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4章 玉竹加工厂

两辆汽车在宽阔的道路上飞速行驶,仅仅二十分钟的时间,便抵达了玉竹厂的大门口。从外面望去,整个玉竹厂被一堵高高的围墙所环绕,仅留下一个大门作为唯一的出入口。在门口处,几名身穿制服的保安人员站立着,他们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

这座玉竹厂是由谭伟联系的。当车辆抵达门口后,众人稍作等待,便看到一个身穿白色工作服、年约四十多岁的男子带领着两个人从厂内快步跑了出来。

远远地,那名男子便开始热情地招呼起来:“谭书记,各位领导,你们好!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们厂进行视察工作。”

见到这一幕,门口的保安立刻打开了大门。

走近之后,谭伟向大家介绍道:“这位是玉竹厂的负责人,韦总。韦总,这几位都是第一书记。”

韦总脸上的笑容洋溢着热情,连忙恭敬地说道:“各位领导,叫我小韦就行了。各位领导,外面天气太热了,我们快点进去吧。会议室已经开了空调,里面凉快得很。”

“走吧。”谭伟带头,跟随韦总一起走进了旁边一栋办公楼的二楼会议室。

一进入会议室,便看到空调已经开启,桌子上摆放着水牌,中间则整齐地摆放着香蕉、西瓜、葡萄等各种水果。旁边还有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泡茶。

韦总引领着大家坐下,谦虚地说道:“各位领导,我们这里位于半山腰上,条件有限,房屋简陋,请大家多多包涵。”

谭伟环顾四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也客气地回应道:“韦总,您就不要谦虚了。你们又是备茶又是准备水果的,这样的条件已经非常好了。”

韦总听后开心地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大家在会议室的桌子旁坐定,工作人员也泡好了茶水,随后便退出了会议室。此时,会议室里只剩下刘飞等五人和韦总等三人。

韦总看了看谭伟,然后问道:“谭书记,各位领导,我们现在可以正式开始了吗?”

谭伟点了点头。

韦总,这时才继续发言:“尊敬的谭书记,以及在座的各位领导们,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已。我是连云市飞鸿玉竹加工厂的总经理兼法人代表,名叫韦兵。我右手边这位是负责我们厂生产事务的副经理陈平,而左手边这位则是负责销售事务的副经理吴雪。我代表我们飞鸿玉竹加工厂的全体员工,热烈欢迎各位领导的光临。”

随着韦兵的话语落下,他率先鼓起了掌,紧接着,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掌声渐渐平息之后,韦兵继续说道:“接下来,我将向各位领导详细介绍一下我们飞鸿玉竹加工厂的情况。”

“我们飞鸿玉竹加工厂是由十个帮扶单位共同出资五百万,再加上我个人出资二百五十万所成立的企业。我本人负责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我们的主要业务包括种植、收购玉竹,然后通过深加工,将这些玉竹产品进行精美包装,最终对外销售。”

随着韦兵的详细介绍,大家对玉竹加工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飞鸿玉竹加工厂是在三年前成立的。当时,十个村的帮扶单位共同出资,以村的名义与韦兵联合成立了这个加工厂,并且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全权交给了韦兵,而各村则享有分红权。

成立之后,加工厂很快就收购了农民种植的玉竹,并进行了晒干、研磨等工序,将玉竹加工成片状玉竹或者玉竹粉,并进行了精美包装,对外销售。起初,在连云市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因为连云市很多地方都种植玉竹,大家对干玉竹并不感兴趣。然而,各个单位积极发动自已的人脉,牵线搭桥,将玉竹产品介绍到了沿海地区。

玉竹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着产品参加了几次沿海地区的展览会,供应了一些超市。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销售情况非常好。

此后,玉竹厂还与沿海地区的一些大商家、大超市签订了供货协议,每年的玉竹产品都销售一空。截至目前,玉竹加工厂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独立造血能力的优良企业,每年的利润都能达到两百万以上。

在介绍情况的同时,韦兵还递过来一些加工厂的宣传画册。这些画册制作得非常精美,上面印出了加工厂的厂区情况、产品情况,还特别突出了这是帮扶产品,以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帮扶单位的支持。

刘飞仔细地翻阅着手中的材料,认真地聆听着韦兵对企业发展情况的详细介绍。在韦兵介绍完毕后,会议室里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刘飞环顾四周,见没有人发言,便打破了沉默,开口问道:“从你们提供的材料来看,贵企业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那么,目前企业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

韦兵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说道:“不瞒各位领导,我们工厂目前的发展确实相当顺利,但已经面临了一个瓶颈。这个瓶颈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上。各位领导,我们的厂区位于半山坡上,这里原本是一片荒芜之地,没有树木植被,非常适合晾晒玉竹。然而,当初在规划企业发展时,我们并没有预料到企业会发展得如此迅速。因此,我们租赁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少。现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我们希望能够购买周围的土地以进一步扩展厂区。但是,现在周围的土地价格已经大幅上涨,我们已经无法负担租赁费用。此外,附近还有一些耕地,如果我们租用这些土地来建设厂房,可能会面临一些法律风险。”

刘飞和其他四名同事认真地记录下了玉竹厂所面临的困难。

谭伟接着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附近的土地价格已经变得昂贵,你们是否考虑过到其他村庄租赁土地呢?”

韦兵点了点头:“我们已经尝试过在其他地方寻找合适的土地。玉竹的晾晒需要一个平整且没有遮挡的场地,我们在连云市范围内进行了搜索,最终也找到了几处符合要求的地方。”

谭伟继续追问:“你们是否已经建立了分厂?”

韦兵摇了摇头,回答道:“没有,我们虽然找到了一些合适的地方,但有些村庄的要价过高,超出了我们的预算。而有些村庄虽然愿意以较低的价格甚至免费提供土地,但他们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求我们将沿海地区的商家介绍给他们。”

谭伟继续问道:“这么说来,你们目前面临的场地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仍然缺少土地。”

韦兵再次点头,肯定地回答道:“没错,我们确实还缺少土地。不过,我并不急于一时,如果土地价格合理,我愿意租赁下来扩大产能。但如果土地价格仍然居高不下,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范围,那我宁愿选择等待。毕竟,现在的经济环境并不乐观,生意越来越难做,我担心如果盲目扩大产能,最终产品卖不出去,反而会导致亏损。”

从韦兵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行事谨慎、不轻易冒险的企业家。

在介绍完玉竹厂的情况后,刘飞和其他几位同事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记录下了有价值的信息。座谈会就此圆满结束。随后,刘飞等人跟随韦兵前往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实地考察工厂的生产状况,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