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随着皮尔卡丹在京城受到热捧,还有影影视剧的不断引进,居民对于时尚的理解终于不再是千篇一律。
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碎花裙子随处可见,紧身牛仔裤比比皆是。
虽然还会有一些老学究暗地里嘀咕伤风败俗,但他们也不敢面对面地横加指责了,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吃这一套。
东城一个毫不起眼的胡同口,从出租车上走下来一个摩登女郎,她的穿搭,明显跟大街上爱招摇的女孩子不同。
微卷的长发,应该是烫过的,不过看起来很顺眼,不像巷子口理发店弄的那种,跟金毛狮子一样,不忍直视。
戴着一副几年前非常流行的蛤蟆镜,加上她高挑的身材,给人一种生人勿进的压迫感。
看她提着行李往巷子里走去,如果放在往常,看到这种漂亮的过份的大妞,几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就算不敢上前口花花,也得吹着口哨吸引一下对方的注意力。
可今天张靓从他们身边过去,几个小年轻自始至终也没有发出任何动静。
一直到那个靓丽的倩影消失在他们视线内,其中一个长长地舒了口气。
“这姐们儿气场太强了,她是往胡同里头走的,难道住咱们这块儿?我以前怎么没见过啊。”
“周癞子,你又不是公安,谁住这儿也轮不到你管,也许是哪家客人呢,你整天跟我们吹嘘自己多牛掰,谈过的对象能组成一个班,刚才怎么不拦住搭讪呢?”
“这妞儿太高了,不喜欢这种比我还高的妹子,把我衬托的跟小矮人一样,那多没面子啊。”
张靓一下出租车,脑海中唯一的念想,就是不远处那个破败的院落。
多少个日日夜夜,都梦想着回到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
马上就能见到爸爸妈妈,张靓自然不会注意到街头巷口这种换了好几茬的闲散小青年。
快步走到自家住的大杂院,张靓停下脚步,深呼吸几下,调整自己激动心情,等看到那个无比熟悉的身影,正提着水壶在浇花,张靓捏着嗓子,装腔作势地问道。
“老头儿,跟你打听个事儿。”
张广栋正耐心摆弄他的盆栽,被莫名其妙地打扰,有些恼怒。
关键他自认正值壮年,身材也保持的不错,单位新进的大学生,都客气地喊他张工或者张哥,被称呼老头还是第一次,能高兴才叫怪事儿。
“什么事儿?”
“我找一个叫张广栋的老头,听我妈妈说,他欠我家很多钱,我找他要账来了。”
老张眉毛紧皱,自己也没有惹过什么风流债,更不会欠别人钱,怎么会莫名其妙惹的别人上门讨债。
“姑娘,你确定找的是张广栋?我就是啊,可是我也没欠过别人债啊。”
等张靓笑嘻嘻地摘掉眼镜,调皮地冲自己老爸摆了摆手,“嗨,老头,你确定没欠我妈钱?”
张广栋愣神了好一会儿,才激动地大喊一声。
“好你个张二,消遣起你爸爸来了,哎呀,你怎么回来也打个招呼,我好去机场接你啊,你个没良心的死丫头,我跟你们都以为你把我们忘了。”
张广栋说着说着,已经泣不成声,张靓赶紧上前抱住老爸,笑的很开心,可眼睛也已经了。
等张妈妈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一家三口都是激动的无以复加,好半天才想起来把闺女拉进屋里。
“我姐呢,她现在没住家里?”
喝着妈妈给倒的凉白开,张靓扫视了一圈,装作一无所知地问道。
“哎,别提她了,嫌我们烦,自己住学校安排的宿舍了,偶尔回来一趟,也是吃顿饭就走。”
“妈,待会儿我打电话让她回来,顺便帮你们教训一下老大这个不孝女。”
张广栋过了一开始的激动,对刚刚二姑娘拿他逗闷子依然耿耿于怀。
“从小到大,你都只有被训的份儿,我不信你真敢跟老大说叫板。”
张靓昂首挺胸,摆出一副不服输的架势说道。
“就她在家,还不好好陪你们二老,教训她都是轻的,我可不是以前任由她欺负的小丫头了,在那边枪械擒拿都练过,收拾娇滴滴的张怡同学,应该是手到擒来。”
“对了,爸,这是我跟你们捎的礼物,东西多的话还要报备,手续太麻烦,所以只能带这么点,这个钱包可是鳄鱼皮的,先拿着,明天我带你跟老妈去皮尔卡丹的店里给你们买几套贵点的衣服。”
张广栋笑呵呵地接过钱包,其实闺女能回来,比什么都强,至于礼物,他根本不在意。
“送他钱包干什么,财政大权又不在他手上,他现在工资都得上交到我这儿。”
“妈妈别吃醋,礼物你也有,给,这个手表好看吧,比你那老掉牙的上海牌强多了,还有丝巾,还有这个是抹脸的,抹上去水润水润的,保准让你能年轻二十岁。”
张广栋随手把钱包放一边,问起闺女的学业。
“你研究生的课程几年也该读完了吧?这次是回来不走了吗?老三在那边怎么样,能适应不?”
其实张靓去年就已经完成学业了,只不过一直瞒着家里,这么好的理由,她怎么可能放弃。
“跟着我们导师做一个项目,挺重要的,虽然名义上是毕业了,可还得把手上的任务完成,我们导师对我不错,咱也得有始有终不是。”
“老三原来的专业,牵涉到一些限制条件,人家学校对留学生不开放,所以她只能变更方向,不过计算机也挺不错的,我看挺对她胃口的。”
听出张靓还要走,张广栋顿时沉默了,老大已经是百毒不侵了,不管他们怎么劝,在找对象这个事儿上,张怡完全跟他们不在一个频道上。
张靓今年也二十五了,如果不是在国外,他们家门槛早就被各路媒婆踩烂了。
他们抱外孙的愿望也能早日实现,可听二丫头话里的意思,还得继续留在国外。
这个时候,夫妻俩真有点后悔把三个闺女培养的太好了。
从小给他们灌输学习的理念,培养她们独立自强的性格,几个丫头也确实争气,都考上别人梦寐以求的大学,可婚姻大事上,却让老两口愁白了头。
“你再去跟思睿说说,学无止境,人生也不光是对知识的探索才有意义,结婚生子同样重要。”
张靓听着爸爸的叮嘱,说是让她给妹妹带话,但明显也是在敲打她,于是乖巧地回应道。
“放心,我一定让三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国家添砖加瓦的同时,也给您二老添外孙。”
“别嬉皮笑脸的,多大的人了,你在外面上学这几年,就没有遇到看对眼的同学?”
终于还是把麻烦扯到了自己身上,张靓却一点都不带怕的,她笑嘻嘻地盯着老张道。
“记得当初在机场,某些人千叮咛万嘱咐,说一定不能给他找个外国女婿,不然打断人家腿,怎么,这么快就把曾经放过的狠话忘的一干二净了?”
张广栋一下子没声了。
几年前,大家观念陈旧,对那些老外都没什么好印象,街头巷尾还能看到那些打倒美帝的标语,张广栋怕自己闺女吃亏,告诫一番也是情有可原。
至于那些在海外的华人,也没有什么正面宣传,老张自然也不希望闺女跟那些人有任何瓜葛。
“人的观念是会变的嘛,我是怕你也学你大姐,咱家里出一个她那样的已经让我们很头疼了,你们如果有样学样,那不是要了我跟你妈命吗。”
“我姐是遇人不淑,失去了对感情的期待,让她找一个不喜欢的人凑合,我感觉还不如就这么独自安好,别整的不结婚生孩子就像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一样,那样只会把她越推越远。”
显然年轻人跟老一辈的观念有隔阂,老两口对视一眼,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靓靓,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给妈妈说说,我们也好提前帮你物色物色,等将来你回国,也不耽误事儿。”
张靓也没有一口回绝,那样只会增加父母的忧虑,于是她开启了许愿模式。
“首先个头不能太低,起码得一米八吧,太低跟我站在一起也不搭配。”
“其次学历不能差,最低也得是个大学生吧,你闺女现在都是哈佛硕士了,差距太大,没有共同语言,凑到一起就是互相折磨。”
“至于相貌,不说一定要比赵蒙生那样奶油小生帅,但最起码也要看着顺眼,不然找个歪瓜裂枣,将来给你们生个丑八怪外孙,那多不好。”
“还有事业嘛,我留学这几年,也挣了不少,算是一个小富婆,肯定不能找个还不如我的,那样就有吃软饭的嫌疑,我最看不起这种人了。”
张广栋听了自己闺女的条件,脑海里过了一遍自己认识的青年才俊,貌似一个符合的都没有。
光身高长相就刷掉大部分人了,更别说学历,现在恢复高考才几年,全国一共也没有多少大学生,何况很多优秀的没出校门,已经是别人对象了。
还有张靓说她在美国挣钱这事儿,老三不经意间给他们透露过,她二姐在那边住大房子,开小汽车,这些年也没少往家里汇钱,试问在国内,能超过她这条件的能筛选出来几个人。
仔细斟酌过之后,张广栋只能唉声叹气了。
“咱也可以适当放宽条件嘛,两个人只要看对眼了,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我跟你妈妈谈对象的时候,那可真是一穷二白,连住的地方都是临时安排的,她也没要求过什么。”
“我妈那是贪图老爸你的高大帅气,您老人家要是年轻二十岁,保准比现在那些奶油小生还受欢迎。”
张妈妈闻言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死丫头,你妈妈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学校一枝花好不好,追求的人海了去了,让你说的跟我没人要一样,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张靓恭维完爸爸,又围着妈妈打转。
“没回来之前就念着您烙的葱油大饼了,要是再炒个土豆丝什么的,简直完美。”
“先跟你爸唠着,我这就去和面。”
徐建军小时候总爱跑张靓家蹭饭,那是有原因的,张妈妈总能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可口的味道。
至于何燕同志,从来没在这方面动过太多心思,反正能把孩子填饱,她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没一会儿,焦香酥脆的葱油大饼就出锅了,张靓根本等不及妈妈炒土豆丝,直接趁热撕着吃了起来。
看她大快朵颐的样子,张广栋不由调侃道。
“又不是山珍海味,用得着这么狼吞虎咽的,斯文点。”
“咱家里又没外人,装什么斯文,饿死我了,爸,你别跟我抢,等着吃下一个。”
张靓话音刚落,他们小院就跑进来一个邻居,这种到了吃饭时间,端着碗串门的习惯,在老一辈中间非常流行。
这种没什么隐私的大杂院,有些脸皮厚的,闻着你做饭的香味儿就跑过来,只是想蹭吃的话,一般都会带点自己家的东西。
“哟,我说刚刚听你们家叽叽喳喳不停,原来是靓靓回来了,可有好几年没见你这丫头了,是不是国外日子过的太舒坦,就不想回来了?”
“刘大妈,您老还是这么精神啊,我妈妈烙的葱油饼,您也尝尝。”
“不用,我家今天也改善生活,吃炸酱面,你要是想尝口这个,我现在就去给你整一碗。”
看张靓一个劲儿的摆手拒绝,刘大妈也没说什么,她其实也就是客套一下。
“老张啊,你家几个姑娘一个赛一个水灵,靓靓几年不见,越来越会打扮了,看看穿的裙子这料子,水光滑溜,比真丝摸着还舒服,这在国外买的吧,咱京城我还没见过。”
这位大妈靠近之后直接上手,张靓明显有些不习惯,不过都是长辈,她也没表现出来。
不动声色地挣脱,然后笑脸盈盈地回道。
“我虽然在外面,也听说咱京城这两年出了个皮尔卡丹,高卢那边的时装,可比老美要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