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00章 提前踩点

来到了酒店,大家交了身份证,快速办理好了入住手续。

入住的房间都是陈星安排的,全都是包含早餐的行政大床房,每人一个房间,价格是922元一晚。

陈星给大家预定了6晚,同时还给大家提前定了中午和晚上的自助餐,中午要208一位,晚上则是308一位。所有费用全是陈星支付的。

办好了入住手续,张元义等人提着行李,进了房间,豪华的装修,宽敞的房间,又让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大开眼界。

刘飞房间,刘飞坐着,陈星恭敬的站着,汇报接下来的安排:"刘先生,酒店住宿和三餐我都安排好,安排了六天。另外,这六天我都在这边,可以全程当司机兼导游。"

刘飞笑着摇头:"陈总这份心我领了。接下来要去医药岗园和政府部门对接,都是正式场合。你要是全程跟着,人家还以为我们是来旅游的。"

"哪能呢!"陈星上前半步,"这点小事..."

"不用了。"刘飞脸色一正,打断了他的话:“你就留几辆车,留几个司机就行了。其他人不用留,也不用安排行程。”

陈星立即点点头:"好的,刘先生,我都听你的!车辆和司机我都留下,我这段时间也在羊城,随时听候您的吩咐。"

“换一些车,就安排两辆中巴车就行了。”刘飞说道。

“好的,我马上换。”

陈星拿起电话,吩咐送来中巴车,同时把今天的豪车都开走。

眼见一切安排妥当,陈星才离开了酒店。

到酒店房间放下行李,也才一点多,自助餐厅还开着。木屏县的人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一下,就冲向了餐厅。

来到餐厅门口,走进去的一瞬间,蒸腾的香气裹挟着暖黄灯光扑面而来。

面前数十米长的料理台冰山上堆着半人高的蟹腿,琥珀色的鱼子酱在射灯下泛着油光,穿着白大褂的厨师正现切大理石纹路的和牛,铁板区腾起的火焰将生蚝烤得滋滋作响。

"我的个老天爷!"鲁文震惊的盯着旋转寿司台上五颜六色的生鱼片,喉结上下滚动,"这比咱木屏县集贸市场还热闹!"

方武扯了扯的衬衫,眼睛瞪得溜圆:"别愣着,赶紧拿盘子!"他抓起盘子就往海鲜区冲,不锈钢夹子在冰面磕出清脆声响,"这龙虾钳子,够炒三盘香辣虾!"

鲁文学着电视里的样子,用贝壳状餐盘盛了堆三文鱼,沾酱油时手抖得酱汁西溅:"乖乖,坐的是豪华汽车,住的是五星级酒店,吃的自助餐,要是出差是这样,我愿意一辈子出差。"

"你想啥好事呢,老鲁。"方武拧开红酒瓶,"上次去省城汇报,住的招待所连热水都要限时供应。"

打开红酒后,像倒白酒一样,倒了大半杯,接着一仰头灌下了半杯,喉间发出满足的叹息。

鲁文塞着披萨饼,含混不清道:"我知道,跟着书记出差才这样。"

方武敲了敲鲁文的餐盘,指着一堆东西:"别吃这个饼了,吃了涨肚子,这个叫什么鱼的,这个贵,吃这个。"

"鲍鱼,这个是鲍鱼。"鲁文抹了把嘴,突然想起在哪本杂志上见过这东西,立刻放下披萨,"书记说过,这玩意营养价值顶三只老母鸡!"

鲁文抓起鲍鱼就啃了起来,不一会儿餐盘就堆起小山似的壳。

"没啥味道啊,还不如辣椒炒肉好吃。"鲁文咂咂嘴,把最后半个鲍鱼囫囵咽下,"又没盐又没油,跟嚼橡皮似的。"

方武往嘴里塞了只烤生蚝,蒜香混着酒香打了个饱嗝:"山猪吃不了细糠。猪肉才多少钱一斤,这鲍鱼得按头算!"

他晃了晃红酒杯,"你管他好不好吃,价钱贵就行。"

说着又盯上了现烤的鹅肝,拿起盘子就走了过去。

餐厅的一个角落,刘飞也正在吃饭,旁边坐着张元义、沈正和方武等人。

“县长,方书记,小沈,现在时间还早,下午也没安排,咱们提前去医药港踩点?”刘飞放下筷子,目光扫过还在吃饭的三人,“明天的座谈会,有些情况得提前摸透。”

张元义放下筷子,笑着应道:“书记考虑周全,我们是该提前去摸摸底。”

“书记,我现在就联系司机送我们过去。”沈正从陈星那里得到了司机的联系方式,看到两位领导己经决定外出,就要打电话。

“不必了。”刘飞抬手止住,“坐地铁去。医药港是产城融合示范区,轨道交通的接驳设计、人流量分布,这些细节坐车可看不明白。”

方武下意识摸了摸身上的衣服,喉结动了动:“书记,咱这一行西人,西装革履挤地铁……会不会影响形象?”

“咱们是来取经的,不是来摆谱的。”刘飞笑了笑,“在这里,穿得西装革履的,人家只会以为是卖保险的,卖房子的,可不会认为你是公务员。”

”还会这样?”张元义诧异的说道。

“当然,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点,在这里,真正的有钱人大老板,都是低调点,比如穿个大裤衩、腰间挂着钥匙的,可能就是身家几千万的大老板或者有几十套房子的房东。再比如,穿一些普通体恤的,讲着不标准普通话的,可能就是某个部门的实权人物。”

“反而穿得非常好,普通话也非常好的人,可能就是月入几千的打工仔。”

刘飞讲起了自己对羊城的感受。

"在咱们木屏县,我去县里开个会都得穿熨烫板正的衣服,生怕别人瞧低了身份。"方武低头扯了扯袖口露出的线头,"敢情在这儿,穿得越体面越像跑腿的?"

张元义眼睛透着疑惑:"书记,这穿衣风格背后,是不是和当地的商业文化有关?"

"我来过几次羊城,我发现这里的企业家讲究'闷声发大财'。穿拖鞋逛菜市场的阿伯,可能刚谈成上亿的外贸订单;街边喝早茶的花衬衫大叔,说不定掌管着整条皮具产业链。"刘飞指了指窗外楼下街道上西装革履匆匆而过的年轻人,"反倒是服务行业,为了体现专业性,要求员工必须穿正装。"

张元义突然笑出声:"想起上次盛丰农业来我们县考察的时候,隔壁县的王县长特意借了辆奔驰,还租了套阿玛尼西装,结果被盛丰农业笑话'暴发户做派'。早知道..."

"这就是观念差异。"看到大家都放下了筷子,刘飞起身往餐厅外走,"咱们去医药港,不仅要看硬件设施,更要琢磨人家的思维方式。就像穿衣,看似小事,背后却是务实、不张扬的商业基因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