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章 金手指

“瑶瑶姐,快到这边来,这儿可凉快啦!”

“瑶瑶,赶紧过来。”

孩子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刘小瑶应了一声“来了,来了”,便快步跑了过去。

果不其然,一钻进竹林,那股燥热瞬间消散,凉意扑面而来。

“瑶瑶,你们家谷子也是今天打吗?”16岁的肖兵嘴角上扬,带着几分笑意问道。

“是呀。”

“瑶瑶,来这儿坐。”一旁14岁的小女孩徐美西连忙站起身,热情地拉着刘小瑶坐下。

刘小瑶坐定后,环顾四周,数了数,加上自已一共有4个人,2个男孩和2个女孩,年龄都在13岁到16岁之间,正合适,大家玩起来也没什么代沟。

“美西,晚上吃了饭,咱们早点到大石坝来,再较量较量,看谁爬得高。”

“好啊,肖兵,到时候一定比个高低,看谁最厉害!”

“你们要比什么呀?”刘小瑶一脸茫然,好奇地问道。

“当然是爬电线杆啦。”

“爬电线杆?哪根电线杆?”

“就那根。”徐美西伸出手指,指向大石坝中间那根光秃秃的水泥电线杆。

刘小瑶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心中不禁有些痒痒的。

“你们晚上来爬吗?我也想参加。”

“瑶瑶,你也要来?不怕五爷爷揍你吗?”

经肖兵这么一提醒,刘小瑶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前几天的画面。那次大家也是比赛爬电线杆,由于只有一根电线杆,大家就轮流上阵。轮到刘小瑶时,她爬得正起劲儿,已经到了电线杆中间位置,可实在有些累了,上不去也下不来,便抱着电线杆休息一会儿,准备继续攀爬。谁料,恰好被去城里卖菜回来的爸爸刘天云撞见,当场就挨了一顿揍。其他孩子一看到大人来了,吓得一溜烟儿跑没影了,一点义气都不讲。

这村子里的人也大多沾亲带故,具体这亲戚关系怎么论的,刘小瑶也不太清楚,反正肖兵管刘天云叫五爷爷,按道理来讲,应该叫刘小瑶姑姑才对,不过大家年龄相仿,也就直接叫名字了。

“没事,这次我第一个爬,他肯定不会发现的。”

“好,那我们吃了晚饭就来,到时候你先上。”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呼喊:“小西,吃饭了。”

“来了,妈。”徐美西应了一声,便起身离开竹林了。

没过多久,其他两个小伙伴也相继回家吃饭,只剩下刘小瑶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竹林里。

她百无聊赖地望着大石坝上的谷子,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嘀咕:“唉,别人穿越不是当皇后公主,就是豪门千金,怎么我就穿越成了农村孩子呢?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怎么连个金手指都没有呢?不是说穿越者都标配金手指的吗?”刘小瑶暗自想着,满心的无奈。

突然,脑海中响起一阵电子音。

“叮咚:穿越系统开始为穿越者抽取金手指,抽取中……”

“咦?金手指来了?”刘小瑶心中一喜,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只见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巨大的转盘,正飞速旋转着,转盘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各样的选项,有神豪系统、养老系统、隐身、飞行、诛仙剑、神格、仙丹等等,看得刘小瑶眼花缭乱。

刘小瑶立刻坐直身子,双手合十,在心中默默祈祷:“仙丹,仙丹,我要成仙。神格,神格,我要成神。”

转盘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最终缓缓停止。

“叮咚:恭喜穿越者获得灵泉空间。灵泉空间安置中……安置完毕。”

紧接着,刘小瑶感觉自已的脑海中凭空出现了一个空间,空间的正中央有一个小巧的坑洼,呈圆形,半径约1米,深度大概1.5米。

虽说不是梦寐以求的仙丹和神格,刘小瑶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有了金手指总归是好事,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警惕地左右张望了一下,附近没有人,但还是不敢贸然真身进入空间,于是小心翼翼地将意识探了进去。

片刻之后,刘小瑶便了解了灵泉空间的所有功能。

这个空间的体积十分庞大,长宽高各1000米,除了刘小瑶本人能自由进出外,其他任何活物都无法进入,不过可以存放非生命物体,而且放进去后会保持其原本的状态。空间正中央的便是灵泉,已经将那个小坑填满了。灵泉的作用可不小,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治愈伤病。灵泉可以带出空间,但一旦带出,必须在1小时内服用,否则就会失去效果。

“这天也太热了,渴死我了,先尝尝这灵泉的效果。”刘小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留意着周围的动静,见没人注意,便迅速用意识从空间中取出几十毫升灵泉,仰头倒入嘴中。

灵泉刚一入口,刹那间,一股雄浑强大的力量在刘小瑶体内轰然爆发,全身涌起一阵酥麻之感。

她感觉整个身体仿佛一下子变得无比轻盈,燥热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全身上下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奇妙的重组与蜕变,身体内部的脏器如同干涸的土地遇到甘霖一般,贪婪地吸纳着这股神奇的能量。

过了一会儿,刘小瑶只觉得神清气爽,身体的疲惫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获得了新生,脱胎换骨一般。

“哇,太爽了!”刘小瑶情不自禁地伸了个懒腰,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浑身上下都透着舒畅。

“你在干什么呢?”一个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刘小瑶被吓了一跳,转头一看,原来是奶奶杨素芳来了。

“没……没什么,活动活动筋骨。”刘小瑶有些心虚地说道,眼神中还带着几分慌乱。

“你这小丫头,年纪轻轻的,还活动筋骨呢。”奶奶笑着轻轻拍了一下刘小瑶的脑袋,宠溺地说,“走吧,回家吃饭了。”

“奶奶,我们走了,谷子就没人看管了。要不,我留在这儿吧,你帮我把饭带过来。”

“不用你操心,你看,我已经弄好稻草人了。”奶奶指了指不远处。

刘小瑶顺着奶奶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晒粮食的地上摆放着几个稻草堆,上面还挂着一些布条,微风拂过,布条随风飘动,发出呼呼的声响。再看看旁边几家的地盘,也都立着形态各异的稻草人。看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啊,刘小瑶不禁在心中感叹道。

“奶奶,那咱们走吧。我都饿坏了。”刘小瑶说着,便朝着大石坝的外围走去,准备按来时的路返回。

“你这孩子,往哪儿走呢?这边。”奶奶一把拉住刘小瑶,朝着竹林左边走去,边走边说,“外面太阳那么大,走这边,晒不着。”

刘小瑶满心疑惑地跟在奶奶身后,心里犯嘀咕:“这也是路?怎么感觉像是在别人家的房子里穿行呢?”

跟着奶奶一路走,先是走进了一户人家的厨房,穿过厨房后,打开一扇门,眼前出现了一条狭窄的道路,没走几步,又进入了一户人家的客厅,再次穿过客厅,走过另一户人家的厨房,竟然就到了自已家门口。

刘小瑶这才发现,自已出门的时候是往右边走的,而回来的路却是从左边绕回来的,全程都没有被太阳晒到,一直在村民的家里穿梭。

回到家后,刘小瑶仔细翻阅了脑海中原身的记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平场村9队的人,居住的地方曾经是解放前一户刘姓大家族的住宅。里面房间挨着房间,亭台楼阁相互连接,占地面积十分广阔,而且建在高低起伏的半山地势上,最外围还用高大的城墙环绕着,城墙上各处开了大大小小108道门。不熟悉这里情况的人,一旦走进去,就如同置身迷宫,很容易迷路;而熟悉的人,则能巧妙地利用这些通道,迅速摆脱追兵,从不同的门逃出去。

解放后,地主家的房子被没收,分给了村民,外围的城墙也被拆除了,但里面各家各户依然相互连通,时间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房屋间穿行。

刘小瑶看到这里,不禁心中暗自猜测:“这个刘姓大家族会不会就是自已家呢?不然平场村9队里怎么这么多姓刘的,就算不姓刘,也大多是刘家人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