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9名党委委员,现在4票反对,3票赞成,1票弃权。
杨德全非常不满的看向了王希仁,要是王希仁能赞成的话,到时杨德全就可以顺势赞成通过议题了。
现在这种情况,焦点就聚集到了杨德全身上了。
“书记,你是什么意见?你可不要忘了,西方建筑可是你亲自引进的企业。你快点吧,大家都等你表态呢。”段长风越来越看不惯杨德全这种没有担当的人了。
被段长风一逼,杨德全最后表态道:“我赞成将三水村水泥路工程交给西方建筑。
此时局面是4票赞成,4票反对,1票弃权。按理来说,议题不是通过,但是作为党委书记,可以要求行使特别权。也就是说,党委书记最后的1票可以当2票用,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就说明党委书记己经失去了掌控党委会的实力,行使之后,书记的权威也会大降。一般人都不会去行驶。
大家全都看向了杨德全,就在等着杨德全说散会。
段长风突然出声;"书记,你是一把手,你拥有拍板权。你的最后意见是什么?"
“书记,别忘了你和西方建筑做的承诺,要是你忘了的话。他们也会忘掉对你的承诺。”
“我认为西方建筑实力雄厚,三水村的水泥路工程可以交给西方建筑。我要求行使特别权。”说完话,顿了一下,看向刘飞。
过了一会,杨德全继续说道;‘此议题赞成5票,反对4票,弃权1票。议题通过。”
“散会!”
“慢着。”刘飞站了起来,“我服从组织决定,但是我保留个人意见,请党政办做好会议记录。”
“我也保留个人意见,请党政办做好会议记录。”黄英、唐少鹏、吴丽萍三人接着道。
场面陷入尴尬,作为乡党委会会议,肯定是要做记录的。但是一般都不是现场记录,都是最后根据议题通过情况,临场发挥写的会议记录。
像这种议题,一般都不记录具体的反对意见,现在刘飞西人的提醒,无疑是要党政办将几人的反对情况及说的话都记录下来。
杨洪马上点头道;"请刘书记和几位委员放心,我们党政办一定如实记录。"
会议是强行通过了这个决议,但具体能不能落实下去,还得两说呢。
回到了办公室,黄英三人就走了进来。
“书记,杨书记竟然强行通过了这个议题,看来三水村的水泥路麻烦了。”黄英担忧的说道。
“瞎担心啥,我们一分钱没出,这样决定了,人家三水村会同意吗?何况,人家三水村也不傻,现在正在准备材料,向交通局申请修路补贴呢,要是这个补贴下来了,这个工程就必须上三资平台了。”刘飞说道。
“别担心,西方建筑进不来,大家先回去吧。”
几人离开之后,不久这个消息就传了出去。
晚上乡政府宿舍,刘飞、三水村王绍平、张金达、巴坚和柳楚悦聚在一起,小酌了几杯。
“书记,听说党委会会议上己经决定了将三水村水泥路工程首接交给西方建筑?”张金达焦急的问道。
“老张,你着啥急,你问问,王书记同意吗?”
王绍平慢慢的喝了一点茅子:“老张,这个钱可是我们村出的。他杨德全敢这样决定,就看他脑袋硬不硬。我们村子的钱,绝对不可能被他杨德全这样随意的就扔给了西方建筑。你就放心吧。”
有了两个大佬的保证,张金达才放下了心。
“王书记,你们凑的钱够吗?”
“书记,不够啊。”王绍平叹了一口气,内心非常郁闷;“书记,我们这点钱,也就只够从村里开始,修个三公里左右,这还是老张不要我们的挂靠费。要是真的挂靠到西方建筑,能修个两公里都够呛。”
“那不是修了一段路,还有很长一路段也是泥土路。”
“是啊,但也没有办法。没钱,只能先修一部分,以后有钱了,再把路修到乡道上。”
“县里交通局去问过吗?我听齐览说过,正在帮你们准备资料,申请修路补贴。”
“去了,要是补贴下来了,我们也可以多修几公里路了。但是材料是交了,我们也符合条件,但是不一定会把补贴指标给我们。书记,你能不能帮我们过问一下。”
“嗯,我知道了。”
谈完了正事,几人开开心心的聚餐了一顿。
第二天,刘飞给县交通局李小明局长打了一个电话,约了一个见面时间后,就让齐览带着资料,开着小车去了交通局。
当刘飞、齐览两人走进李小明办公室的时候,李小明己经在那里等着了。
“刘书记,你们来了,快坐。”李小明连忙客气的招呼着刘飞在沙发边坐下。
“李局,不用客气,我们自己坐。”
“哎呀,客气啥呀,快坐,老弟。我这里有最新的普洱茶,要3500一提呢,今天你来了,刚好帮我品鉴品鉴。”
李小明从茶几下面拿出一提普洱茶,掰开了一点,泡起了茶水。
“李局,我这次来找你,是有事想请你帮忙的。”喝了一会茶,刘飞道明了来意。
"刘书记,别客气,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能办到的一定给你办。"
意思是不能办的,那就办不了了。
“这样吧,我让齐主任给你汇报一下。”
齐览把三水村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李小明听完后,点了一根烟,抽了一会;"刘书记,不瞒你说,我们县是真穷啊,县财政也想帮群众把路修好,但真的没钱。"
刘飞点点头:“李局,我也知道县里没钱。我们也不是找县里要钱的,这不是听说有国家补贴吗。想来申请一个指标。”
“补贴指标是下到我们县里了,但是我们县里也有很多村子都没有路,别说水泥路了,很多村连泥土路都没有,出行都是走的乡间小道。现在听说了补贴指标后,都来申请了,你看看,那些全是申请书。”李小明指了指桌子上的那一大叠资料。
“李局,我们三水村不是困难吗。没有水泥路,村民卖点菜都费劲,从村里到乡上,来回都要走几个小时。买卖个东西,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走路上了。而且,我们三水村也有很多农产品,要是水泥路修好了,也能把产品卖出去,也能为村民增收。”
“刘书记,你说得很对。我也理解,但是,你看看这些申请书,哪个村长都是这样的。我们县的情况都差不多,县领导也头疼。没钱的时候头疼缺钱,有补贴的时候又头疼分配问题。”
“李局,我们三水村己经筹集了一部分钱,还缺一部分,就能链接到乡道了。其他村子,他们就没有筹到钱,要是把补贴给他们,那就得给更多。”齐览也讲起了三水村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