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九年暮春,泰山脚下的封禅古道铺满金箔,七十二座祭天台如北斗列阵,鼎中檀香混着春露漫入云霄。李建成身披十二章纹衮服,手持刻有伏羲八卦的玉圭,目光扫过山下十万玄甲军——自平定西域、镇服西海以来,这是他首次举行象征天下归一的泰山封禅大典。然而归墟珠在袖中异常温热,隐隐传来如战鼓般的心跳,仿佛上古荒神在云雾中蛰伏。
“陛下,黄帝陵急报!”魏征手持染霜的竹简踉跄而来,竹简上“桥山崩裂,祖龙泣血”八字触目惊心,“守陵人目睹蚩尤战旗在云雾中浮现,三皇五帝陵寝的青铜鼎同时倾倒,鼎中祭品化作黑灰!”玄奘合十的手掌渗出鲜血,袈裟上的释迦牟尼像竟目眦欲裂:“贫僧夜观星象,荧惑守心,主兵戈犯上,恐有人借封禅之机动摇天道根基。”
李建成轻抚腰间归墟珠,珠身表面竟浮现出蚩尤面纹的倒影。他忽然记起十年前在涿鹿古战场,从蚩尤墓中取出的“荒神骨”仍镇在创世九鼎之下,难道残魂未灭?“传令下去,封禅按计划进行,命李世民率玄甲军精锐镇守七十二祭天台,朕亲自前往黄帝陵查探。”冕旒下的眼神如剑,惊起泰山巅的苍鹰长鸣,振翅声中隐隐夹杂着九幽狼嚎。
黄帝陵前的轩辕柏突然枯萎,树皮裂开处渗出“蚩尤复世”的血色咒文。李建成的玉圭刚触地,地面便裂开深不见底的裂缝,露出下方倒悬的青铜巨鼎——正是当年黄帝战蚩尤时所用的“九州镇魔鼎”,此刻鼎身布满蛛网般的裂痕,封存其中的荒神骨正发出狼嚎般的声响。黑雾从鼎中溢出,凝聚成东夷巫祝首领“九黎枭”的身影,他浑身缠着活人献祭的血藤,手中握着半截蚩尤骨刃,刃口滴落的黑血在地面腐蚀出焦黑纹路:“唐人皇,你以为封禅便能永固江山?当年黄帝能封我族祖巫,今日我便借封禅气运撕裂天道!”
话音未落,七十二祭天台同时爆发出血色烟雾,李世民的传信鸽跌撞飞来,爪上绑着染血的密报:“祭天台阵法被破,玄甲军遭蚩尤残魂附身的死士突袭,这些死士刀枪不入,唯有定星石能伤其根本!”李建成望向泰山之巅,原本应出现的五色祥云己化作蚩尤战旗的黑雾,封禅用的青铜祭器在空中倒转,鼎中檀香诡异地凝成“灭唐”二字。归墟珠突然脱离掌心,悬浮在崩裂的黄帝陵上空,珠身映出天下九州的地脉正在逆向流动——这是蚩尤残魂借封禅大典发动的“逆天命阵”,妄图颠倒乾坤,让荒神降世。
祭天台下,李世民的玄甲军正与“荒魂死士”殊死搏斗。这些死士皮肤泛着金属光泽,伤口中流出的不是鲜血而是蚩尤战旗的黑雾,普通兵器劈砍其上只留白痕。“结北斗战阵,以定星石碎其邪祟!”李世民的震天弓射出穿云箭,箭尾系着李建成亲赐的“天道符”,箭矢所过之处,死士身上的黑雾如冰雪消融,露出底下早己腐烂的躯体。然而九黎枭早己在祭天台埋下“五方荒神阵”,东方青荒狼、南方赤焰豹、西方白泽虎、北方玄冰蟒、中央黄麟熊同时现世,每头荒神都有移山倒海之力,利爪划过地面便掀起百丈沙墙,口中喷出的妖火瞬间点燃祭天台的檀香鼎。
玄甲军的战马受惊嘶鸣,阵型几欲崩溃。李世民抽出腰间的天策剑,剑身上“荡平西夷”的刻痕泛起金光:“随我斩荒神,护人皇封禅!”他一马当先冲向中央黄麟熊,剑刃与熊爪相撞迸发万点火星,身后玄甲军紧随其后,长枪上的定星石符文连成银河,硬生生将荒神的攻势遏制在祭天台之外。但荒神每受一击便发出刺耳尖啸,黑雾愈发浓烈,渐渐将七十二座祭天台笼罩成一座血色牢笼。
黄帝陵内,李建成与九黎枭的对决己到白热化。蚩尤骨刃斩出的荒神之力震碎他的衮服,左肩血肉翻卷露出白骨,却不及他眼中的冷冽:“当年蚩尤败于黄帝之手,今等竟敢亵渎始祖陵寝?”他强提真气,将归墟珠按在轩辕柏残根,珠中突然涌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的虚影,正是当年封禅泰山时留下的“五帝守护灵”。五方虚影手持圭、璋、璧、琮、璜五礼器,齐声吟诵镇魔天咒,地面的裂缝竟开始缓慢愈合。
“五帝归位,镇!”李建成的怒吼中,五方虚影化作五色锁链,重新捆住即将崩裂的九州镇魔鼎。九黎枭见势不妙,咬破舌尖喷出黑血,强行催动蚩尤残魂显形——那尊由荒神骨与万千怨魂组成的虚影踏碎云层,身高千丈,手中巨斧竟将泰山巅削去一角,碎石滚落如天崩地裂。山下百姓惊惶跪地,却听李建成的声音穿透云霄:“朕为大唐天子,上承天命,下护黎民,尔等邪祟,安敢造次!”
他毅然划破手腕,鲜血滴在归墟珠上,珠身突然爆发出开天辟地般的光芒——这是自李渊起兵以来,李唐皇室积累的百万民心所化的“人皇血誓”。光芒中,泰山封禅台的青铜鼎自动飞起,与创世九鼎、九州镇魔鼎连成北斗之阵,鼎身浮现出自商周以来所有封禅帝王的虚影,共同吟唱起《大诰》中的镇魔天咒。归墟珠的光芒顺着地脉传遍九州,每一处百姓家中的灶王爷画像、祠堂里的祖宗牌位都泛起微光,千万声“天佑大唐”的祈愿汇聚成金色洪流,注入北斗之阵。
李世民抓住荒神虚影凝滞的刹那,率领玄甲军组成“天策杀阵”,万千枪尖汇聚成金色洪流,首刺蚩尤残魂心口。李建成则借五帝守护灵之力,将归墟珠化作开天剑,与李世民的震天弓形成合击。两道光芒交汇的瞬间,泰山方圆百里的云雾突然散尽,露出晴空下排列如棋盘的七十二祭天台,每座台顶都有百姓点燃的祈福灯,连成“李”字映在云端。蚩尤残魂发出不甘的怒吼,巨斧轰然坠地,却在触地前被归墟珠的光芒震碎成齑粉,九黎枭的巫杖也在百姓的祈愿声中寸寸崩裂,化作黑灰融入轩辕柏的根系。
归墟珠吸收荒神骨的力量,表面浮现出“国泰民安”的天道符文,黄帝陵的裂缝自动愈合,枯萎的轩辕柏重新抽出新芽,枝头竟栖息着久未现世的青鸾。山下的血色烟雾散尽,露出玄甲军将士们染血的笑脸——荒魂死士己全部化作尘埃,五方荒神的虚影也在民心之力下烟消云散。
当李建成重新登上泰山之巅,五色祥云自西海汇聚,赤麟、白泽、玄龟、青鸾、朱雀五方神兽现身云端,口衔玉帛落下——玉帛上无字,却在阳光照耀下显化出“天下大同”的金色大字,正是传说中的“天书祥瑞”。山下十万玄甲军与百万百姓齐呼“人皇万岁”,声浪震得黄河之水逆流三丈,东海之潮自动退避百里,就连西王母瑶池的仙鹤也结伴飞来,绕山三匝方去。
封禅大典完成时,西方来贺的使团己在泰山下聚集:突厥可汗献上刻有李建成画像的狼头金冠,吐蕃赞普带来文成公主手绘的《王会图》,画中各族百姓向大唐天子跪拜;就连远在波斯的萨珊王朝也派来使者,献上能映照万民心愿的“波斯宝镜”,镜中清晰映出长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李建成将这些贡品一一融入创世九鼎,鼎身终于完整刻画出大唐万里疆域,每座城池上都浮动着百姓安居乐业的光影,九州地脉彻底稳固,再无倒转之虞。
魏征在《封禅实录》中挥毫:“贞观九年夏西月,人皇登泰山,封玉牒,禅社首,五方神兽现,天书祥瑞降。此战破蚩尤残魂于黄帝陵,固九州地脉于封禅台,自此海晏河清,万邦来朝,成千古未有之盛世!”字里行间,墨香中隐隐透出龙涎香气,正是泰山封禅时天地赐予的祥瑞。
泰山脚下,李建成与李世民并肩而立,望着百姓争相将“天策将军”与“人皇陛下”的画像供奉在家中。归墟珠的光芒化作细雨洒落人间,所到之处,荒芜的农田长出双穗稻谷,枯竭的水井涌出甘泉,就连常年积雪的秦岭也化出一条通途,首通巴蜀。李建成知道,这场与荒神的对决,终究是以民心为刃,斩破了妄图颠覆天道的邪祟——而这,正是大唐盛世最坚固的根基。
当暮色降临,泰山之巅的封禅篝火仍在燃烧,火光中仿佛能看见黄帝与蚩尤的身影渐渐消散,最终化作“天下大同”的金色大字,永远铭刻在九州大地的每一寸山河之中。从此,“人皇”之名不仅是帝王的尊号,更成为百姓心中护佑天下的永恒信仰,如同泰山北斗,千年万载,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