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61章 走别人的路

当游戏的王国在阿美利卡支离破碎的时候,是任天堂不畏艰险,坚持本心,用自己优秀的产品慢慢赢回游戏者的回顾。

在家用游戏机的领域,他们的FC也的确是最先发布的,产品力方面毋庸置疑,比起雅达利曾经引以为傲的拳头产品优秀的太多了。

市场的正向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时的山内溥,很有点站在世界中央的错觉。

特别是直接竞争对手世嘉,取消了原本计划,放弃了跟任天堂针锋相对的竞争,据说原因是他们那个年轻的过份的董事长,认为SG-1000这个产品有严重缺陷,仓促上阵,只有被FC红白机吊打的份儿。

说实话,山内博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比喝了陈年老酒都要惬意,竞争对手的实名认可,那才是对他们任天堂那款产品的最佳注解。

结果这样的情绪,山内博仅仅维持了一个月,就完全被恐慌取代。

世嘉被紧急叫停的产品,其实没有大的缺陷,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的不够好,被纠正之后,迅速做出调整。

虽然发布时间比任天堂晚了少许,但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世嘉通过一款可玩性极高的运动类游戏,彻底扭转趋势。

不到一个月就实现反超,把任天堂的同款产品按在地上摩擦。

那个时候,山内博才开始正视徐建军这个人,因为他一个执掌任天堂多年的老家伙,被一个年轻人给上了一堂生动曲折的商业课。

力挽狂澜,另辟蹊径,被这个华夏年轻人玩出了新花样。

不过这些表现,也仅仅是让山内博惊艳一把,毕竟任天堂的基本盘摆在那儿,人才储备也远胜世嘉,一款产品的优劣,还起不到决定胜负的作用。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第一回合任天堂输在游戏开发上,所以之后联合多家在该方面有所建树的团队,共同参与到新游戏的制作当中。

这几年他们也推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并且培养出不少优秀的游戏制作团队。

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方面他们跟世嘉的差距是在不断拉大的。

了解对手是商业竞争必不可少的环节,山内博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过世嘉这方面的情报。

得出的结论是,世嘉被剥离出去的阿美利卡分部,吸收了不少因为雅达利崩溃而无事可做的游戏专业人士。

而且他们还跟动视这种专注游戏制作的公司有合作。

这点让山内博后悔莫及,阿美利卡游戏市场因为雅达利的操作全面崩盘的时候,他想的是如何在这场风暴中生存,如何稳固霓虹本土市场,一点点的扭转颓势。

可就是没有想过在尸山血海中汲取养分。

论到胆大妄为,他感觉跟徐建军这样的人还有差距。

可一旦错过了,再想转过头去追赶,只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愿赌服输才是一个合格商人该有的态度。

所以后来世嘉推出的街机风靡市场,山内博也没有像一开始那么大惊小怪。

已经可以站在理性的立场去看待徐建军的优秀,以及世嘉的崛起。

甚至双方还释放善意,停止了针锋相对的态势,世嘉也投桃报李,那几款倍受欢迎的游戏,也开始对任天堂的游戏机开放。

可去年世嘉在东京交易所上市,以及刚刚发布的这个Gameboy,算是让任天堂的一众人等体会到了什么叫危机感。

任天堂的GAME & WATCH,产品虽然没有像FC刚推出那会儿的话题度,可一直有不错的销量。

这也是任天堂少有的没有竞争的领域。

可世嘉的Gameboy一经推出,就让他们彻底失去了仅存的那点沾沾自喜。

不管是性能,还是外观,Gameboy都比他们的GAME & WATCH优秀太多了。

虽然他们也在不断投入资金研发,努力迭代产品的参数,可世嘉的这款掌上游戏机,撕碎了无数技术人员的尊严,让他们的努力化为泡影。

按照他们研发人员的推测,就算一切顺利,没有走过多的弯路,他们至少也得一到两年之后才能实现技术突破。

可世嘉已经把产品推向市场了,那些研发人员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真正让山内博恐惧的是,看过世嘉的产品之后,任天堂的一些技术人员,甚至动了参考对手的产品,助推自己研发进度的念头。

这对一向以游戏行业开拓者自居的山内博,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而且这种念头一旦产生,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将会是毁灭性打击。

因为有些路径,一旦踏出最开始的那一步,就彻底收不回来了,只会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在华夏深市的项目进展的怎么样了?以后做任何决策,都要有前瞻性,不能像现在这样,步步都跟在世嘉的后面追赶了,太被动了。”

横井军平听出了山内总裁的烦躁,其实也可以理解,自从世嘉的Gameboy上市以来,他们的GAME & WATCH就彻底无人问津了。

而且听华夏深市那边的驻守人员汇报,世嘉在深市的工厂已经投入生产,而且他们一开始就把Gameboy的生产线考虑在内。

不是一开始大家猜测的那样,深市只生产已经趋向成熟的家用游戏机产品。

“总裁,深市那边的施工进度还是很快的,预计新年之前能够完成基础建设,如果设备运输打好提前量,人员招聘现在就开始着手安排,用不了多长时间咱们也可以投产。”

横井军平尽量不去提世嘉,免的过度刺激这位总裁大人,但好像又没法完全绕开,因为他自己都会忍不住把话题往上面靠。

“世嘉的这款产品,首月销量数据应该已经出来了吧?”

“是的,刚报上来,我就给您送来了。”

山内博接过文件瞟了一眼,血压立马就飙上来了,虽然市场的火爆已经注定,但这样的成绩,还是让他有些艳羡。

小日子加北美两个市场,首月销量竟然有三百二十万台。

他们的FC红白机虽然也创造过首月超过百万的销售记录,可现在看着别人家的数据,却只有眼馋的份儿。

就算让他们的工程师拿着世嘉的产品做反向研发,等完成那也至少要到半年后了,何况他也不打算用如此拙劣的手段。

“用过他们的产品,都有什么感受?还有哪些可以优化的地方,咱们要提前考虑进去,我知道工程师们这次很受打击,不过也不能因为一次小小的失利,就变得一蹶不振,开始想走捷径。”

“总裁,咱们得承认,这是款优秀并且非常成功的作品,我不知道世嘉的研发人员为什么可以避开大部分错误方向,精准地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如果咱们的人继续研发下去,必定会参照他们已然验证成功的经验。”

横井军平尽量说的委婉,但山内博还是听出来了,就是他们费劲研究出来的产品,和世嘉已经推出的产品对比,很可能在性能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等他们的产品出来了,世嘉已经跑马圈地,把市场给占领的差不多了,留给他们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更别说世嘉的研发人员也不会停止所有动作,等着他们去追赶。

他们现在研发的意义,已经跟盈利没多大关系,如果坚持下去,倒更像是技术积累。

“横山君,深市那边的工厂,一定要重视起来,日元汇率的持续上升,必然会迎来成本的增加,如果我们连这方面都追不上世嘉的步伐,被淘汰是迟早的事儿。”

“希望你代表我前去深市,了解进度的同时,也试着看能否和徐桑建立联系,毕竟你们之前有过接触,沟通起来也顺畅一点。”

徐建军在入手世嘉之前,是考虑过跟任天堂合作的,虽然当初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与横井军平接触也只是了解这个行业。

山内博有的时候也想过,如果那时候徐建军跟他们任天堂建立合作关系,也许现在就没有世嘉什么事了。

不过任天堂是他的基业,不可能让出去太多股份,很难满足那位徐桑的胃口。

这样的场景也只能存在于假设当中。

徐建军自然不会想到,他在别处放的一颗卫星,能把远在小日子的任天堂一众人刺的睁不开眼。

世嘉深市工厂投入运营,生产开始步入稳定节奏,徐建军就没有继续停留的必要了。

打通政府环节,走顺出口运输线路,定下未来的发展战略,这是徐建军留在深市这几天的意义所在,至于具体安排方面,自始至终,他都没有过多干涉。

只是通过这几天观察,提拨晋升了一批表现亮眼的基层管理人员。

这个工厂的人员组成比较复杂,但除了从小日子调过来的技术人员,以及部分管理岗,其他人员的起跑线基本持平。

不管是从附近招收进来的村民,还是从宏达输送过来的熟手,又或者通过官方渠道,招收的一批中专生,都是一视同仁,想要得到提拨,完全得靠自身能力。

都知道大老板过来这几天是天赐的机会,谁都想表现一下,以最快的速度往上提。

可老板考察人员的角度,不是他们基层人员能够揣摩的,那些只想着拍马屁的,自然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就比如说第一天发红包利是的时候,谁会想到那也是对他们的一项考核。

那时候大家都欢天喜地,为拿到那十块钱而雀跃,可老板关注的却不是发下去多少钱,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人主动站出来,把这个秩序捋顺了。

提起这个,不知道有多少人悔不当初,仅仅十块钱而已,跟以后每月多发的工资哪能相提并论。

当时自己怎么就没意识到,那是在老板和政府官员跟前表现自身价值的绝佳机会。

“小李,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就灵机一动,抓住了那个机会,现在也混了个车间副主任,跟老哥哥说说呗。”

小李刚刚提拨,还没有什么当管理的架子,也不知道管理方面的一些禁忌,被熟悉的朋友问到,也是难掩兴奋之情。

“我也没多想,就是看当初台上那些领导都还没走,咱们领钱要是搞太乱的话,会很丢人,所以就想办法让大家按照培训时候的分组去领,这样一个人可以代表几十个。”

“他们的花名册,本身就是按照这个排列的,简单的很,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发利是封的那些人没想到用这个办法。”

“哎,你们这些有点知识的中专生,比起我们这些大老粗就是有优势,脑子转的快,我当时领到利是还有饮料,光顾着高兴,哪会想到这些弯弯绕绕。”

“今天你得请客,这外资企业给的工资本来就高,你现在也算是我们的小领导了,还有岗位补贴,一个月多好几十块钱呢,不请客我们可不支持你这个领导工作啊。”

虽然正式上班没几天,但他们这些人,好多都是提前过来参加培训的,这期间虽然只发基本工资,那也比好多普通企业要多。

给他们培训,让他们长见识学技术,反而还给发钱,这在很多人想来,跟白捡的一样,有句顺口溜怎么说来着,拾的麦,磨得面,丢了去他娘的蛋。

所以小李被架起来请客,也没有多大抗拒,半推半就地从了。

别人说的也不错,基层管理,全靠这些普通工人的帮衬,如果他们不拿你当回事,铁了心给你使绊子,那你这个小领导就形同虚设。

跟他们搞好关系没坏处,如果请几顿饭就能实现,也是值得投入的。

这附近接连建了几个大厂,其实在施工期间,已经有好几家饭店开业了,民以食为天,没有人脉以及技术方面的优势,最开始做生意,大多数都是从饮食做起的,这是普通人参与改革发展红利,最简单便捷的途径。

改革之初的京城是如此,北关村一开始发展起来的,可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华夏硅谷,而是餐饮一条街。

此时的深市也一样,各种大小饭店,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