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舱的幽光在沈昭然护目镜上投下诡异的倒影,她的手指悬在显微操作仪的控制键上方,迟迟没有按下。整个B-3实验室寂静得能听见纳米防护服细微的摩擦声,空气中弥漫着基因稳定剂特有的苦涩气息——这是新伊甸研究院应对未知样本时的标准防护程序,但此刻,这些精心构筑的防线却给人一种脆弱不堪的错觉。
"开始提取细胞样本。"沈昭然对着空气下达指令,声控系统立刻启动。机械臂精准地刺入培养舱,针尖抽出一缕泛着珍珠光泽的组织液。当样本被送入超高分辨率显微镜的瞬间,操作台的警示灯突然转为刺目的紫色——这是检测到未知生物特征的最高级预警。
目镜中,细胞结构如同外星地貌般诡谲。沈昭然的呼吸停滞了。细胞核没有原核生物拟核的环状DNA,却也不见真核生物核膜包裹的典型形态,取而代之的是一团悬浮在细胞质中的半透明网状结构,无数细小的光点在其中游走,宛如星群在暗物质中闪烁。这彻底颠覆了她在《生物分类学原理》中所学的所有知识——在现有的三界五界分类系统里,从未出现过这样模糊的核结构。
"调取近十年基因编辑文献库。"沈昭然的声音不自觉拔高。全息投影瞬间展开,数万篇论文如同雪崩般倾泻而下。她的瞳孔在飞速滑动的文字间收缩,突然伸手抓住一篇2145年的禁刊论文——那是关于"细胞核结构重组实验"的绝密档案,实验因争议被永久封存,但此刻屏幕上的示意图,竟与眼前样本的核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更令人战栗的发现接踵而至。细胞内的细胞器分布呈现出混乱的秩序:本该分布在植物细胞中的类囊体膜,却与动物细胞的线粒体嵴紧密缠绕;高尔基体的囊泡运输轨迹里,同时出现了植物细胞壁合成所需的纤维素微纤丝,以及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标记物。沈昭然感觉后颈的寒毛根根竖起,作为研究院最年轻的生物分类学博士,她曾在虚拟实验室中模拟过无数种跨物种基因融合,但眼前这种将植物光合系统与动物能量代谢系统完美嵌合的技术,早己超出了当前科技树的范畴。
"检测细胞器功能活性。"沈昭然的指令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分析结果在三秒后跳出,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线粒体与类囊体的嵌合结构正在同时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两种本应相互排斥的代谢途径,竟在这个细胞内形成了诡异的能量循环。更可怕的是,细胞内检测到微量的神经递质受体——这意味着这个生物组织很可能具备某种原始的感知能力。
操作台上的加密通讯器突然震动,陆隐渊的全息影像浮现。院长的机械义肢泛着冷光,镜片后的眼神却罕见地流露出焦虑:"昭然,刚刚收到情报,南极冰层下的古生物基因库昨夜失窃,失窃清单里包括..."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沈昭然默默将显微镜下的画面共享了过去。
陆隐渊的脸色瞬间变得比他的义肢更苍白:"这不可能...当年深渊计划最核心的'混沌融合'实验,也只停留在理论阶段。"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机械义肢不受控地抽搐,在金属桌面上划出刺耳的声响,"立刻停止所有研究!把样本封存进第9层冷冻库!"
但沈昭然的手己经先于思考,启动了细胞器成分深度分析程序。荧光标记的探针注入样本细胞的刹那,那些游走在细胞核网状结构中的光点突然集体转向,仿佛感知到了威胁。她的基因视觉天赋在此刻突然觉醒,肉眼竟能穿透显微镜,看见细胞深处的基因链正在疯狂重组——那些由ATGC组成的生命密码,正在以违背中心法则的方式自我改写。
"院长,样本有自主意识!"沈昭然的警告声未落,整个实验室的电力系统突然瘫痪。应急灯亮起的红光中,培养舱里的样本开始膨胀,细胞壁结构崩解,纤毛化作无数细长的触须,拍打着防护屏障。江执锐持枪破门而入的瞬间,沈昭然抓起一片载玻片,将最后一点珍贵的细胞样本妥善保存——在触须击碎玻璃的刺耳爆响中,她瞥见那些纤毛的横截面上,竟刻着与深渊计划档案中如出一辙的加密符号。
当纳米防护网最终困住失控的样本时,沈昭然瘫坐在地,手中的载玻片却依旧被她死死护在胸口。陆隐渊的全息影像早己中断,江执锐的噬菌共生体在手臂上不安地蠕动,而显微镜屏幕上,那个特殊细胞的基因序列仍在不断跳动,如同一个无解的谜题,又像是某个邪恶计划的倒计时。
沈昭然摘下护目镜,露出左眼独特的DNA双螺旋状虹膜——这是基因视觉天赋的显性特征,此刻正不受控地散发着幽蓝光芒。她知道,自己发现的不仅是一个打破生物分类学认知的样本,更是撕开了潘多拉魔盒的一角。在黑暗中,有一双眼睛正透过这些诡异的基因组合,注视着整个世界,而新伊甸研究院,或许只是这场基因灾难的第一个牺牲品。