出来,嘚瑟的炫耀自己儿子成了临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